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红焖羊肉最正宗做法(红焖羊肉不膻又滋补)
大锅红焖羊肉最正宗做法(红焖羊肉不膻又滋补)把已经准备好的葱、姜、蒜、料酒放入锅内后翻炒,再用生抽、老抽提色、提味。加入少许油,放入6-8颗冰糖,炒至起泡变色,再加入羊肉翻炒制作过程:分别将葱花、胡萝卜、洋葱、羊肉切好备用先把羊肉焯个水,水烧开后出锅洗净。
羊肉,性温,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天气渐渐转凉,羊肉进补计划可以提上日程,今天我就介绍一道羊肉美食--红焖羊肉
食材准备:
葱花、洋葱、胡萝卜、生姜、冰糖、生抽、老抽、料酒、八角香叶桂皮、啤酒、干辣椒、盐、糖
制作过程:
分别将葱花、胡萝卜、洋葱、羊肉切好备用
先把羊肉焯个水,水烧开后出锅洗净。
加入少许油,放入6-8颗冰糖,炒至起泡变色,再加入羊肉翻炒
把已经准备好的葱、姜、蒜、料酒放入锅内后翻炒,再用生抽、老抽提色、提味。
加入八角香叶桂皮和啤酒,最后翻炒至全熟。
再拿出砂锅,锅底铺好洋葱,把炒好的羊肉放入,加八克盐、三克糖和两颗干辣椒后用小火焖煮50分钟
最后把早就准备好的洋葱放入,再焖15分钟后出锅
这样就把一份美味的红焖羊肉做好,这样的做法羊肉既嫩又没有膻味
说起吃羊肉,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
现在出土的那时的壁画中就描述了当时人们吃羊肉的情景,到了宋朝,上至北宋太祖赵匡胤,下到南宋名将韩世忠都对吃羊肉有很大的偏好。
由于元代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所以当时宫廷太医忽思慧所写的《饮膳正要》中,记录的元代食谱中,含有羊肉的菜占了80%。
在清朝时期,羊肉的吃法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从乾隆爷下江南的饮食档案来看,最著名的当属清朝宫廷的108道羊肉大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