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合资/自主)不过自2021年开始,合资品牌的装配率也在快速提升,由2020年的2.0%提升至2021年的8.4%,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11.6%。相比2019年增加11.4个百分点,高于自主品牌增加的10.1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同步。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数量及装配率图片来源:佐思汽车数据库自主品牌车型的行车记录仪标配率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2019年自主品牌车型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为19.3%,而合资品牌仅为0.2%;2022年自主品牌车型的装配率达到29.4%,自主品牌是行车记录仪标配的主力军。

佐思汽研发布《2022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研究报告》

2021年4月,工信部发布规定:“乘用车应配备符合 GB 39732 规定的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若配备了符合 GB/T 38892 规定的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行车记录仪/DVR),应视为满足要求”,自2022 年1月1日起对新生产的车辆实施。在EDR成为新车标配的同时,行车记录仪/DVR的前装配置率也水涨船高。

2022年上半年,预装行车记录仪的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2.5%

从月度趋势来看,乘用车行车记录仪前装配置率(注:标配行车记录仪的乘用车销量占总乘用车销量的比例)从2021年4月的8.9%,跃升至2022年6月的21.9%。

从年度趋势来看,2019-2021年乘用车行车记录仪前装配置率分别为7.0%、8.0%和14.5%,2022年上半年增长至19.6%,预计2022年全年行车记录仪前装配置率达到22%。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数量及装配率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1)

图片来源:佐思汽车数据库

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是行车记录仪标配的主力军

自主品牌车型的行车记录仪标配率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2019年自主品牌车型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为19.3%,而合资品牌仅为0.2%;2022年自主品牌车型的装配率达到29.4%,自主品牌是行车记录仪标配的主力军。

不过自2021年开始,合资品牌的装配率也在快速提升,由2020年的2.0%提升至2021年的8.4%,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11.6%。相比2019年增加11.4个百分点,高于自主品牌增加的10.1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同步。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合资/自主)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2)

图片来源:佐思汽车数据库

新能源车的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由2019年的20.4%,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的34.7%,增加14.3个百分点;同期传统燃油车的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由2019年的6.2%,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的13.8%,增加7.6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也带动了前装行车记录仪的增长。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新能源/燃油车)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3)

图片来源:佐思汽车数据库

从整车品牌来看,2022年上半年标配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前五的品牌是比亚迪(34.5万辆)、日产(28.4万辆)、特斯拉(19.8万辆)、长安汽车(18.7万辆)和吉利汽车(8.2万辆);前五品牌的行车记录仪标配率分别为58.8%、76.9%、100.0%、46.7%和21.2%。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理想、蔚来都标配行车记录仪,而传统品牌宝马、奔驰的行车记录仪标配率仅为12.2%和10.4%。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4)

图片来源:佐思汽车数据库

行车记录仪技术融合:ADAS、流媒体、智能化

行车记录仪无疑是中国车主出行“必备”装备之一,2015年的一次行车记录仪曝光视频事件,直接引爆了行车记录仪后装市场,2015年后装销量超过1000万台,行车记录仪成为当年双十一最热销的汽车电子产品。

行车记录仪百度搜索指数趋势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5)

图片来源:百度

除了导航、防碰瓷、协助处理交通事故争议以及电子违章争议等作用外,行车记录仪所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随着汽车智能网联的发展,电子围栏、停车监控报警等功能,甚至LDWS车道偏离报警、FCWS前方碰撞报警等ADAS功能已经成为行车记录仪的标配,但后装行车记录仪受硬件、软件的限制以及整车数据获取的限制,只能融合最基础的ADAS功能。

随着前装装配率的提升,行车记录仪可以和其他智能座舱设备共享输入端(摄像头)和输出端(显示屏),既节约成本,又更好的实现了智能网联功能融合。

典型后装行车记录仪功能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6)

图片来源:捷渡

后市场智能云镜产品对比

汽车品牌导航数据统计(行车记录仪研究)(7)

图片来源:各公司资料

《2022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210页

一、行车记录仪市场概述

1.1 行车记录仪定义及分类

1.2 行车记录仪构成

1.3 行车记录仪产业发展历程

1.3 行车记录仪—百度指数

1.4 行车记录仪发展趋势

二、行车记录仪技术融合与产业趋势

2.1 融合一:ADAS

2.1.1 行车记录仪内置ADAS始于后装

2.1.2 后装行车记录仪内置ADAS存在先天不足

2.1.3 行车记录仪融合ADAS从后装走向前装

2.2 融合二:流媒体后视镜

2.2.1 流媒体后视镜发展历程

2.2.2 流媒体后视镜产业链

2.2.3 流媒体后视镜相关法规

2.2.4 流媒体后视镜产品结构及特点

2.2.5 流媒体后视镜车型装配率

2.2.6 OEM流媒体后视镜方案

2.2.7 流媒体后视镜供应商及产品方案

2.2.8 流媒体后视镜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2.3 融合三:智能云镜

2.3.1 智能云镜产业链

2.3.2 智能云镜市场产品

2.3.3 智能云镜发展趋势

2.4 融合四:电子外后视镜

2.4.1 电子外后视镜发展历程

2.4.2 电子外后视镜产品优势

2.4.3 电子外后视镜产品结构及特点

2.4.4 电子外后视镜市场现状

2.4.5 电子外后视镜产业链

2.4.6 电子外后视镜搭载车型(一)

2.4.6 电子外后视镜搭载车型(二)

2.4.6 电子外后视镜搭载车型(三)

2.4.6 电子外后视镜搭载车型(四)

2.4.6 电子外后视镜搭载车型(五)

2.4.7 电子外后视镜供应商及产品方案

三、行车记录仪市场规模与预测

3.1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数量及装配率

3.2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数量及装配率月度趋势

3.3 2021-2026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市场规模预测

3.4 2021-2026年中国后装行车记录仪市场规模预测

3.5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按车型价格范围)

3.6 2019-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合资/自主;新能源/燃油车)

3.7 2021-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按品牌)

3.8 2021-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装配率(按主机厂)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10万以下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10万以下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10-15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10-15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15-20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15-20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20-25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20-25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25-30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25-30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30-35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30-35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35-40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35-40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40-50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40-50万车型)

3.9 2021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大于50万车型)

3.9 2022年中国前装行车记录仪车型销量 Top 20 (大于50万车型)

四、行车记录仪企业分析

4.1 Gentex

4.1.1 公司简介

4.1.2 行车记录仪-全屏显示后视镜

4.1.2 行车记录仪-电子后视镜

4.1.2 行车记录仪-摄像机监控系统CMS

4.1.3 财务状况

4.1.4 客户配套关系

4.1.5 应用方案

4.1.6 发展规划

4.2 麦格纳

4.2.1 公司简介

4.2.2 智能后视镜产品

4.2.3 发展规划

4.3 Ficosa

4.3.1 公司简介

4.3.2 智能后视监控系统 (IRMS)

4.3.2 电子外后视镜

4.3.3 应用方案

4.4 华阳集团

4.4.1 公司简介

4.4.2 产品布局

4.4.3 产品路线图

4.4.4 应用方案

4.5 豪恩汽电

4.5.1 公司简介

4.5.2 产品布局

4.5.3 产品营收

4.5.4 主要客户

4.6 奥尼电子

4.6.1 公司简介

4.6.2 产品布局

4.6.3 产品营收

4.7 上富股份

4.7.1 公司简介

4.7.2 产品布局

4.7.3 产品营收

4.8 上海豫兴电子

4.8.1 公司简介

4.8.2 产品布局

4.8.3 应用方案

4.9 出门问问

4.9.1 企业介绍

4.9.2 产品布局

4.9.3 核心技术

4.9.4 智能后视镜产品

4.10 板牙科技

4.10.1 公司简介

4.10.2 智能云镜产品方案

4.10.3 流媒体后视镜产品方案

4.11 天之眼科技

4.11.1 公司简介

4.11.2 智能后视镜产品方案

4.12 路畅科技

4.12.1 公司简介

4.12.2 智能后视镜产品

4.13 远峰科技

4.13.1 公司简介

4.13.2 业务布局:1 3 N业务架构

4.13.3 产品结构工艺

4.13.4 量产客户

4.13.5 应用方案

4.14 唯联科技

4.14.1 公司简介

4.14.2 产品布局

4.14.3 应用方案

4.15 盯盯拍

4.15.1 公司简介

4.15.2 产品介绍 – 车载智慧屏

4.15.2 产品介绍 – X5 Pro

4.16 海康汽车电子

4.16.1 公司简介

4.16.2 产品介绍

4.16.3 经营分析

4.17 捷渡

4.17.1 公司简介

4.17.2 产品介绍

五、主机厂行车记录仪方案分析

5.1 行车记录仪标配车型

5.1.1 东风汽车行车记录仪标配车型

5.1.2 比亚迪汽车行车记录仪标配车型

5.1.3 长安汽车行车记录仪标配车型

5.1.4 吉利汽车行车记录仪标配车型

5.1.5 长城汽车行车记录仪装配车型

5.1.6 奇瑞汽车行车记录仪装配车型

5.2 主机厂行车记录仪方案

5.2.1 东风风神

5.2.2 长安UNI-K

5.2.3 长城摩卡DHT-PHEV

5.2.4 一汽E-HS9

5.2.5 一汽HS5

5.2.6 上汽别克GL8

5.2.7 广汽丰田威兰达

5.2.8 广汽本田Honda e

5.2.9 北汽魔方

六、行车记录仪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

6.1 全志科技

6.1.1 公司简介

6.1.2 产品布局

6.1.3 产品方案

6.2 瑞芯微

6.2.1公司简介

6.2.2 产品方案

6.3 展讯

6.3.1 公司简介

6.3.2 产品方案

6.4 高通

6.4.1 公司简介

6.4.2 产品方案

6.5 联咏

6.5.1 公司简介

6.5.2 产品方案

6.6 安霸

6.6.1 公司简介

6.6.2 产品布局

6.6.3 产品方案

6.6.4 基于安霸芯片的电子后视镜方案

6.7 联发科

6.7.1 公司简介

6.7.2 产品方案

6.8 赛灵思

6.8.1 产品布局

6.8.2 产品方案

6.9 摄像头方案

6.9.1 车载摄像头产业链

6.9.2 摄像头模组汇总

6.9.3 欧菲光产品布局

6.9.4 舜宇产品布局

6.9.5 丘钛产品布局

6.9.6 联创电子产品布局

更多佐思报告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请私信小编。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8月版)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上)

高精度地图

合资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下)

高精度定位

商用车自动驾驶

汽车仿真(上)

OEM信息安全

低速自动驾驶

汽车仿真(下)

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

激光雷达-国内篇

行泊一体研究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

激光雷达-国外篇

红外夜视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

毫米波雷达

车载语音

乘用车底盘域控

车用超声波雷达

人机交互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

Radar拆解

汽车VCU研究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

充电基础设施

800V高压平台

E/E架构

汽车电机控制器

燃料电池

汽车分时租赁

混合动力报告

汽车OS研究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PCB研究

线控底盘

EV热管理系统

IGBT及SiC研究

滑板底盘

汽车功率电子

汽车线束

电控悬架

无线通讯模组

合资品牌ADAS

转向系统

汽车5G融合

自主品牌ADAS

ADAS数据年报

合资品牌车联网

农机自动驾驶

汽车MCU研究

自主品牌车联网

港口自动驾驶

传感器芯片

专用车自动驾驶

飞行汽车

自动驾驶芯片

矿山自动驾驶

汽车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重卡

无人接驳车

商用车车联网

智能座舱设计

无人配送车

座舱多屏与联屏

商用车ADAS

无人零售车研究

智能汽车个性化

座舱SOC

智能座舱Tier1

汽车多模态交互

汽车座椅

商用车智能座舱

TSP厂商及产品

汽车照明

仪表和中控显示

OTA研究

汽车EDR研究

智能后视镜

AUTOSAR研究

模块化报告

汽车数字钥匙

软件定义汽车

造车新势力-蔚来

汽车UWB研究

Waymo智能网联布局

车载DMS

汽车云服务研究

HUD行业研究

V2X和车路协同

L4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法规

路侧智能感知

L2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

路侧边缘计算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

汽车eCall系统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

PBV及汽车机器人

电装新四化

乘用车T-Box

汽车功能安全

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商用车T-Box

汽车音响研究

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

T-Box排名分析

线控制动研究

数据闭环研究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智慧停车研究

汽车镁合金压铸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