蔡甸11号线地铁最新消息(我第一时间去新农吃了碗牛肉面)
蔡甸11号线地铁最新消息(我第一时间去新农吃了碗牛肉面)开通这天,赶在9点前上了4号线,前往蔡甸线终点站——黄金口站等候。所以,在得知蔡甸线开通时间的那天,我第一时间计划好了蔡甸一(niu)日(rou)游(mian),并奉上不完全体验指南。这意味着蔡甸人去主城区路程可缩短至1小时内,购买了新房的年轻人相当于坐稳了房子的升值空间,中法生态新城的建设又推进了一步……对蔡甸来说,则离武汉又近了些,对武汉来说,是远城区的地铁线网又多了一条。对像我这种吃货来说,则意味着吃到新农牛肉面、大集包子,不再是眼巴巴的奢望。
早在一周前,就有官微放出消息,蔡甸线通车,快了!
蔡甸人民按捺不住激动追问:快了是什么时候?
开通前两天,官微突然放话:9月25日上午9点开通,与4号线贯通试运营。
一时间,蔡甸人皆沸腾。
这意味着蔡甸人去主城区路程可缩短至1小时内,购买了新房的年轻人相当于坐稳了房子的升值空间,中法生态新城的建设又推进了一步……
对蔡甸来说,则离武汉又近了些,对武汉来说,是远城区的地铁线网又多了一条。
对像我这种吃货来说,则意味着吃到新农牛肉面、大集包子,不再是眼巴巴的奢望。
所以,在得知蔡甸线开通时间的那天,我第一时间计划好了蔡甸一(niu)日(rou)游(mian),并奉上不完全体验指南。
开通这天,赶在9点前上了4号线,前往蔡甸线终点站——黄金口站等候。
当看到4号线的地铁线路指引从“黄金口方向”变成“开往柏林方向”时,联想到朋友圈蔡甸朋友调侃的:“蔡甸线开通了,我请大家去柏林玩一圈!”
虽不是蔡甸人,在那一刻,我也跟着小小激动了一把。
这天,4号线的人比往常多了不少,9点前到达黄金口站等候时,放眼望去,全是人人人人人,误以为自己闯入了早高峰。
爹爹婆婆们占了“游客”的大多数,有从汉口专程坐地铁跑来见证通车的,也有为了节省车费,一大早从光谷赶来去新庙村干活儿的……
还有带了顶级手机来拍照,做纪念的业余摄影师爹爹。
手机拍完还要好好P一P,调尺寸啦、调色啦,比女孩子修图还仔细。
25号9点左右,从黄金口开往柏林的第一辆车缓缓驶来,几十秒内,空荡荡的车厢迅速坐满。
开往柏林的路上,会经历 2次“上天入地”的过程,从黄金口到达柏林,仅需20多分钟。
在知音站下车时,恰好碰上庆祝仪式,各行各业的人高举红旗、聚在一起唱着《歌唱祖国》,莫名有些泪目。
人群散去,知音站的美显现出来。
淡淡的米黄色为主色调,出口处还有2座人物雕塑,电梯间与栏杆均古典的雕花设计,抬头,以为自己身处法国的天空之下。
被铁艺雕花的装饰所包裹的电梯间,一秒穿越上世纪。
楼梯转角处,恍惚间以为自己置身老上海,会有一位旗袍女郎款款走来。
D出口出站后,步行15分钟左右就是此行目的地——老新农街,一个牛肉面、牛骨头等美食扎堆的地方。
吸引我此行的原因是,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农中学附近吃的一碗牛肉面惊艳了味蕾,也成了对蔡甸的念想。
地铁开通前,就立下flag:地铁开通后,一定要去吃一次。
立下flag的理由有很多:
3年前,还需地铁坐至孟家铺再换乘十多站的公交。
现在,从钟家村出发,不到1小时即可收获想吃就吃的美味,这是其一。
11点半,不算午饭点高峰。直奔当地被提及最多的“方红军特色牛骨头汤面粉馆”。
还未进入,就听见人声喧闹,而门口处正在卤牛肉的大锅,惹得肚子咕咕叫。
就是这个味道!飞速点单、付款、买单后,才耐下性子细细观察这里。
不大,一间房做门面,吃在隔壁。店内一间冷藏柜里放着现卤的各色食材,来的人不看菜单,只说:“来个锅子!”
有的是武昌、汉口、汉阳的班子,无论黑天白夜,开车、坐地铁,专程来这里吃一碗地道牛肉面,煮一锅牛骨头,只为用一顿饱餐、美食,消解生活的不快。
只有我是生客,怯生生点了一斤牛骨、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粉,被这里帮工的人调侃:“怎么也得来个火锅咧?!”
看了其他人点的,分量着实吓人,再掂量了下自己的胃口,连连摆手:不了不了。
△这一桌不到90元
翻开碗里一片片厚实的牛肉,就觉得来得值!
片片有如一元硬币那样的厚度,纹理分明,腮帮子感叹道:“这是真肉啊!”
来这里,怎么能不吃萝卜?
滚刀块的白萝卜,5元一碗,炖得酥烂,一口就知道这是在城区里不易得的好味道,这是为什么要来这里吃牛肉面的原因之二。
主城区性子急,给你单独起一锅专门慢炖萝卜,怕是做不到。
同行的小伙伴问我,这条街上那么多做牛肉面的,为什么偏偏选这家?
24小时营业,11年老店,口碑服众。
并且只有你深夜跟随武汉老餮深夜前来觅食,看到这里通宵达旦,几十张折叠小木桌依次摆开,再加上屋里屋外,地上地下,把这里全部占满,你就明白了。
除了他们家,这里还有国元、新农、俞伯鸭等供你选择,随便找一家,都不差的。
或者路上抓一个当地人问问,哪家的最好吃,也一定能不虚此行。
在回程路上,偶遇售卖大集包子的,走进去问,7毛一个,不贵。带了10个回家,圆圆瘪瘪的一个,满满“家的味道”。
据说是蒸熟了再炸着吃,不知道味道如何,带走尝鲜。
左手一袋牛骨头、右手一兜绿豆包子,已经想好了晚餐菜单:牛骨头炖汤下面条,大集绿豆包子炸得两面金黄配粥,美的咧!
﹍
3年后,坐地铁再来这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从地铁站走来的路,十分宽敞。而拐到这条牛肉面馆聚集的道路上,已然和3年前大不一样。
小卖部门前竖起围墙,不远处建了高楼、水泥路面也在整修。
这里的老人说,今年年底,这里就要拆了,他们也要搬到不远处的还建房里了。
/
| 阿 蔡
| 陈 涛
|安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