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荆州传统糕点(这是一道名不副实的美味糕点)

荆州传统糕点(这是一道名不副实的美味糕点)20余年前,荆州尚未通达火车,武汉返荆唯大巴出行。经验老道者多会选择汉口万松园,此地社会车辆云集,没有车站的繁文缛节,久而久之成了荆沙人的谙熟之地。当年我与妻子从南昌辗转至汉,饥饿之下进入万松园的一家餐厅,稀奇古怪的菜名荟萃于斯让人捉摸不定。服务员款款上前,推荐特色菜肴“油炸xx帮”,菜名令人悚然。烹刑运用于菜式之中,该有多大仇恨才会不共戴天?“油炸xx帮”不过是炸洋芋条而已,远没有“炸油桧”的风味诱人。哗众却不能取宠,实在是枉费心机。当然,食物的名称也不是越新奇就越好,不切实际或违反公序良俗的名称令人匪夷所思,不但创造不了经济效益,甚至适得其反。艺术细胞不单单生长在披肩长发的乐队指挥上,也不是扎着马尾辫梢大师的专利。在油烟飞扬的灶台旁,工匠也在思索着新创意。面对熊熊炉火,食材入锅时骤然轰响,带有烈焰般的“爆炒”油然而生。小火煮汤听起来过于生涩,换上“文火煨汤”瞬间改变了粗率。修正后的烹饪

黄豆酥

文/芒果君爷爷

荆州传统糕点(这是一道名不副实的美味糕点)(1)

(黄豆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黄豆酥乃荆楚民间小吃,平素身影隐没难显山水,俟春节时坊间盛行。

黄豆酥是它的商品名。集香甜酥脆于一身的黄豆酥,其实质与名称大相径庭。当黄豆酥的香甜浸润食客味蕾、酥脆碰撞舌尖时,众多本土抑或外埠的食客,会惊叹荆楚糕饼师的无所不能。他们以为,与生俱来仅仅为豆浆豆腐而存在的粒粒黄豆,斋铺工匠也能改变它的功能,将它们在甜点中运用得炉火纯青。若不是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手法,黄豆焉能达到香甜酥脆的境界?

荆州传统糕点(这是一道名不副实的美味糕点)(2)

艺术细胞不单单生长在披肩长发的乐队指挥上,也不是扎着马尾辫梢大师的专利。在油烟飞扬的灶台旁,工匠也在思索着新创意。面对熊熊炉火,食材入锅时骤然轰响,带有烈焰般的“爆炒”油然而生。小火煮汤听起来过于生涩,换上“文火煨汤”瞬间改变了粗率。修正后的烹饪语言可以传导出使人期待的无限美味,工匠何尝不知?在艺术细胞的启迪下,工匠完成对食物的观察、分析与探索后,美妙的或者怪诞的、令人喜爱的或厌恶的食品名称,在无羁的想象中纷至沓来。

厨房工匠对菜品命名也会抒发幽谷之思。《中国菜谱》湖北卷有一道“峡口明珠汤”,如果没有图片辅助,穷尽脑汁也很难想象峡口明珠汤是何方神圣。蛋清搅打的泡沬高耸盘中,险峻峡谷由之塑身,全貌好似江水奔流的西陵峡口,“明珠”则用潜入汤底的鱼元充当。汤羹的形象充满雄奇,名字载满了诗意,食客在观赏中发出惊叹!甚至不忍下箸,夷陵的工匠真是创意超然。

同样是《中国菜谱》的四川卷中,亦有一道奇肴之名,谓“炸扳指”。何为扳指?若不加注释常人理解甚难。其实就是猪的终极排泄器官,俗称大肠头。肥硕环状油脂的肠头在油锅中饱经历练,成菜形似古代射手戴在拇指上的玉石指环,可见工匠的思维同样是跳跃的。川菜炸扳指若要VS鲁菜的同类项,我们就会明了许多,一切困惑皆会豁然开朗。原米四川名菜炸扳指搁在鲁菜那里,即是声名显赫的九转大肠。

当然,食物的名称也不是越新奇就越好,不切实际或违反公序良俗的名称令人匪夷所思,不但创造不了经济效益,甚至适得其反。

20余年前,荆州尚未通达火车,武汉返荆唯大巴出行。经验老道者多会选择汉口万松园,此地社会车辆云集,没有车站的繁文缛节,久而久之成了荆沙人的谙熟之地。当年我与妻子从南昌辗转至汉,饥饿之下进入万松园的一家餐厅,稀奇古怪的菜名荟萃于斯让人捉摸不定。服务员款款上前,推荐特色菜肴“油炸xx帮”,菜名令人悚然。烹刑运用于菜式之中,该有多大仇恨才会不共戴天?“油炸xx帮”不过是炸洋芋条而已,远没有“炸油桧”的风味诱人。哗众却不能取宠,实在是枉费心机。

黄豆酥并没有丁点黄豆作用其间。它的名字来源于工匠对其初始加工进程中曾经形似过黄豆颗粒,仅此而已。然制造中呈现的“仅此而已”,引起了工匠对其作品的感悟,黄豆酥的名字横空出现。仔细想来,工匠将面粉鸡蛋混合物喻以廉价的黄豆,是不是显得憨厚无比?甚至有些暴殄天物。他出于何种目的呢?仅仅是神似吗?对创立黄豆酥者的初衷,毫无只言片语的史料供我们探讨缘由,黄豆酥的渊源兴许饱含着奇妙的故事,但我们将永不可知。

荆州传统糕点(这是一道名不副实的美味糕点)(3)

黄豆酥在荆楚糕饼业中,它的制造技艺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朴实且普通。但它的风味却囊括了糕点的香甜酥脆,在众多本土茶食糕饼烟消云散后,黄豆酥依然故我。它的生命仍在延续,可见它的存在自有道理。

黄豆酥的制作平淡无奇,使之囿于江汉平原难有长足发展。所谓特产正是这样,若普天盖世随处可见,有何特异?

面粉掺入鸡蛋,取代清水和面,擀平后切成黄豆大小的面皮颗粒,它的简洁已呈现在诸君眼前;

油锅烧起,星星点点的面皮在沸腾的油脂中翻来覆去,鸡蛋促成面皮在油脂中蓬松继而膨胀起来,粒粒“黄豆”油上飘逸,捞出沥干油脂;

麦芽糖浆融合白糖火中熬制。将“黄豆”敷在木案上,倾入滚烫浓稠的浆液,“黄豆”在浆液中凝聚,冷却后分切。麦芽糖是业内术语,“糖稀”才是它在荆沙泛大众化的俗名。

在荆沙斋铺中,名不符实的黄豆酥并非孤立唯一,德庆酥是它的“姊妹篇”,徳庆酥看不出任何原料构成,更令人迷幻。时过境迁,德庆酥已经悄然隐世,留在记忆里的仅仅是它曾经风光的名字。掩卷思之,颇有些怅然。但是,历史不就是如此一一在传承与遗忘中,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舍昼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