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饭店题字,重庆人把饭店名改成
重庆饭店题字,重庆人把饭店名改成因为毛主席酷爱诗词,虽然和柳亚子有年龄差距,但作为文友,两个人常常在一起切磋交流,19年前分别后,柳亚子常常给毛主席写信交流,一直保持着联系。柳亚子出生于1887年,和蔡元培先生算是一辈,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间就发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是赫赫有名的才子。原来,毛主席借着在重庆和蒋介石谈判之际,也不忘记去看看老朋友,当时在曾家岩桂园见到的就是多年的好友柳亚子先生。说起来柳亚子,他的来头可不小,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柳亚子就和毛主席相识,当时的毛主席还正值青年,时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图 | 毛主席和柳亚子
前言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乘坐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期间毛主席写于1936年的一首《沁园春·雪》轰动了重庆。
著名诗人柳亚子即评价为: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为:词中第一首。
本文带你回顾这阕词发表时激起的千层巨浪。
毛主席为何会拿出一首旧词1945年8月30日,在重庆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小楼里,不时地传出来几声爽朗的笑声,如果仔细听就可以听出来,那是毛主席在开心地笑着。
原来,毛主席借着在重庆和蒋介石谈判之际,也不忘记去看看老朋友,当时在曾家岩桂园见到的就是多年的好友柳亚子先生。
说起来柳亚子,他的来头可不小,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柳亚子就和毛主席相识,当时的毛主席还正值青年,时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图 | 毛主席和柳亚子
柳亚子出生于1887年,和蔡元培先生算是一辈,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间就发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是赫赫有名的才子。
因为毛主席酷爱诗词,虽然和柳亚子有年龄差距,但作为文友,两个人常常在一起切磋交流,19年前分别后,柳亚子常常给毛主席写信交流,一直保持着联系。
1930年毛主席在中央苏区病重,共产国际方面听信谣言,误登出了毛泽东已经逝世的消息,柳亚子看到后痛心疾首。
他随后作诗怀念旧友,他写道:人间毁誉原休问,并列支那两列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将毛泽东和孙中山并列,并且把两个人都比作列宁,如此高的评价,足以看出,当时柳亚子已经预见了毛泽东如果继续革命,一定会成为领袖。
如今,毛主席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柳亚子自然高兴的不得了。现在和旧友重逢,柳亚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激动,随后作诗一首: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开篇就写了毛主席和柳亚子已经19年没有见面了,如今再见面真是喜出望外。
毛主席读了柳亚子的这首诗后,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澎湃,随后开怀大笑起来。
但柳亚子却不甘心,他笑眯眯地说:“润之,此次来渝,真是难得,能否回写一首予我?”意思就是,毛主席您好不容易和我见一面,不如也写一首诗送给我?
图 | 毛主席在重庆
毛主席笑着说:“可别,您是知名大诗人,我可不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啊。”
柳亚子再怎么说都是师长,毛主席为人谦逊,诗人之间谈诗论墨就可以了,但柳亚子却非要不行。
他摆摆手说:“主席,听说您在长征期间写了不少诗词,那就把《长征》抄给我一份吧。”
柳亚子身边的朋友也说,1937年的时候,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出版了著名的《西行漫记》,里面就有这首词,我们十分喜欢啊。
毛主席点点头,这事的确是有,既然如此,自己也不好推辞,所以毛主席便说:“好吧,那就容我回去想想。”
毛主席回到住所后,周恩来等人正在等毛主席商量事情,便先把这件事搁置下来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时间越来越紧。
但毛主席思来想去,总觉得把《长征》诗在这个谈判的节骨眼送给朋友不太合适,如果影响了谈判岂不是得不偿失。
就在这时,毛主席突然想起来,当年在东征路上曾写过一篇关于雪景的诗词,把这首诗词抄给好友,再好不过了。
随后,毛主席在信纸上把这首词信手拈来,从旁边取过一张印有“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开头写道:“柳亚子先生,这是我当初东渡黄河,在陕北看见一场大雪后填过的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第二天,毛主席派人把这首词送到了柳亚子的住处,不料,柳亚子读完后激动得眼泪都挤出来了:“好词,好词啊,真是好词!”
这首词虽然毛主席已经多次给朋友看过了,甚至还给彭德怀等人读过,但柳亚子这是第一次看到,简直就是如获珍宝。
随后,柳亚子马上召集他的文友,再次聚会,主要就是讨论毛主席的这首词写得怎么样。结果他的文友都赞不绝口,《沁园春·雪》所表现出的伟大胸襟、气魄和文采,不能不令文化人震惊与敬佩。
柳亚子说:“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意思就是,这首词在我心中就是千古诗词,就连辛弃疾苏轼恐怕都不能比!
此话一出,文友们都炸锅了,纷纷让柳亚子给抄写一份,一时间,文友们把这首词抄写得到处都是,甚至纷纷要求公开发表这首《沁园春·雪》。
图 | 周恩来
这件事引起了《新华日报》的注意,但是《新华日报》是中共设在重庆的报刊,负责人马上找到周恩来商量,说一群文友非要发表毛主席的诗词,如何是好?
周恩来是读过毛主席的这首词的,周恩来认为,发表毛主席的诗词,固然是好,但现在是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这个人疑心很重,万一出了乱子就不好了,最好别在我们自己的报纸上发表。
实际上周恩来的话说得恰到好处,既然别在自己的报纸上发,那就在国民党的报刊上发表。
随后,结合大家的意见,最后柳亚子等人把这首词发表在了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结果,一时间,重庆洛阳纸贵,这首词当即引起了轰动!
这首词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在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介石读完后雷霆大怒,把戴笠,陈布雷,陈诚等心腹都叫过来,誓要和毛主席“比个高低”。
那么,这首词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会在重庆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了解这首词的魅力,首先要看其创作背景。
从毛主席率领队伍上了井冈山开始,蒋介石就不停地对红军围追堵截,甚至置于死地,毛主席带着红军多次打败蒋介石的“围剿”而且还给予重创。
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经过爬雪山过草地,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迎接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后胜利到达了陕北。
图 | 毛主席到达陕北后留影
可以说,在这11年期间,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对中华民族来说,简直就是凶险莫测,前途未卜,对于毛主席个人而言,同样如此,感慨万千,难以想象。
1935年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东渡黄河的战略,1936年,毛主席率领部队走到陕西清涧县袁家沟时,恰巧遇上了一场千载难逢的大雪。
素来对雪钟爱的毛主席登上山巅,他伫立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看着全世界漫天飞雪茫茫一片的场景,想起了这十多年来经历的难以想象的磨难,心中顿然吟诵出了这千古奇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纵观毛主席的所有诗词,这首词的气势是绝无仅有的,他青年时期创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恢弘,但比起来这首词,《沁园春·雪》足以称得上绝唱。
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在这首词中用了一个“惜”字,惜是可惜的惜,惋惜的惜,意思就是,虽然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等都是千古帝王,但是他们也有缺点。
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臧否古代帝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文采,所谓文能治武,毛主席的这种超高自信正是让国民党害怕的原因之一。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呢?其实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首词让重庆人民对毛主席刮目相看。
要知道,自从南京失守蒋介石搬到重庆以来,重庆人民长期在国民党的笼罩下,被蒋介石进行着“妖魔化”的宣传,不仅说毛主席是“土匪”,还说共产党啥都不会。
如今,这首词的发表让重庆人民惊讶万千,难道一个“土匪”会写出这样优美而气势磅礴的词?你蒋介石可以写得出来吗?
重庆知识界众多的名人学者立即看出,这是一首佳作,不仅思想深刻,艺术水平高,而且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洋溢着豪情壮志。
于是,赞语不绝,和者接踵。不少人感到惊讶:这个过去被称为“土匪头子”的毛泽东竟有如此文采,如此文学修养,真没有想到!
所以,陈布雷去找蒋介石的时候,就把重庆人民的风言风语都汇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怎么能不生气。
你也给我写一首蒋介石白天看,晚上看,越看越生气,他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叫了过来,不仅有大文胆陈布雷,还有他的“五虎”猛将。
蒋介石问陈布雷:“你说这到底是不是毛泽东写的?”
陈布雷号称是蒋介石的“御用”笔杆子,是国民党的“文胆”和“总裁智囊”,而且还为蒋介石编写过《西安半月记》,也算是个大才子。
但是面对毛主席的这首词,陈布雷也心虚地说:“校长,我听说毛泽东这个人精通中华文化,对古典诗词造诣很深,这极有可能就是他写的。”
旁边有人还说:“这首词写得还真是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之感,是当今诗坛难得的精品!”
蒋介石一听更气了:“难道我就不精通中华文化?难道他的词就没有一点不尽如意之处?比如说音律,或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陈布雷等人沉默了,都不敢说话了,蒋介石点名对着周边的人说:“都给我找找缺点!”
但是好词就是好词,陈布雷轻声说:“我细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据我所知,毛泽东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蒋介石雷霆大怒,他把桌子上的茶杯顺手扔在了地上,严厉地对陈布雷说道:“你也给我写一首去,再不行,你去给我找点教授,我就不信写不过毛泽东。”
陈布雷虽然有“文胆”之称,但是在毛主席的这首词面前,也是迟迟不敢下笔,最后他找来了重庆的各个大学的诗人,教授,名师,都纷纷写《沁园春·雪》,誓要把毛主席给比下去!
一时间,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各种版本的《沁园春·雪》发表得到处都是,但遗憾的是,这些诗词都了无新意,尤其是没有底气,更谈不上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的磅礴大气相应和了。
蒋介石买回来几张报纸,看了陈布雷等人写的《沁园春·雪》,不看还好,一看更加生气了,因为这些词在毛主席的诗词前,就是小巫见大巫,蒋介石也心服口服,默默对陈布雷说了句,算了吧。
这场文化斗争,弄得重庆人民妇孺皆知,一时间“沁园春”也成了重庆市民的口头禅。
不仅如此,重庆有一个精明的饭馆老板当即将自己的店名改名为“沁园春”,并在店堂内悬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以此招揽顾客,顿时生意火爆,日进斗金。
总体看,蒋介石让手下的文人都来和毛主席写诗比赛,最终落了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据说听说这些事后,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对陈布雷等人说:“丢人丢到家了,你们的诗词是从腐朽的棺材里发出来的,这比打一个大败仗还丢脸!”
蒋介石曾说过,他自己也要写一首《沁园春·雪》和毛主席比一比,但直到蒋介石退到台湾,还是没有拿出像样的词作。
巧妙的改动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大气磅礴,豪情万丈,是因为他胸怀造福人民大众之志。
柳亚子曾问过毛泽东:“润之啊,你诗中提到的‘风流人物’是指谁啊?是你自己吗?”
毛主席笑着回答:“我说的‘风流人物’是指人民啊!”
当然,这首词之所以后来被全中国人熟知,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著名作家文化学者郭沫若先生。
毛泽东和郭沫若
当年蒋介石开始让文人攻击毛主席的时候,郭沫若率先写了和词反击蒋介石,先来看郭沫若的《沁园春·和毛主席韵》:
国步艰难,寒暑相推,风雨所飘。念九夷入寇,神州鼎沸;八年抗战,血浪滔滔。遍野哀鸿,排空鸣鸥,海样仇深日样高。和平到,望肃清敌伪,解除奇苛境。
西方彼美多娇,振千仞金衣裹细腰。把残钢废铁,前输外寇,飞机大炮,后引中骚。一手遮天,神圣付托,欲把生民力尽雕。堪笑甚,学组公芋赋,四暮三朝。
郭沫若在词中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内战卖国政策,严厉批判了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行径。
可以说,郭沫若的这首词让把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又衬托和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此外,还有一位作家对毛主席提过修改建议,那就是著名作家臧克家。
1957年《诗刊》对全国公开发表了这首词,当时臧克家对毛主席提出,说其中有一句是“原驰腊象”,这个“腊”字是柬埔寨的古称,容易让人误解为柬埔寨的大象在中国的高原上奔驰。
毛主席听到这个建议后,细细一想,确实有点道理,所以在1965年再次发表的时候,毛主席接受了臧克家的建议,把“腊象”改成了“蜡象”也就是白象的意思。
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把这首词打磨到了完美的地步,可以说使毛主席这首代表作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成为一首无憾之作。
正因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沁园春·雪》。
如今,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诗词中留给我们的精神永远没有停止,从他的每一首诗词中,都可以找到奋斗的动力。
实际上,在毛主席一生的革命岁月中,他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抒发了自己波涛汹涌的情感世界,但是这首《沁园春·雪》激励了一代代人。
如今再读,仍然心潮澎湃,让人奋进,让人怀念,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这就是毛主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