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公益服务郑彧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学术月刊》《清华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证券市场导报》《探索与争鸣》等期刊发表六十余篇法学专业论文,出版《证券市场有效监管的制度选择》《商法要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保护:现状、冲突与改进》和《证券法要义》四本专著;曾获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法苑》颁发的“十大影响力论文”作者之一,有9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予以全文转载,1篇论文被《光明日报》理论版要点转载,1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学文摘》收录;主持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面清单”背景下金融产品与金融监管改革研究》1项,参与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中心法律保障比较研究》1项,参与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重点委托课题《疫情下金融风险防控的法律政策建议》,主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面

人才简介

郑彧,男,197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江人才,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于证券法和商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系上海证券交易所复核委员会委员,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证券诉讼案件评估专家;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过“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法律责任的反思与重构”“股东优先购买权穿透效力的适用与限制”等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证券市场有效监管的制度选择》《商法要义》《证券法要义》等4本专著。法律愿景是推动学界和业界有关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2021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1)

工作经历

郑彧本科、硕士与博士均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后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分别获得经济法专业的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作为律师,他有丰富的跨境并购法律实务经验,主要从事境外首次公开发行及外资并购的法律服务工作。2011年6月,他辞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职务,入职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从事证券法和商法总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本科生的《证券法学》《商法学总论》《商法案例研究》教学任务和硕士研究生的《金融产品与金融监管》等课程。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2)

社会兼职

郑彧是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国际访问学者(2015年-2016年);目前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复核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法苑》编辑委员会委员、投服中心证券诉讼案件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绿色金融审判咨询专家等职务。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3)

科研成果

郑彧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学术月刊》《清华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证券市场导报》《探索与争鸣》等期刊发表六十余篇法学专业论文,出版《证券市场有效监管的制度选择》《商法要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保护:现状、冲突与改进》和《证券法要义》四本专著;曾获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法苑》颁发的“十大影响力论文”作者之一,有9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予以全文转载,1篇论文被《光明日报》理论版要点转载,1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学文摘》收录;主持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面清单”背景下金融产品与金融监管改革研究》1项,参与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中心法律保障比较研究》1项,参与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重点委托课题《疫情下金融风险防控的法律政策建议》,主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面值退市”制度实证研究》课题;主持完成全国股转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摘牌法律问题研究》课题;主持完成上海市金融办《构建符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求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律保障体系》课题;参与亚洲开发银行对华技术援助项目《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市场行为监管机制》课题。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4)

公益服务

自2020年以来,郑彧接受第一财经广播的采访,解读了新修订的《证券法》项下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2020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日”向全国观众就有关“证券发行监管的注册制”进行了普法宣传;2021年7月-12月,接受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财经媒体的采访,就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新证券法的实施效果和公司法修改征求意见稿等证券市场热点法治问题进行评析;2022年1月2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发表《构建证券市场投资者“立体化”保护的新格局》,并在2022年3月16日接受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委托就《新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普法宣讲;2022年3月,接受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邀请,作为“博雅大学堂”云课程的主讲人,完成了北京大学出版社战“疫”系列教师研修公益讲座第246讲的演讲,就“证券法本科‘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一主题向全国从事证券法学教学的同行分享了相关的教学经验。

汪 溥 金惠珠

金融市场参与者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金融市场法治基础制度的共识)(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