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975年金秋时节,历经六年半灵与肉的历练,我离开农村乘车北去,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再见了,我那多情的黑土地,再见了,朝夕相伴、辛勤哺育我的父老乡亲!…… 说到最后我的同学感叹到:家华,你算是遇到好人了,不然……是啊,我遇到的好人又何止于此!从入团到选调,大小队领导为我铺路架桥;卫生所的高大夫、动力区医院的女医生以仁者之心拿掉了足可以压倒我的那根稻草;生产队的李万真大爷、李方金大哥视我如己出,为了我的前程烦门托窍,用心良苦;两位铁匠炉的小青年与我素昧平生却默默的伸出援手,鼎力相助;还有在我孤独无望时身边的父老乡亲一直以亲人般的温暖抚慰我心灵的创伤……他们用无私的爱、真挚的情托举起我的梦想,完成了命运的华丽转身!四十几年过去了,或许他们依然健在,或许已经阴阳两隔,不管怎样我都要大声的说:谢谢大善之人!你们的再造之恩我将没齿不忘! 评心而论,在农村数载大小队领导从未放弃过对我在政治上的关心、帮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

九. 浴火重生终有时

尚不足弱冠之年的知青们单薄的身躯要同时挑起生活与劳动两付担子已实属不易,而我还有一种心魔如影随行,时时被它捉弄、欺凌和折磨,几近摧毁了我的精神支撑……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自小接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传统教育。那时候的我纯洁的像一张白纸,立志要在这张白纸上书写有道德、有文化、有远大理想的人生,这或许就是最纯粹、最质朴的的初心吧。怀着这份童真,在学校里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临毕业时,老师曾在评语中写到“……希望你再接再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做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升入中学后,我不负老师的殷切期望,积极靠拢团组织并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孰不知进入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形势已发生质的变化,由大搞经济建设转为以阶级斗为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所谓的“红五类”与“黑五类”之间有着极其鲜明的阶级划分,个人成份、家庭出身将决定你的阶级归属,也必将左右你的命运与前途,我的恶梦也由此开始。在我出生八个月时,父亲远赴香港,另有几位亲属也在香港谋生。那个年代港台人士属于有重大敌特嫌疑、置于地富反坏右之上的另类,其子女的政治表现再出色充其量也只能视为可以教育好的对象,想入党、入团、提干如同痴人说梦!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由此派生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我深知,类似我这等家庭政治背景不清的学生,走上山下乡之路是我唯一的出路而别无他途。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2)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3)

来到广阔天地,我面朝黑土背朝天,抛洒汗水洗铅华,默默坚守着那份与生俱来的初心。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知青的命运有了转机,包括我身边的知青通过入学、选调、接班、办病退等途径陆续返城,开启新的生活。由于我头上戴着港台关系的紧箍咒,每到关键时刻就会隔空传来一段咒语,令幸运之神与我失之交臂。生产队领导曾多次安慰我说:若论你的表现无可挑剔,无论是入团还是入学、选调都具备条件。可你父亲在香港的情况无法落实,政审通不过,我们也爱莫能助。于是乎,领导们是一声叹息,十分同情却又百般无奈。对此我能理解却又无言以对。本以为远离动乱的城市置身农村会是政治清明,少有横眉冷对的净土,未曾想,敢情全国一盘棋,一个调儿,阶级斗争这根弦到哪都绷的紧紧的。魔咒何时了?恶梦几时消?我反复的拷问自己:这是怎么啦?我父亲的出身和本人成份清白,父亲远走他乡近二十年从未回过家,与他只有家书往来,彼此间有父子的名份却恍如隔世,试问,他的思想对我能影响几何?!再则,不是说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吗?我的表现还不足以成为可教育好的子女而被社会认可吗?如此黑锅还要背多久才能解脱?……一个个无解的话题在心中缠绕着,使我陷入深深的疑惑、困顿和迷茫之中。然而,在困苦中生存,在逆境中淬练的我,此刻已少了几分稚嫩,多了些许成熟。我清楚的认识到,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唉声叹气、怨天忧人都于事无补,需要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勇气和“踏平坎坷成大道,走罢天险又出发。”的毅力向命运抗争,哪怕屡战屡败也要坚持走下去。自此后,我平复心绪,一如继往的在黑土地上留下一串串劳动的汗水,一行行拼搏的足迹。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4)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5)

评心而论,在农村数载大小队领导从未放弃过对我在政治上的关心、帮助和指导。那一年,大队派人专程到天津塘沽公安局调查我父亲在香港的情况,落实后于1974年我终于跨进团组织的大门,被涅槃的心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同年底和75年初,上级分配给我们知青点几名去大庆油田的指标,我因受港台关系的羁绊,还是没能迈过政审这个坎。虽觉遗憾却不气馁,我坚信,机会可能会迟来,但从不会缺席。这不,转眼到了75年的夏天,我在生产队的养鸡场里接到了大队推荐我到“哈尔滨铁路局绥化司机学校”学习的通知书!数载等待,几度守望,终得一纸公文,是喜?是悲?是甜?是酸?一时间五味杂陈却上心头……

按照相关规定,入学前要做体检。我们平顺大队只设卫生所不具备体检条件,卫生所的高大夫带着我和另一名回乡知青就近来到哈尔滨平房区新风厂职工医院。做完胸透,医生把高大夫叫到跟前在X光片上指指点。高大夫眉头紧锁,脸色凝重,与医生交流几句后招呼我们急忙往回走。路上高大夫说:你们俩的X光片上都有一小块阴影,像是以前产生的病灶,如果就这样上报很可能影响入学。你们年龄大了,机会不多了,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弥补,绝不能因为体检问题毁了你们的前程!回到大队高大夫直奔铁匠铺,见两位身体健硕的小伙子正光着膀子在炉前打铁,走上前与他们耳语一番后,两位小伙儿二话没说,擦擦身上的汗水与我们重返新风厂职工医院再作胸透。于是乎,两张完美的X光片就这样“张”冠“李”戴,“新桃”换“旧符”了。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6)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7)

有道是:好事自古多磨难。 事隔数日,动力区全体准学员还要进行身体复检。这可咋整?我的心又紧缩一团,像悬挂了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还好,此次复检只是例行检查,不做胸透。为我听诊的是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大夫,但见她手中的听诊器在我的左胸前不停的移动,似捕捉到了异样的声音,而我明显的感到心跳在加快,并伴有间歇的压抑感。这时,大夫有意舒缓我的紧张情绪,与我家长里短的唠磕。转而加重语气的问道:你哪不舒服?是不是感冒了没睡好觉?突然的问话我有的懵,没读懂大夫的“弦外之音”,稍加平静我便“心领神会”的说:是的,已感冒好几天了,有点咳嗽、胸闷、睡眠不好……女大夫听后会意的笑了,她拿起笔在体检表“心肺功能”一栏写上正常二字。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非凡,非凡到简单的几个字就能使我的前途与命运冰火两重天!阿弥佗佛!我长舒一口气,暗自窃喜,只待学校的入学通知书。虽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感觉是那么漫长!其间,在我毫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事,几乎使我的梦想毁于一旦。事情的原委是后来听我初中的一位同学、现同被推荐到绥化铁路司机学校的知青所告之,据他介绍:有一天,他到哈市动力区知青办公室办理入学事宜,正赶上绥化铁路司机学校的招生老师与知青办工作人员就我的入学资格问题进行争论。招生老师得知我父亲定居香港,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一个劲的嘟囊:不行,不行!别说是直系亲属,就是社会关系有港亲都不能收,这可是政治问题。我从事招生工作多年,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就从未招过类似的学生。知青办的同志从我的政治表现、劳动态度、家庭背景以及政审结果向招生老师作详细介绍并极力推荐。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被打动的招生老师终于把我的档案纳入到新学员行列!一次破例开恩,两次体检遇险,让我领略到了何为峰回路转,何为好事多磨!真真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8)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9)

说到最后我的同学感叹到:家华,你算是遇到好人了,不然……是啊,我遇到的好人又何止于此!从入团到选调,大小队领导为我铺路架桥;卫生所的高大夫、动力区医院的女医生以仁者之心拿掉了足可以压倒我的那根稻草;生产队的李万真大爷、李方金大哥视我如己出,为了我的前程烦门托窍,用心良苦;两位铁匠炉的小青年与我素昧平生却默默的伸出援手,鼎力相助;还有在我孤独无望时身边的父老乡亲一直以亲人般的温暖抚慰我心灵的创伤……他们用无私的爱、真挚的情托举起我的梦想,完成了命运的华丽转身!四十几年过去了,或许他们依然健在,或许已经阴阳两隔,不管怎样我都要大声的说:谢谢大善之人!你们的再造之恩我将没齿不忘!

1975年金秋时节,历经六年半灵与肉的历练,我离开农村乘车北去,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再见了,我那多情的黑土地,再见了,朝夕相伴、辛勤哺育我的父老乡亲!……

(完)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0)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1)

后 记

历时四年的知青回忆录《灵与肉的历练》终于搁笔了。此文共分九章十三篇,约五万三千字。这对于年逾古稀的我无疑是一次漫长且艰难的心路历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人这一辈总有一些往事挥之不去,如今我老了,被陈封多年的记忆一下子被激活,尤如跳动的音符在心头索绕,由不得你不萌生记录过往的动意。为了此愿,我迫使自己静下心来,穿越浩瀚的时空,在茫茫忆海中搜收寻,把那些不着调的音符按序排列,与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谱写成我的知青岁月之歌!

长期以来,在如何客观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上一直众说纷纭,围绕上山下乡是有怨有悔?还是无怨无悔这个焦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我也曾为此陷入深沉的思考。我以为,任何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进程之必然,是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相契合。文革期间,国家经济几近崩溃,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社会动荡不安,至使城市闲散人员呈爆炸式增长。于是乎,扭曲的时代孕育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乡这一畸形儿,一千七百多万学子打起背包走向远离城市的广阔天地。乍看起来似乎有些悲壮,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国家危难之即,每个人都会情愿、不情愿,选择和被选择的承担起社会责任。正如我们的前辈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无数个鲜活的生命铺就通往胜利的道路。他们何曾怨过?悔过?甚至连怨悔的机会都不曾有过,而他们所得到的唯有一座座铭刻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2)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3)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4)

做为先辈未尽事业的的继承者,我们这代人是迎着解放的曙光而生,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而长,踏着前人的足迹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尽管我们有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饥寒,留下过文化大革命的创伤,亲历过上山下乡的苦难和因国企改革而下岗的艰辛,但那只是前进道路上的阵痛,是共和国这艘巨大的诺亚方舟遇到惊涛骇浪、急流险滩而负重前行。坐在其间的国人感到震撼、惊恐甚至痛苦再所难免,应有之义是要与祖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国安则民乐,国富则民强,个人与国家心相连,情相依,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如今,起名为“”复兴号”的诺亚方舟正驶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太平盛世下的各族人民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远的不说,我这个年逾古稀的老知青也在接受类似“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这些新名词,也能借助网络平台流览天下事,用“一指禅”的笨工夫指指点点写文章,乐此不疲的在网上购物……想想这些,我们还有什么可怨、可悔、可恼的呢?“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的阳光才更加绚丽多彩!您说呢?上山下乡是我人生旅途的重要节点,真实的还原、真情的表述当年的生活,不虚构、不戏说、不杜撰,是我撰写此文的初衷,即要了却多年的心愿,给自己也给一代老知青们留一份念想,也为后辈人提供一点人生思考,要让他们懂得生活本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沒有了苦,生活是不完整的,人生也缺少了内在动力。而浸淫在艰苦的环境中摔打锻磨,你会遇难而不惧,遇险而不惊,会因此变得坚强、隐忍、学会包容、大度,你的人格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中得以升华。这些最原始的生活积累,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它将使你受益终生。正因为有知青生活这碗苦酒垫底,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爬坡过坎,砥砺前行。后经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我入了党,工作中埋头苦干,爱岗敬业,退休多年仍为建设和诣美丽社区发挥余热,先后获得各级优秀党员、劳动模范、文明市民等诸多荣誉称号,实现了有价值的人生。“阳光总在风雨后”,历经磨难收获丰。回首往事,我无遗无憾,无怨无悔!

借此后记,我要由衷的感谢“美篇”和“今日头条”这个大众平台为我提供了记录过往,感悟人生的机会,使我的晚年生活凭添几分靓丽的色彩。还要感谢一路走来给与我信任、支持和鼓励的发小儿、同学、亲友特别是隔屏交流的全国各地的美友们,是你们给了我信心、勇气和力量,才能够为我的知青回忆录画上圆满的句号。由于本人知识浅薄,笔墨无多,又没留下半字书面记载,全凭记忆跃然于屏幕,必有诸多笔误在其中,抱歉之余,敬请大家原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祝“美篇”越办越好,取得长足发展;祝各方朋友牛年大吉、快乐安康、阖家幸福!

二O二一年元月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5)

知青年代的情与爱(灵与肉的历练忆我的知青生活)(1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