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大连的感人事迹(28小时护送见证)
驰援大连的感人事迹(28小时护送见证)↑6月16日,邯郸市成安县漳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蔬菜装车。新华社发(穆帅摄)16日晚上8点多,一辆满载18吨圆白菜、土豆、西红柿等蔬菜的货车,向着北京方向出发。↑6月16日,菜农在邯郸市丛台区王吕寨村的菜地里采摘圆白菜。新华社发(穆帅摄)↑6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义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庞晓昌在菜地里采收圆白菜。新华社发(穆帅摄)【16日下午4时,邯郸市成安县漳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北京一家大型连锁商超消息的菜商魏聚民,正忙着收菜。几天来,他每天少则收几万斤菜,多的时候收十几万斤,“从收菜到装车,最晚要到晚上10点多钟。北京有疫情,别的干不了,送点菜还没问题。”
6月11日以来,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百,确诊患者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提供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13日凌晨3时,供应首都70%蔬菜的新发地市场暂时休市。为保障首都“菜篮子”稳定,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驰援,已同步开始。
16日清晨4点多,天微亮,还飘着雨。在距离北京近500公里的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王吕寨村,记者跟随一颗普通的圆白菜,见证它从河北农村地头到北京市民菜篮子里的过程。
【16日清晨4时许,邯郸市王吕寨村】48岁的邯郸农民李丽梅早早起床去地里收菜、装菜。她家的地种了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以前菜都是供南方的,最近往北京运。”李丽梅说,自己起早贪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赶紧把疫情赶走,大家都踏踏实实过好日子。”
↑6月16日,菜农在邯郸市丛台区王吕寨村的菜地里采摘圆白菜。新华社发(穆帅摄)
↑6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义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庞晓昌在菜地里采收圆白菜。新华社发(穆帅摄)
【16日下午4时,邯郸市成安县漳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北京一家大型连锁商超消息的菜商魏聚民,正忙着收菜。几天来,他每天少则收几万斤菜,多的时候收十几万斤,“从收菜到装车,最晚要到晚上10点多钟。北京有疫情,别的干不了,送点菜还没问题。”
16日晚上8点多,一辆满载18吨圆白菜、土豆、西红柿等蔬菜的货车,向着北京方向出发。
↑6月16日,邯郸市成安县漳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蔬菜装车。新华社发(穆帅摄)
↑6月16日,圆白菜被整齐码放在货车上。新华社发(穆帅摄)
【17日凌晨2时15分,京港澳高速杜家坎收费站】一辆货车从这里经过,进入北京。这是今年疫情以来,35岁的货车司机尹龙飞第一次开车进北京。从邯郸到这里,他已经行驶了5个多小时。几年前他在北京打拼时,就住在新发地市场所在的丰台区。“虽然是外地人,但我对北京也挺有感情。”尹龙飞说,年初湖北疫情时,很多认识的司机朋友到湖北运送物资,“那时我们村封路,人、车都出不去。这回北京疫情,我一定得来。”
↑6月17日,运送蔬菜的货车驶入京港澳高速杜家坎收费站。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6月17日,运送蔬菜的货车行驶在前往北京市区的路上。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6月17日,尹龙飞驾驶货车运送蔬菜。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17日凌晨4时,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公司果蔬配送中心】凌晨4点的北京,沿途夜深人静,这里灯火通明。北京超市发集团公司果蔬配送中心质检组组长李锐拉开了尹龙飞的车门。随后,一箱箱蔬菜被忙碌的工人娴熟地搬下车。而在中心外面的马路上,等着卸菜的货车排成几十米的长龙。这一夜,至少40辆全国各地的货车来到这里。“平时每天收100吨到150吨蔬菜,这几天最少翻了三五倍。”
↑6月17日,运送蔬菜的货车到达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公司果蔬配送中心。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6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公司果蔬配送中心工人将圆白菜搬下货车。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6月17日,北京超市发集团公司果蔬配送中心质检组组长李锐在忙碌着。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夏日的北京,天亮得很早。5时30分,圆白菜已经“坐”上了超市发公司的配送专车,前往它的下一站。
【17日早7时20分,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双榆树店】超市70多个工作人员都放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帮果蔬部的同事分菜、贴价签。圆白菜也有了自己的新标识,“一斤1.69元”,比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给出的价格上限低一些。
↑6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双榆树店工作人员在为圆白菜贴胶条。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双榆树店内的价格标示牌。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店长刘学东说,新发地市场关闭以来,每天卖的菜是过去的4倍,但昨天开始,总销量明显回落。
北京市商务局的数字也印证了同样的变化,全市缺断货的菜市场门店从14日的31家、15日的27家,下降到16日的6家。而物美、京客隆、超市发等8家大型连锁超市592家门店的蔬菜进货量,16日达到2961.5吨,比12日增加71.3%;销售量2361.0吨,比12日增加100.2%。
【17日早8时5分,北京市民刘女士包里】8点钟超市一开门,等在门后的几十个顾客拎着包、推着车直奔超市二楼的蔬菜水果区。这也是这几天超过70%超市顾客的普遍选择。不过刘学东还是发现了不同,前几天市民结账的推车里蔬菜水果塞得满满当当,当天绝大多数顾客推车上的菜都少了一半以上。“大家放心了,知道菜够吃,没什么人再抢了。”
↑6月17日早晨,顾客在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双榆树店里选购蔬菜。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6月17日早晨,顾客在北京市海淀区超市发双榆树店里选购圆白菜。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从16日凌晨4时到17日上午8时,经过28个小时,记者跟随一路的这批圆白菜中,有一颗被一位姓刘的老太太拿起结账买单。老太太买了一捆葱、四五个西红柿、两个土豆,还有一颗圆白菜。“菜不错,价格比原来贵了一点,但能接受。”当记者问为什么比前两天买的菜少时,她理所当然地看着记者:“大夏天的,买那么多菜怕坏。这么多菜,不愁没得买,心里很踏实。”(记者:乌梦达、李德欣、田晨旭、陈钟昊、吉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