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文字与数字中挑选数字(麻凡文集第三辑)
如何从文字与数字中挑选数字(麻凡文集第三辑)《周易》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而治就是用绳子来记事。在远古时代,绳子可是了不起的发明,绳子不但用来捆绑东西、捕捉野兽,还可以用来记录大事,记录渔猎的分配,记录战事,记录祭祀和占卜。古代没有“记”字,只有“纪”字,这说明古代记事就是用绳子。那么,绳子怎么记数呢?古人将绳子做各种排列,横列一条为“一”,两条为“二”,三条为“三”,四条为“四”,交叉结绳为“五”;竖列的结绳,一条为“一十”,两条为“二十”,三条为“三十”等等。在甲骨文中,数字的“数”,右边是一只手,左边则是一根打了许多绳结的绳子,一个结代表一个数字,这就是结绳而记之也。数字的起源除了手势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结绳说。《说文解字》序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为萌生。黄帝之使仓颉,
第三辑:字里乾坤
七、漫谈汉字中的数字
中国文字是谁创造的?传说将这个荣誉归于仓颉。《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但是,随着考古科学的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中国文字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不断地孕育、创造、选炼而发展起来的。清代学者陈澧在《东熟读书记》中这样说:“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实际情形多半是这样,在远古的时候,由于语言不能满足“异地”和“异时”交流的需要,在人民群众中普遍产生了各种象形、符号等初始文字,后来又经过一些像“仓颉”这样的人的采集、整理和增补,形成了最初的汉字体系。就是《荀子·解蔽篇》中所说的:“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中国文字中有一组独特的文字,起源应该很久远,文字的初始阶段就应该出现了,甚至可能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这组文字就是汉字中的数字。
《说文解字》序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为萌生。黄帝之使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伏羲氏作八卦,神农氏结绳记事,就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这些初始的文字是古汉人在原始计数活动中产生的,那时,他们还用玉贝、结绳、竹木等作为计数工具。甲骨文“数”这个字表示的正是结绳记数的形象。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筹算计数,工具主要是竹制的,这可以从“算”、“筹”等字的部首“竹”上看得出来。我们可以推测,古人最先就是用结绳算筹计算数字,久而久之就有了数字的抽象概念,而结绳算筹毕竟不方便,于是便想用一些符号来表达抽象的数字,进而他们使用这些符号竟然创造出表达思想的文字体系。
为什么数字符号能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呢?根本原因就是需要。古人猎得猎物,有几头?几个人去的?回去后有几个人分?生活所发生的事情都需要数字。如果是现场、当时就分,那很好办,口头说一下就行,也就是语言交流。如果要在“异地”、“异时”甚至“异人”来分,怎么办?靠口头说,那是说不准的,只好记上标志,这就是原始符号。古人一看,这个办法好使,大家便约定,哪一个符号代表哪一个数字,用哪种发音去读。这就叫约定俗成。
什么样的符号最方便呢?可以很简单地想象,手啊,手一伸,手势一打就全有了。郭沫若认为,古人用手指表示数目,逐渐形成了汉字的数字。他说:“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字作一二三四,此手指之象形也。手指何以横书?曰,请以手作数,于无心之间,必先出右掌,倒其拇指为一,次指为二,中指为三,无名指为四,一拳为五,六则伸其拇指,轮次至小指,即以一掌为十。一二三四均倒指,故横书也。”其实就是现在,用手势来表示数字的方法也还使用,而且还大体相同。
数字的起源除了手势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结绳说。
《周易》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而治就是用绳子来记事。在远古时代,绳子可是了不起的发明,绳子不但用来捆绑东西、捕捉野兽,还可以用来记录大事,记录渔猎的分配,记录战事,记录祭祀和占卜。古代没有“记”字,只有“纪”字,这说明古代记事就是用绳子。那么,绳子怎么记数呢?古人将绳子做各种排列,横列一条为“一”,两条为“二”,三条为“三”,四条为“四”,交叉结绳为“五”;竖列的结绳,一条为“一十”,两条为“二十”,三条为“三十”等等。在甲骨文中,数字的“数”,右边是一只手,左边则是一根打了许多绳结的绳子,一个结代表一个数字,这就是结绳而记之也。
另一种说法是筹码说。
筹码,古人称为算筹。用算筹记数,一就是一根横放的筹码,从一到四,依次而为,到了五,放五根筹码就有点麻烦了,一眼看不清,还要数,于是,就换了一个办法,就用两根筹码交叉放表示五,六为两根算筹头顶着一撇一捺摆放,十为一根算筹竖起来。算筹就是一根根细长的竹条,所以,“算”、“筹”都以“竹”为部首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论是手势说,结绳说还是算筹说,都有共通的地方,所以,到了甲骨文里,“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二横,“三”是三横,“四”是四横,到了“五”变了,不是用横线相叠,而是以一个叉号表示。横就是手指,就是结绳,就是算筹。一只手伸出来,五根手指是五横,但为什么“五”不再用横来表示呢?我的猜测是横线多了看不清楚,就是“四”,到了金文里,也变了,不再用四条横线来表示,而是将四条横线转个九十度,竖着放,变成了四条竖线,为了强调四与二的倍数关系,加上了二,就形成了现代“四”字的雏形。实际上,在汉字中,重复的笔画基本上没有超过三笔的,如“杉”、“川”、“巡”、“豕”等,其原因大概就是超过三笔容易眼花缭乱。
古人对数字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也许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各种娱乐活动,那时啥也没有,只好低头数沙子,抬头数星星。结果,汉字的数目字不断增加,如高位数的数目字:亿、兆、京、垓、秭、沟、涧、正、载等,低位数的数目字: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等。
《风俗通》记载:“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
东汉时期《数术记遗》中已有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共23个,后来加上“极”这个汉语中最大的基数,它们与“零”一起共25个。
《孙子算经》中记载:“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垓,万万垓曰秭,万万秭曰穰,万万穰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由小到大依次为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万以下是十进制,万和亿之间为万进制,即万万为亿,亿以后为亿进制,以此类推到载。小数点以下为“十退位”,名称依次为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这种算法已经和现代算法基本一致了。
古人创造了数字,也善于运用数字。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成婚不久,便丢下娇妻到京城长安做官去了。卓文君空守闺房一晃就是五年,没想到等来的是司马相如的一封数字家书,上面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串数字。卓文君一看明白了,这串数字中唯独缺了亿,也就是说,她的丈夫在向她暗示,已对她无“意”了。卓文君既悲又愤,想想这五年空守闺房的刻骨思念,忍不住流下泪来。于是,卓文君立刻也写了一封信让来人带回。
司马相如接到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卓文君用数字写的一首诗:“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堤望眼欲穿。百般愁,千般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琵琶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流,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巴不得一世你为女我为男。”
司马相如越看越惭愧,越读越觉得对不起才华出众,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于是,亲自驭马驾车,回乡接卓文君赴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