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煮汤籺的做法(高州煮汤籺一家人的年代印记)
高州煮汤籺的做法(高州煮汤籺一家人的年代印记)1 做籺皮。用糯米浸水三四小时,捞起晾干水,用机器打成粉状。再用开水将粉和成一团,揉成乒乓球大小圆状,再捏成圆饼状,以圆心稍微厚一点,逐渐向四周摊薄。制作煮汤籺俗称做籺。煮汤籺的籺皮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因为当地人觉得糯米粉的黏性更强,口感更佳。馅料一般用韭菜和猪肉或加以各种配料炒至八分熟而成。阿生家炒的韭菜馅
在茂名高州,有一种美食,叫糯米籺。
糯米籺又分为煮汤籺、灰水粽、糖心糍、艾籺...
其中煮汤籺是最为出名的美食。
煮汤籺和饺子类似,但单个的份量是其它饺子的三四倍之多——外形就像一个巨型的饺子。
煮汤籺的籺皮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因为当地人觉得糯米粉的黏性更强,口感更佳。
馅料一般用韭菜和猪肉或加以各种配料炒至八分熟而成。
阿生家炒的韭菜馅
制作煮汤籺俗称做籺。
1 做籺皮。用糯米浸水三四小时,捞起晾干水,用机器打成粉状。再用开水将粉和成一团,揉成乒乓球大小圆状,再捏成圆饼状,以圆心稍微厚一点,逐渐向四周摊薄。
2 包籺。将炒好的馅料放在捏好的籺皮中,将籺皮对折包好馅成半圆形,用手捏合两边成弯月形即可。
3 煮籺。煮籺的汤水用鸡汤鸭汤或清水都可。要用慢火煮,不可煮太久,防止烂籺,刚熟即可捞起。
阿生家做的籺
据父辈讲,煮汤籺是一种最古老最传统的美食。
但“最古老”到底是什么时候,就没有人真正知道了,只知道是代代相传而来。
作为当地最有群众基础的美食,近代人对煮汤籺又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阿生家煎好的籺
有一天,发小兼邻居阿生家里做籺,我应邀到他家做客,阿生一家向我讲述了他们和煮汤籺的故事。
阿生生于80年,他说:小时候,一般是大年三十那天才有得吃籺,馅料就是简单的韭菜加豆腐炸炒猪肉,妈妈做籺的时候就一直守在身边,那时能吃到一碗煮汤籺就感到很满足了。后来长大了外出工作,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再回到家乡吃煮汤籺,还是妈妈做的籺,不同的是馅料更加丰富了,但再也没有吃出小时候那种感觉了,甚至有时候还有一种厌腻感。再后来,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慢慢地发觉原来家乡的煮汤籺才是最想念最好吃的食物。一口一口慢慢品尝也有了小时候那种味道——尽管已经不是当年那种煮汤籺。
阿生老爸是个50后,会做籺,并且视做籺为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他说:我们那个年代物质极其短缺,常常吃不饱饭,经常要用稀粥和蕃薯充饥。小时候妈妈做籺,一般是在年底收割完稻谷和大年三十这两次。用韭菜和少许猪肉做成的馅就已经算是很奢侈的了,有时没有籺馅,就用煮熟的蕃薯和糯米粉揉成一团或拍扁,直接用来或煎或蒸着吃。有时甚至连蕃薯都没有,就这样将糯米粉用开水揉团拍扁整熟就吃——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籺。后来到了7O80年代,生活才慢慢好起来,籺馅里的韭菜和肉也就普遍了,甚至更为丰富。但对煮汤籺的感情始终没有变过。
阿生的堂弟是个95后,谈起煮汤籺,他坦言:不觉得特别好吃但也不算难吃,只不过是将它当成一种普通的饺子看待,但过年过节吃起来也没有父辈们所讲的那种仪式感。
阿生家煎好的籺
阿生堂弟没经历过50至80那个年代,也更年轻,对于煮汤籺没有父辈人所有的那份独特的感情,可以理解。
阿生爸爸几乎是从童年到中年就一直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在逄年过节上需要一种精神上的仪式感,在身体上更是需要一种食物来果腹,而煮汤籺刚好就能满足人们这些需求。应该说,阿生爸爸至上的父辈们对这种籺的感情是最深也是最稳定的。
阿生所处的刚好是个从贫困转富足的年代,他对煮汤籺从喜欢到厌腻,最后到想念。看似是最复杂的情感,但实质上是阿生对家庭的认可,一种亲情的回归,这种情感简单而自然——就像水到渠成一样。
曾看到某个商家给某种食物打广告:“有灵魂的食物”。其实,食物哪有灵魂?有灵魂的,是制作食物的人。而越是有灵魂的食物制作者往往就越渴望得到享用者的共鸣,这种共鸣不单单只是食物的美味,还包含人类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