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单老佛爷附近烂尾楼(西单商圈一直在修一座神秘宅院)
北京西单老佛爷附近烂尾楼(西单商圈一直在修一座神秘宅院)进入八十年代后,什么领域都改革开放了,西单商业也开始发展了。据说按照规划,西单路东要有并排几座大厦,华威大厦南边要建一座民族大厦。这民族大厦就是要在民院附中,也就是原来国立蒙藏学校的基础上建。因为这片归国家民委管,所以叫民族大厦。新中国建国后,国立蒙藏学校曾改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68到1978曾改为“北京一六零中”)。当然,老北京人可能都知道,这个地盘就是几年前还存在的民族大世界。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大世界拆除之后,竟然是这样完整的一座传统大宅院。这座宅院的来龙去脉,关注的人更少。(国立蒙藏学校旧影。来自网络)建国后变迁
神秘工地
西单,永远是潮来潮往的商圈。但这两年逛西单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在汉光(原来的中友)北侧,有一大片工地,站在过桥天桥上,可以俯看到整个工地的全貌,那是一个规制较大的院落。
工地四周的围栏上,写着很多标语,比如“加强文化保护 消除安全隐患”,“历史遗产不可再生 加强保护修缮刻不容缓”,“保护文化遗产 促进精神文明”等。
很多人会心生奇怪,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却去修缮文物不搞商业开发,这说明院子来头不小。但它背后到底是什么故事呢?
当然,老北京人可能都知道,这个地盘就是几年前还存在的民族大世界。可很少有人知道,这大世界拆除之后,竟然是这样完整的一座传统大宅院。这座宅院的来龙去脉,关注的人更少。
(国立蒙藏学校旧影。来自网络)
建国后变迁
新中国建国后,国立蒙藏学校曾改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68到1978曾改为“北京一六零中”)。
进入八十年代后,什么领域都改革开放了,西单商业也开始发展了。据说按照规划,西单路东要有并排几座大厦,华威大厦南边要建一座民族大厦。这民族大厦就是要在民院附中,也就是原来国立蒙藏学校的基础上建。因为这片归国家民委管,所以叫民族大厦。
不过,中间来了个大插曲。就是民族大厦一时没钱盖,那建大楼的事就先放下了。幸运的国立蒙藏学校,就此得以保留下来。看吧,有时没钱不见得就是坏事。
当然,虽然没有盖起大楼,虽然得以保留,但这处大院也还是受了不少苦头。八十年代末,这里开始变成“民族大世界”商场,变成了密集的小商品摊位,传统宅院里的各类大殿、正房、厢房,都成了杂货铺。以前到西单,我也没怎么注意到这处商场,也没进去过。直到后来,媒体都在报道这个商场对文物的破坏,我才注意到一些图片,了解到商场里的场景,确实令人揪心。
(民族大世界旧影。来自网络)
期间发生了一件好事,就是2006年时,这里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了这一定位,这个院子的未来也就清晰了,那就是好好保护,而不是商业开发。2012年国家民委、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 2014年,民族大世界商户被全部腾清,开始保护修缮。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场景了。
清理商户时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些商户长年在此营业,不愿离开。文物单位、消防部门曾经连发多道督促令,要求商场必须限期撤出。最终经过反复说服,拆迁问题才一点点得以解决。
据资料,2006年起,北京市文物局先后六次对“民族大世界”做出整改要求,2011年一度要起诉民族大世界商城。
事实上,北京满城的文物很多,至今都有不少文物被一些机关单位、居民或商业占据,由于产权、经费等问题,腾退一直是文物部门头疼的事。像皇史宬,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这样重要的文物场所,其南院一直为居民所用,文物安全隐患很大。
(皇史宬南门的居民区)
当然,每一个文物被占用,都有很多历史原因。居住于此、工作于此的人或单位,也都有各种苦衷。但文物恢复原貌,才能成其为文物,更何况,安全隐患着实令人担忧。
说句片儿汤的话的结束。但愿文物都能得到好的保留,而占用文物的单位和个人,也都能得到很好的腾退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