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琮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帝素有爱玉赏玉之名,留下了八百多首咏玉诗文,其中歌颂玉琮的颇多,不过他不识玉琮,将其误认为汉代时车前装饰的辋头,将宫中收藏的玉琮改造成笔筒、香熏,花插等物,还把自己的诗文刻在上面。琮,外方内圆中空,外方是八方,内圆中空代表无穷,用来祭祀大地,其重要性不亚于玉璧。琮与璧一样,既是礼器,又可做葬器,西周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就有发现摆放在手指或头发上的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为精美,它们高低不等,上面还有鲜明的微雕纹饰,在石器并不精细的当时能将玉雕琢到这般模样,其工艺可称是精湛绝伦。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 兴隆洼文化玉玦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这些说法,也有人认为玦是一种刑罚的标志,是一种符节器,表示刑罚未满;或者是射箭时的一个辅助,戴在右拇指上帮助钩弦。

玉珏与玉玦同音,也是形如环而带缺口,区别在于【珏】是成对的耳饰,玦则是独立存在的。

玉琮

《周礼》中记载“琮之言宗也,八寸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可知琮的形状和它的功用是紧密联系的。

琮,外方内圆中空,外方是八方,内圆中空代表无穷,用来祭祀大地,其重要性不亚于玉璧。

琮与璧一样,既是礼器,又可做葬器,西周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就有发现摆放在手指或头发上的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为精美,它们高低不等,上面还有鲜明的微雕纹饰,在石器并不精细的当时能将玉雕琢到这般模样,其工艺可称是精湛绝伦。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1)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馆藏

乾隆帝素有爱玉赏玉之名,留下了八百多首咏玉诗文,其中歌颂玉琮的颇多,不过他不识玉琮,将其误认为汉代时车前装饰的辋头,将宫中收藏的玉琮改造成笔筒、香熏,花插等物,还把自己的诗文刻在上面。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2)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琮 故宫博物院藏

玉圭

玉圭亦称“玉珪”,《说文解字》中解释【圭】:“剡上为圭” ,意思是上部尖锐而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就是圭。但实际上圭并不只是这一种,上端平直的称“平首圭”,上端尖锐呈三角形的叫“尖首圭”。

圭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石铲和石斧,多为长条形,顶端平首且穿带。上端尖锐的这种我们普遍认知中的圭始见于商代,盛行于春秋。

《荀子·大略》中称:“聘人以圭。”可见圭可以作为天子访问臣属的一种礼器。而《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载“以青珪礼东方”,可见圭还是一种祭祀东方的礼器。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3)

夏 玉圭 上海博物馆藏

又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何为镇圭、桓圭,信圭,躬圭?《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载:“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五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周天子命诸侯等持圭朝觐,圭的尺寸不同,就代表着他们不同的身份等级。

同时,不同的圭还代表着不同的权力。珍圭相当于周天子所派出使臣的身份凭证,用来“恤凶荒”;谷圭即谷纹圭,它是用来求和或嫁娶的;琬圭是指上端浑圆没有锋芒的圭,用来行使嘉奖的权力;琰圭与琬圭相对应,它代表着处罚的职能。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4)

明 玉谷纹圭 故宫博物院藏

玉璋

《说文解字》中释【璋】:半圭为璋,也就是说璋实际上就是一半的圭。其实璋与圭虽相似,也有很明显的不同之处:璋是扁平的长方体,一端斜刃,另一端带有穿孔。

《礼记·祭统》中记载:”大宗执璋”,大宗实际上就是春官。《周礼》中又记载,璋分为五种,分别是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

赤璋用来“礼南方”。大璋、中璋、边璋则用于天子巡狩时祭山川,根据大小对应关系使用,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边璋。若祭山,礼毕就埋玉璋于地下;若祭川,礼毕就将玉璋投到河里。

牙璋即底部两侧有牙的璋,在原始社会是礼器,但后来常被当成一种兵符用,《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后世也用其指代将领,譬如杨炯的《从军行》中便有“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玉的传说故事:玉的七十二变(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