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大家习惯参考名师的注释)

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大家习惯参考名师的注释)佛经中有一句话是“如鸟啄木,或可成字”,如鸟啄木或可成字,但却一定不会啄木而成文。许多名师对佛经的注释,就好比是如鸟啄木或可成字,却多不成文。因此呢,在参读名师们对佛经的注释时,一定要有所取舍,而不要一味地全信,因为佛学名师或许并不会是佛学明师。相比于名师的注释,明师的注释就好比是一种可以成文的注释。然而呢,明师的注释,因为没有迎合初学者的攀缘习性,在初学者的眼中,却会是他们并不喜欢,不愿意接受的注释。因为明师的无为导向与初学者的有为习性,是不能形成迎合的两种方向,所以呢,明师的注释大多得不到初学者的认可,因此呢,佛学明师或许并不会是佛学名师。一种学习方法可不可取,并不取决了疑似的学习效率,而更应当是学习的后效,取决于能不能学到真正该学的知识。能否从注释中学到真正该学的东西,取决于名师们的注释是否准确。你会说了,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注释,那不也就证明了其准确性吗?如果是世间的有为学问,能够得

自惠能得道之后,金刚经已经被人们推崇了1000多年,在这一千多年里,对金刚经的注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作为后来人,能有前人栽下的树荫可以乘凉,可以是一种最惬意的事。对金刚经的注释也成就了许多的名师,为什么会是名师呢,因为他们的注释被许多的人所喜欢,喜欢的人越多,名师的光环也越大,名师的光环越大,能够影响到的人也随之越多。

学习佛经本来是应当以佛经作为主要课本,遇到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再去参考前人的注释。当一位名师的光环足够大时,往往就会有许多的学经人,会越过经文,直接把名师的注释当成课本。把名师的注释当成课本,似乎是可以给初学之人带来诸多的方便,特别是现代的名师,他们用白话文写的注释更会让人觉得学习上的便利。

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大家习惯参考名师的注释)(1)

这种直接把名师的注释当成课本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的便利,能影响到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多到学习佛经注释已然成了一种学习习惯了。当一种学习方法成了被人普遍接受的学习习惯时,小篇觉得就有必要对这种学习方法,做一个评价。这种学习方法到底可不可取呢?你会说了,既然这种方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一定是可取的。

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因为能够带来学习的便利,能够带来学习便利的方法就一定是可取的吗?依稀还记得我30年前学习英语单词的事,乡下人学习英语会有许多奇葩的方法,比如说给英语单词注上汉字读音,当时觉得在同学间流行的这种汉字注音方法能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学习便利。这种便利的学习方法,似乎是带来了便利,可是后果呢?不用说大家都能知道的吧。

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大家习惯参考名师的注释)(2)

一种学习方法可不可取,并不取决了疑似的学习效率,而更应当是学习的后效,取决于能不能学到真正该学的知识。能否从注释中学到真正该学的东西,取决于名师们的注释是否准确。你会说了,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注释,那不也就证明了其准确性吗?如果是世间的有为学问,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那大概就应当是正确的吧。可是佛经中记载的佛法却是出世间的无为学问,无为之学,跟有为之学是从出发点就应当不一样的两种学问。因此呢,对无为法的判定标准应当也跟有为之学不会一样。

需要在学习佛经时去参考名师注释的大概就是初学者。之所以是初学者,他们对无为的概念并不明晰,对无为的理念并不坚定,甚或是还没有形成无为法的概念;之所以是名师,因为他们的注释受到了许多初学者的认同并加以追捧。他们的注释为什么会得到诸多初学者的认同与追捧呢?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的注释迎合了初学者的品味吧,用佛家的说法就是:迎合了初学者的攀缘吧。迎合了攀缘,会有什么后果呢:助长攀缘让攀缘心逾加炽盛。让攀缘心逾加炽盛,那岂不是有违学习佛经的初衷了。

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大家习惯参考名师的注释)(3)

那么名师们对佛经的注释,是否就一无是处呢?那倒也不至于。名师们之所以会是名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学识是丰富的。他们对佛经中的佛学名词大都会是比较了解的,他们对佛、菩萨的故事是知道的很详细的。他们的注释如果从单个知识点上来说,或许大多也是正确的。知识点都是对的,其实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对知识点的串接,对知识点的串接会有两种不同的导向,一种是迎合初学者的攀缘习性,导向有为。一种是提醒初学者的攀缘所在,导向无为。

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大家习惯参考名师的注释)(4)

佛经中有一句话是“如鸟啄木,或可成字”,如鸟啄木或可成字,但却一定不会啄木而成文。许多名师对佛经的注释,就好比是如鸟啄木或可成字,却多不成文。因此呢,在参读名师们对佛经的注释时,一定要有所取舍,而不要一味地全信,因为佛学名师或许并不会是佛学明师。相比于名师的注释,明师的注释就好比是一种可以成文的注释。然而呢,明师的注释,因为没有迎合初学者的攀缘习性,在初学者的眼中,却会是他们并不喜欢,不愿意接受的注释。因为明师的无为导向与初学者的有为习性,是不能形成迎合的两种方向,所以呢,明师的注释大多得不到初学者的认可,因此呢,佛学明师或许并不会是佛学名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