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感悟(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中的心学智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感悟(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中的心学智慧)这里面,庄子表达了一个逻辑:如果以我非鱼,便不得知鱼;那么子既非我,又怎么能知我呢?如果以子非我,尚且可知我;那么我虽非鱼,知鱼又何妨?如此漂亮的反击,恰是以惠子之矛,攻击惠子。3、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释:讲的是庄子与惠子游玩到濠水的桥梁之上,庄子见鲦鱼从容放逸地在水里游,说鱼儿游得很快乐。2、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释: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里面,惠子先是肯定庄子非鱼,再由此认定,非鱼便不知鱼之乐。惠子认为,庄子与鱼是“物我二元“的,不可知的,这里典型的二元论思维逻辑。这句话的逻辑表明惠子知道“庄子非鱼,而不知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感悟(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中的心学智慧)(1)

关于这篇文章,网上及视频号上有许多讲解及注释的,挺让人难过的,这些注释及讲解大部分是曲解,多数都没有真正理解庄子与惠子的这段辩论为何堪称千古之辩!

首先,我们来简要的通览一下这篇文章:

原文: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释:讲的是庄子与惠子游玩到濠水的桥梁之上,庄子见鲦鱼从容放逸地在水里游,说鱼儿游得很快乐。

2、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释: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里面,惠子先是肯定庄子非鱼,再由此认定,非鱼便不知鱼之乐。惠子认为,庄子与鱼是“物我二元“的,不可知的,这里典型的二元论思维逻辑。这句话的逻辑表明惠子知道“庄子非鱼,而不知鱼”

3、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里面,庄子表达了一个逻辑:如果以我非鱼,便不得知鱼;那么子既非我,又怎么能知我呢?如果以子非我,尚且可知我;那么我虽非鱼,知鱼又何妨?如此漂亮的反击,恰是以惠子之矛,攻击惠子。

主客体是二元的,不可知的。问题是,同样以“二元论”来推理,惠子(主体)与庄子(客体)亦是二元,也是不可知的。既然不可知,自然惠子不是庄子,也无法知道庄子是否知鱼。这就是“物我二元”逻辑思维之中的逻辑谬误。

4、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这句话的潜义是挺多的。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表达的是惠施非庄子而不知庄子。但是在前面第二句话里的潜义是,惠子是知子的(庄子非鱼便不知鱼)。如此,我们发现矛盾之处了吧,第二句话表达的是惠子知子,而这句话表达的是惠子不知子。而惠子恰是以其非子而不知子来类比证明庄子非鱼便不知鱼的观点。

惠子在这里是即当了运动员,又当了裁判员。

5、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我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句话,请循其本,也是一个逻辑升维。庄子表达的意思是,子既然不是我而知我,知我而问我,又何妨我非鱼而知鱼,知鱼而叹鱼?

全文读下来,读者第一感觉,会觉得惠子的言论更符合逻辑,庄子纯属诡辩,这是因为多数人还是站在“自是他非”的二元立场上的惯性使然。但是,本文中惠子与庄子的境界差距其实是相当大的。惠子的逻辑还停留在“二元论”的水平上打转。而庄子的境界无疑是更高的。文中庄子阐述了“二元论“哲学的逻辑谬误。实质上,主体客体是辩证统一的,主客体相对并相互依赖着存在,它们统一于一体,物离不开我,我离不开物,是一个共同体。

而惠子显然还不到这种境界,把庄子与鱼二元区分对待,在这篇文章里面,鱼之乐是包含在庄子之内的,没有庄子,便没有鱼之乐,庄子与鱼是辩证统一体,这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而惠子显然还没达到这种境界,惠子只考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没有明白两者亦是统一的,互为依赖的。在庄子的思辨中,庄子是主体,鱼是客体,主体与客体是相对产生的,有客体就有主体,有主体就有客体,两者相对且相互依赖是辩证统一体。这与庄子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相吻合,庄子在《齐物论》里面,更是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心学另一句经典: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此等境界,单纯的唯物与唯心,都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也让我们想起王阳明的经典看花之论:“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这是“心外无物“的经典论述。对“花”这个客体的认知,离不开“你的心”这个主体,你未看此花时,主体还未产生,客体亦不存在,即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主体产生,客体也明白起来了,如此,客体在主体之内,不在主体之外。

“物我两忘”,是庄子;天人合一,是庄子;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亦是庄子。聊到这里,大家是应该明白了“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讲得并非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以情境喻理,“相濡以沫“是二元的,”相忘于江湖“是辩证一体的。

文章中庄子的辩证思想与王阳明的心学遥想呼应。

这就是东方的哲学,东方的辩证法,谁再说东方没有哲学,只能说明他是个棒槌,大家不要理他;谁再为有人说东方没有哲学而起心动念,并为了证明(东方有哲学)而大费唇舌,那就更是个棒槌——我们的辉煌,灿烂的国学文化,完全没必要自降身段来迎合别人。而西方真正有成体系的辩证法是自黑格尔开始,比东方整整晚了近两千年甚至更久远(如道德经、易经皆是辩证法,岂是他们可以够得着的呢?)。

近代物理学里面,如“波粒二象性”的哲学逻辑,与心学逻辑是吻合的。被观察的“电子”呈现的是“波”的特性还是“粒子”的特性,取决于观察者,观察者与“电子”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哲学思辨。与上文中的庄子与鱼的辩证关系是完全吻合的。

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启发呢?知道怎么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吗?多读经典吧,生于华夏真的很幸运,老祖宗的宝贵财富值得你去用心挖掘,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