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金秋重阳的诗句(双九重阳登高望)
描写金秋重阳的诗句(双九重阳登高望)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对于描写重阳节的诗词佳作,自是美不胜收,但在我心中这样十首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才是心头最爱。第十首 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初唐四杰”的诗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所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可谓齐各当世,不遑多让,而卢照邻这首写重阳的诗,自是一篇佳作,思念况味,尽倾诗中。
今天是重阳节,一到这个时节,自然就脱口而出孟浩然的那首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抑或是主席的那首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总会让人心生豪气,总会让人诗意满怀。
重阳节,自古就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这与“九”字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而“九”数在《易经》
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于是便有了赏菊,登高,饮菊花酒等各种民间活动,也正因为重视这样一个节日。流传下来众多脍炙人口,文采斐然的诗词佳作,赋予了重阳节更加深厚的文学内涵和浪漫的诗意。
对于描写重阳节的诗词佳作,自是美不胜收,但在我心中这样十首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才是心头最爱。
第十首 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初唐四杰”的诗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所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可谓齐各当世,不遑多让,而卢照邻这首写重阳的诗,自是一篇佳作,思念况味,尽倾诗中。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第九首 王勃的《蜀中九日》
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同样写过重阳节的诗,相比于卢照邻,留下旷世名篇的《滕王阁诗》的他更具才华,其诗更是令人仰慕与欣赏。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第八首 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将重阳佳节满园黄菊绽放时节,却有一株白菊孤傲而立场景表现得个性十足,更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正所谓:人老雄心在,归来仍少年,
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第七首 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
在众多的重阳节的诗词当中,自会有李白的一席之地。这首诗表现了他与好友登高同饮可谓酣畅淋漓,但却难掩那一丝对于命运捉弄的无奈与感慨,虽有些苦吟,却也是佳作一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第六首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这是一首在学生时代我们就耳熟能详的古诗,孟浩然的重阳节是与友相邀赏菊饮酒的场景,画面感十分强烈,让我们都想身临其境,感受重阳佳节的快乐,不愧为千古佳作,令人动容。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五首 李清照的《醉花阴》
这是一首少有的在重阳节描写情思的佳作,这也是李清照思念丈夫赵明诚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令古人今人皆动情而感伤,自是必定可入选的宋词名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四首 苏轼的《定风波 重阳》
我一直觉得这是苏轼向唐代诗人杜牧致敬的一首词,杜牧曾经写过一篇《九日齐山登高》,苏轼化用此诗并重新赋予了新的气象,更有一份属于苏氏的豪放之风,同样为经典之作。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第三首 杜牧的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的诗更多的是温柔缱绻的写情诗居多,但这首诗我非常喜欢,即使身处环境并不令人满意,却依然充满着乐观与豁达,我最爱前四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朗朗上口,意象十足。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第二首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首词中表达得十分充分,令人豪气顿生。秋日胜春朝,自然让我想起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一直觉得这两首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堪称作是写秋的经典名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第一首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毋庸置疑,这首诗自该是写重阳节的巅峰之作,一首描写兄弟情谊的诗作,让王维少年时便扬名天下,“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今天我们思念亲人最挂在嘴边而难忘的一句,他让我们知道了重阳节的习俗须插茱萸,登高望远。一首诗让重阳节诗意满满,一份情让天下人相思不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