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审计师自习室(审计师守夜人)

审计师自习室(审计师守夜人)身累还是其次,最让审计师有苦难言的,是外界对于审计工作的过高期待。二、夹心饼干到今天,审计作为金融产业链的中上游行业,利润率不高,却常被寄予市场秩序“守夜人”的厚望。它究竟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每个鲜活的审计人在工作中又经历着怎样的拉扯?审计,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当下,审计作为金融产业链的中上游行业,利润率不高,却常被寄予市场秩序“守夜人”的厚望。

年初以来,财务造假仿佛成了连续剧,每集都有新的主角: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康得新、货币资金金额扑朔迷离的康美,还有存货问题突出的欧菲光。

这部爆款连续剧不止“捧红”一家又一家心术不正的上市公司,还将聚光灯打在了配角——会计师事务所身上。

1980年至今,不到40年的时间里,审计行业经历了恢复重建、规范发展和国际化发展几个阶段。这其中最大的几项变革莫过于从考核选拔到考试选拔、从挂靠党政企事业单位到“脱钩改制”,还有各级协会的兴起。

到今天,审计作为金融产业链的中上游行业,利润率不高,却常被寄予市场秩序“守夜人”的厚望。

它究竟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每个鲜活的审计人在工作中又经历着怎样的拉扯?

审计,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审计师自习室(审计师守夜人)(1)

二、夹心饼干

身累还是其次,最让审计师有苦难言的,是外界对于审计工作的过高期待。

为了获知人们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解,市界随机发放了一份问卷,结果令人流泪:159位参与者(多为媒体、律师、学生及公务员)中,45.28%的被测试者认为,审计应该100%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

奥迪特们:臣妾做不到啊!

事实上审计人员也无法100%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在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对不对、真不真以后,只能以“合理”的程度发表观点。

因为审计人员和公司管理层之间有相当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简单来说,账目、资料都是由公司提供,审计人员没办法事先得知管理层的意图,只能以现有的资料为基础,执行审计程序。

这就像警察查案,以犯罪现场和线索为基础,查案过程中有诸多权利做保障,但也还有查不出的案子。审计人员还并没有警察那么高的权限,只能要求被审单位配合,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通过不同的审计程序,寻找对方逻辑上的漏洞。

一位从事审计6年的项目经理对市界说,他不确定现场经理是否已经在总体上做了风险把控,但只从正常的审计流程来说,其实很难发现深层次问题。换句话说,若公司有意造假并隐瞒,编制出逻辑严谨的资料,审计人员也是很难发现的。

事实上,公司方的“功力”的确有可能比审计人员更强,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做审计出身的啊!

审计一方,人员的高流动性使得项目成员无法稳定,行业内新人的比例也居高不下。虽然项目合伙人以深厚的内功掌控大局风险,但大多时候细节决定着成败,而与细节接触最多的是一线的审计人员。

再看企业一方,由于很多上市公司财务都是曾经的审计,对审计的套路相对熟悉,而且往往比除带队经理外的审计人员的工作年限长、资历深。

双方选手亮相,审计一方很难在阵容上取胜。

你以为经验丰富,做了领导就能走向巅峰,与企业平等对决?其实那只是巨大考验的开始。

虽然官方说法是“审计单位可能由多方选定”,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老板请人查自己。业务执行过程中,如果有造假隐瞒的小九九被抓住,被审单位随时可以更换事务所。

根据市界不完全统计,2018年A股市场有65家上市公司发布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其中不乏真实的正当业务需求,但谈不拢而导致换人的,必定也有。

针对这种天然矛盾,某内资所资深合伙人对市界坦言:“国外也有,但国内更盛。说穿了,这也是一种利益上的博弈。”

而且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增加,相互之间的压价竞争和其他不当竞争,更是严重扭曲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

一位从事审计工作3年的审计员曾说过,他认为审计能够查出深层次问题,纸总是包不住火,就看他们是不是继续追根问底,但是到这个层次,都是领导去讨论,“你懂的。”

所以,老板们,守住底线呐。

审计师自习室(审计师守夜人)(2)

三、流动性

身累心也累,审计人到底为什么要做审计?无论你信或者不信,的确有人是在坚守微小的正义感,不断更新对同一科目的不同审计方式,与公司斗智斗勇。

但更多的人是为了事务所相对完善的培训和晋升机制。就提高专业能力和磨练意志而言,审计确实是一份能够高效锻炼人的工作。也正因如此,它适合作为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

一、两年后,第一批对审计工作“感到不适”的小朋友选择转行。他们有的在体验工作的心酸后选择回学校继续深造,也有的就此调转了大方向,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就业方向。

三、四年后,另一部分一线员工选择离开审计大部队。拥有了工作经验,身体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跳到企业进入管理层,接着是到券商、投行或私募。

这样来了一波,走了一波,再来一波,再走一波。

记得有一位事务所合伙人曾在新员工培训晚会上说过:

“我接受这种来来往往,也愿意让事务所成为大家学习锻炼的地方,希望每一个审计人,今后都能去一个理想的地方。”

了然于心,也就坦然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