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变现课程(学员单篇收益9600元背后)
实操变现课程(学员单篇收益9600元背后)但我实实在在说一句,就算我抄来了完整的流程,也不可能把朝闻道写作社群标准化、流程化。就算真的建立起来一个流程,恐怕也要经常迭代,而且是伤筋动骨的那种迭代法。想找流程也简单,只要我花点钱,去市面上买几套写作课,全程跟着体验一把,就能抄来一套完整的流程。花小钱就能办大事,你看这计策妙不妙?就像前些日子的长沙见面会,有个社群伙伴就这么说:“徐公哪怕是线下见面,手机的流量也不敢断开,隔一会就得“吭吭吭”地按一通手机。这些工作,为什么不能交给团队来做呢?”如果能把助理团队建设起来,那对于我们这些知识付费从业者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最显著的一个好处,就是课程看起来“更标准了,更正规了”。学员有没有收获暂且不说,起码他们的体验感拉满了,从进群到结营这些天里,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大家也都是开开心心的。这何乐而不为?
(关注渭水徐公,你将获得大量写作变现、运营变现类的干货内容)
前些日子,我社群一个群友在续费下一年社群时,给我晒了自己一篇问答的收益,总数为9600多元。
先不说这位群友过往的成绩如何,单看这一篇的数据,续费两辈子的社群基本上都够了。
朝闻道写作社群,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迈入了第四个年头。我社群的培训成果,社群里的群友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我的写作课硕果累累,但它却迄今无法流程化运营,很多事还得由我亲自上手。
就像前些日子的长沙见面会,有个社群伙伴就这么说:“徐公哪怕是线下见面,手机的流量也不敢断开,隔一会就得“吭吭吭”地按一通手机。这些工作,为什么不能交给团队来做呢?”
如果能把助理团队建设起来,那对于我们这些知识付费从业者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最显著的一个好处,就是课程看起来“更标准了,更正规了”。
学员有没有收获暂且不说,起码他们的体验感拉满了,从进群到结营这些天里,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大家也都是开开心心的。这何乐而不为?
想找流程也简单,只要我花点钱,去市面上买几套写作课,全程跟着体验一把,就能抄来一套完整的流程。花小钱就能办大事,你看这计策妙不妙?
但我实实在在说一句,就算我抄来了完整的流程,也不可能把朝闻道写作社群标准化、流程化。就算真的建立起来一个流程,恐怕也要经常迭代,而且是伤筋动骨的那种迭代法。
一个流程别说用三年,哪怕能连续用上三个月,那我连做梦都能笑醒了。
不是我不想标准化运营,而是臣妾实在的做不到。听完我讲完以下三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一)反复横跳的读书营:
迄今为止,读书营已经办了两期。但中间不知道迭代了多少次。比起我最初的构思,它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读书营办第一期的时候,我想的是让唐僧催更,也就是在每天的早中晚,让唐僧出来说个金句,然后发到群里就算催更了。
参与的人纷纷表示反对,这催更也太薄情了吧!一定要认真的催,狠狠的催!不论怎么催,我们都能接得住!
按照“学员就是上帝”的理念,我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把催更改得非常暴力。说白了,就是每天在后台调取打卡记录,然后把没打卡的人在群里逐一艾特出来,然后当众处刑。
这个制度,从第1期读书营维持到了第2期读书营,参与者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第2期读书营办了一半之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倒是在坚持打卡,但是他们是否有把书里的内容,改编成微头条、长文、小红书笔记和短视频,并且在其他的平台赚取流量和收益呢?
于是我做了个小小的调研,事实证明,我的担忧不无道理。很多人的操作方式,真的就是“读书营规定什么就干什么,读书营没规定的一样不干”。
当下这个阶段,多数人的体验其实都还是可以的,但在我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在其他人的读书营、写作营里,“把读过的书变成钱”只是一句口号,但在我这里,这句话必须成为现实。
如果他们只满足于小鹅通内部打卡,而不肯出去尝试爆款,收割流量的话,那不好意思,哪怕每天颅内高潮81次,收益永远都是个0。
而我,则要继续迭代制度,让制度把这些0逐一消灭,让更多的人在读书的同时,能够真金白银地赚到钱。
既然如此,我读书营的制度,又要进行一次巨大的调整。未来的第三期读书营,必将变得面目全非。
我曾想过,读书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并逐渐稳定之后,就可以按照一套制度自运转下去了。如今看来,这一天恐怕永远不会到来。
在我的有生之年,恐怕它只能在迭代的路上,一路向前狂奔。
(二)好物即生活,两者都很难:
如果你加过我的微信,你应该能看得到,最近我发了一个这样的朋友圈,这和我朋友圈过往的画风比起来,绝对是大相径庭的:
不明就里的朋友可能会问我:徐公你是接推广了,还是改行做微商了?
答案是,两者都不是。这一切,都得从我们社群的好物群说起。
说真的,想从一个写作社群里,孵化出一个主推好物的快闪群,以实现互通有无的目的,这当然简单得很。分分钟的时间,就能把这个群孵化出来。
但是,我们不能让这样的群,沦为满眼都是“砍一刀”的广告群,也不能让它变成规则森严的死群,如何在这两点之间找一个平衡,这可实在是太难了。
想来想去,我们只好定了一个这样的审核机制:
货物可以交给社群审核,当然了,我们只能审核以农产品为主的几类食品,其余的我们hold不住。审核顺利通过的货物,就可以直接上线社群店铺了。
社群无法审核的货物,可以交给平台审核。如果以某鱼为代表的平台审过了,也照样可以发到群里。在不刷屏的前提下,我们也允许群友每天晒一遍自家的产品,直到它成功脱手为止。
如果社群和平台都hold不住的货物,还可以把货物简介、个人联系方式发到群里,我们统一整合到货源文档里面。我hold不住它不要紧,或许有其他人能hold住它。如果谁能分销、能零售的话,就可以自行对接,我就给他们免费搭个桥,未来则盈亏自负了。
历经双11物流冲击、平台审核、个人审核的多项考验之后,我们社群的第一件货物,群友半寸时光家里的蜂蜜总算是上线了。这便是我那条朋友圈的来历,在电商尝试的角度来看微不足道,但对于社群好物群的运营来说,那绝对是历史性的一步了。
我向来都认为,一个写作社群本身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只要能帮助群友增加收入的行为,都是值得我去做,去尝试。只有放下架子,才有更多赚钱的机会。
试问一个这样集合货源收纳、审核、分发、宣传的生活群,又怎么可能实现流程化运营呢?反正我是做不到,静待高人给我指点一二。
(三)探店群日遭三险:
在我们的社群旗下,有一个专门聊探店的分群。说句实在话,探店这块蛋糕我早就想动手抢夺了,可惜就是迟迟找不到机会。
不过机会说来就来。先是群友小荷,分享了一个大众点评白吃霸王餐的攻略。在我看来,这个攻略虽说不能赚钱,但可以增加社群伙伴出门的动力,并且迈出探店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有望探索出更多的成果。
果然,新的成果说来就来,我们的群友小源,真的在此基础上,出了一节探店出单的教程,社群群友对这个流程感兴趣的人还挺多,看看她们的数据就知道了。
这是群友椰壳的出单记录,出手就是爆款(核销周期较长,所以佣金目前还是0)。
这是群友沁水的出单记录,虽然出单挺多,但人仍然是发懵的状态,仍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按道理来讲,这样的群是可以标准化运营的,但是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标准化”。毕竟平台的规则瞬息万变,一个不留神,我们可能就要全体完蛋。
所以你说这样的群,怎么可能标准化运营?做不到的。但凡我自己一走神,可能整个群就团灭了。如果我不来盯着,又能把这任务交付给谁呢?
在善变的浪潮中,我只能不断进行变化和调整,以此来确保大家平安周全。但是,我不敢把这个任务交付给别人,只好自己一肩扛起了。
(四)终章:
朝闻道写作社群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很快就要步入第四年了。这些年一路走来,我们的内核仍然始终如一。
那就是小步快跑,勤于迭代,以灵活的方式应对变化的平台,从而确保大家能够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将收益最大化。
我不避讳地说,我们是依托头条系产品生存的。这个平台的规则变动非常剧烈,所以我的迭代动作也很大,因此很难建设统一的运营标准。这是一种无奈,或许也算是我们的社群特色。
事实便是如此,在目之所及的未来,我们很难走向标准流程化运营的道路,这条路真的很艰难。
虽然社群的运营仍然有些粗陋,但仍然有很多伙伴,前仆后继地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感谢她们的信任,也正是在这些群友的诚恳支持之下,社群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我无以为报,只能以更大的诚意、全新的内容、详尽的运营写作攻略,来回馈这些群友,并且让“单篇爆款赚取9600元”的小奇迹,在我这里不断上演。
到那时,我或许才会心满意足。
(完)
(关注渭水徐公,你将获得大量写作变现、运营变现类的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