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修养心性的智慧(悦读国学道德经的智慧)
道德经修养心性的智慧(悦读国学道德经的智慧)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任何时候,不要处处争强好胜 不要锋芒毕露。应该懂得柔弱、谦下,包容、忍让。这才是立足的根本,才是制胜的法宝 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大用处。柔弱是道最大的作用之一。通常大家都会觉得,强大才是有用的 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 这一点在道德经里面有很多论述。老子在《道德经》第76章写道“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很好理解,就不做字面解释了。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结构应该是:道之弱者用,有两层意思:①面对大道,也就是自然法则,人应该示弱,不对抗,这样才会发挥道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不能对抗自然法则,也不要表现的过于张扬强势。②事物在柔弱的状态下才能发挥道的作用。道的概念在此处,指的是道之用,也就是道的外在表现,自然规则,道发挥的作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是老子给世人提出的行为规范,怎么修行,修道,就是让自己
又和大家见面了!
一点心境给各位分享一下,就是我们自身,其实就是个宝藏,只要你愿意寻找,不必远去海角天边,幸福就在你我心间。
真的,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道,都是自己的佛,自心即道,自性即佛,每个人都可以功德圆满,每个人其实本自具足。什么是本自具足,就是你苦苦向外探求,遍寻而不得的,其实你自身完全都具有,只不过你没有开悟,所以无法领略而已。而外在追逐的那些,其实只是识神产生的妄念,它本身并不存在,或者说,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主体存在。我说这些,可能大家一时不会理解接受,不要紧,有缘之人,慢慢会体悟的。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的话题是:致胜的法宝——弱者道之用。
老子在《道德经》第76章写道“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很好理解,就不做字面解释了。
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结构应该是:道之弱者用,有两层意思:①面对大道,也就是自然法则,人应该示弱,不对抗,这样才会发挥道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不能对抗自然法则,也不要表现的过于张扬强势。②事物在柔弱的状态下才能发挥道的作用。道的概念在此处,指的是道之用,也就是道的外在表现,自然规则,道发挥的作用。
弱者道之用:这句话是老子给世人提出的行为规范,怎么修行,修道,就是让自己谦下,示弱,柔和,安静,这样是符合天道的,符合天道就一定会获得宇宙间正能量的加持,也就会无往不利,想不事成都由不得你,因为不是你的主观意志可以左右,这是天道法则必然出现的客观结果。
柔弱是道最大的作用之一。通常大家都会觉得,强大才是有用的 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 这一点在道德经里面有很多论述。
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任何时候,不要处处争强好胜 不要锋芒毕露。应该懂得柔弱、谦下,包容、忍让。这才是立足的根本,才是制胜的法宝 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大用处。
弱者道之用,这里的弱并非单纯指的弱小,而是涵盖以下的意义:
柔软之弱,不强势
比如老子拿婴儿比喻得道者的状态: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道德经第20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28章)
道的根本特质就是唯一,大同,没有区分,区分只是人为的妄念,如果可以放下区分辨别,就可以和大道融于一体,回归于大道。
婴儿因为没有任何后天的学识,没有认知,不会区分,因此不需要取舍,整个世界对于婴儿是一,没有分辨,也就无所谓执着,一就是道。所以说。道的状态类似于婴儿,而弱,这个词和婴儿所涵盖的柔软,不强势,是高度吻合的。
善下之弱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66章)
江海因为不辞低下,就可以容纳百川,这样才可以做百谷之王。
高明的人要管理好群众,就要对他们言辞谦恭;想要领导群众,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群众利益后面,一句话,就是要谦下,柔和,不能强势,否则会失去民心,失去根基。
安静之弱
致虚极,守静笃,虚静到极致,就可以感受大道的境界。
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刚强,而是来自柔弱
刚强容易折断自身,而柔弱不但可以保全,更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潜力。比如小草虽然柔弱,但可以在石头缝里生长,婴儿柔弱,蕴含无限发展的可能。
弱者道之用:其实,这个弱字包括了下面几个字
柔,和,善,正,慈
人,处在这样的身心状态下,就可以实现和宇宙能量场的对接,获得天道正能量的牵引,因而,做事情,容易成功,想问题,可以看到本质,不疑惑,没有烦恼,自信,鉴定,气场强大,而又深藏不露。
弱者道之用,道对万物的作用是制衡和调节,弱化强势,增益弱小。如,柔弱使之强劲,强壮使之衰微,谦下使之增益,狂妄使之耗损。细小使之茁壮,骄横使之灭亡。
弱者道之用的弱,指的是内敛,谦和,不强势,是一种状态,是无的范畴。正如老子在道德经77 章所言: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天道法则,毋庸置疑。
我们自身就是小宇宙,小能量场,天道是大能量场,处在正,善,信,柔,静,谦的状态,就可以打开众妙之门,实现天人合一。
真的,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是不是顺利,如意,只要你调整自己,让身心达到这种状态,你自身的道就可以发挥作用,可以和天道融合,你就可以获得天道正能量的加持,哪怕艰难困苦到了极限,只要懂得弱者道之用,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不如意,不快乐,很艰难的时候,马上放下,放下手上的事,放下心头的事,调整自己,平静祥和,从内心里面感受一种安宁,慈爱,正义,善良,柔和,就这么平静,平静到全世界已经融化,只有一个我,最后这个我也融化于平静之中。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