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尿崩症可引起发烧吗(是脊髓损伤患者又一大护理要点)
神经性尿崩症可引起发烧吗(是脊髓损伤患者又一大护理要点)4) 药物影响3)神经调节肾性尿崩症: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1)渗透压调节2)血容量及血压调节
作者:揭阳市慈云医院的护士李锐珊
前言脊髓损伤是一种临床重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创伤,造成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严重障碍,并且造成诸多并发症和一系列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损伤。当患者的脊髓受损后,支配膀胱的神经受到影响,造成患者的正常排尿功能受损,极易发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尿失禁、尿崩、尿猪留等,当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1、尿崩症分类中枢性尿崩症(AVP):精氨酸加压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
肾性尿崩症: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
2、AVP释放的控制调节:1)渗透压调节
2)血容量及血压调节
3)神经调节
4) 药物影响
3、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尿、烦渴、多饮,急起,起病日期明确。 24H尿量大于4L ,尿比重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在50-200mOsm/L 尿色淡如清水。
4、实验室检查1)尿比重<1.005
2)血渗透压正常或增高
3)尿渗透压降低
4)高渗盐水试验
5)禁水加压素试验
5、治疗1)药物治疗:
(1)激素替代治疗:去氨加压素DDAVP,为目前治疗尿崩症的首选药物。
(2)抗利尿药物治疗:只适用于尿崩症初期和恢复期铺助用药
2)高压氧治疗
3)中医治疗
据相关文献报道,脊髓损伤的早期并发症以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多见,脊髓损伤造成尿崩症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交感神经损伤,血管阻力下降,造成血液回流减少,最终造成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减少,并且低血压等情况也能造成精氨酸加压素的减少,最终造成尿崩症。
病例汇报现病史
患者陈某,男,51岁,
因高处坠落伤致腹痛,双下肢全瘫6天,于2019-11-22入院。
11月16日在外院行小肠穿孔修补术,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查体双上肢感觉及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Ⅳ 级,双下肢肌张力减少,肌力0级。胸背部广泛压痛、叩击痛,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完全丧失。腹壁反射消失,会阴部及肛周无感觉,肛门括约肌松弛,肛周反射、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现留置一根尿管,MR检查示T5、T12椎体压缩变扁后凸,T12水平椎管狭窄,T12水平脊髓受压,胸髓下端及脊髓圆锥肿胀,入院后诊断为胸脊髓损伤并下肢瘫痪,全身多发骨折,肠穿孔术后。
12月8日患者出现多饮,24H入量为4770ml,出量为7020ml,尿比重1.026,尿渗透压288.08,钾4.2mmol/L 钠135mmol/L 血渗透压285.38mmol/L,请相关科室会诊后为尿崩症。予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护理1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出入量的观察及水电解质平衡监测:
因尿崩症、低钠血症可以加重脊髓的水肿和缺血。应准确记录24 h尿量。观察尿量、尿比重、饮水量等,定期评估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及肌张力的变化。监测血钾、钠、氯、钙、血糖等的变化,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状态。
3、早期饮食干预:
增加钠的摄入量是预防低钠血症的重要措施。可摄入含盐高的食物 淡盐水以及口服补盐液。合理安排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鸡蛋、肉类、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4、预防血栓的形成:
因体内容量不足可导致血液粘稠,长期卧床患者,应做好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5、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定时更换体位,每1—2 小时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方法,痰液黏稠时,医嘱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肺膨胀和痰液的排出。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步骤、节律、深度及SpO2的变化。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病房空气清新。
6、 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
做好尿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扭曲折叠,保持引流通畅。集尿袋和引流管应该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逆流;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及24h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7、心理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主动关心患者,满足其合理的生活需求。保证充足睡眠。帮助患者明确如何对待脊髓功能损伤,调动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先制定尿崩症护理计划和措施,首先通过24H尿量和实验室检查等来评估。
2、护理:
严格观察尿量,预防低钠血症,增加钠的摄入和水分摄入,补水的同时观察血液的浓稠度,如尿量减少,血液增加浓稠度增加有可能有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观察D二聚体是否异常,双下肢血栓的筛查是否有血栓的形成。血栓的预防:基础预防,物理预防。饮食摄入:合理分配饮食,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