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管理平台排名(技术大咖齐聚华为云联创营)
华为云管理平台排名(技术大咖齐聚华为云联创营)云计算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但企业利用云计算的方法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白皮书(2021)》的调查分析,早期,企业用户主要关注如何上云,需求通常来自咨询规划、迁移实施和资源管理等,随着用云程度加深,企业面临着新问题。云计算发展日益成熟,逐步迈入深水区,典型特征表现在——由互联网主导的Cloud 1.0时代,进入到以政企客户主导的Cloud 2.0阶段。华为对此做了更精准的诠释——企业业务从线下搬迁、运行在云上的“ON Cloud”模式,向业务生于云、长于云的“IN Cloud”转变。上云之后对于云计算行业的发展,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表示,从发展历程上看,云计算走过了2006年到2010年的形成期,2010年到2015年的发展期,2015年到2020的应用期,目前已经迈入成熟期。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56.6%。其中,公有云市
作者 | 葛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千行百业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数字经济的繁荣、新冠疫情的实战经验以及新基建等国家顶层规划,使得上云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和标配。
但上云不是目的,利用“云”为业务赋能,辅助商业创新做到提质增效才是关键。随着云计算在业务中的不断深入应用,许多企业上云后遇到了同一重壁垒,那就是企业上云后该如何用好云。
企业上云之后要解决的不是工具问题,而是观念的碰撞和体系的变革。近日华为云联创营举办了云上综合治理体系研讨班,也是今年联创营第一场活动,28家知名企业的48位运营总监走进华为,与大咖导师共同探讨云上治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
上云之后
对于云计算行业的发展,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表示,从发展历程上看,云计算走过了2006年到2010年的形成期,2010年到2015年的发展期,2015年到2020的应用期,目前已经迈入成熟期。
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56.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277亿元,较2019年增长85.2%;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14亿元,较2019年增长26.1%。
云计算发展日益成熟,逐步迈入深水区,典型特征表现在——由互联网主导的Cloud 1.0时代,进入到以政企客户主导的Cloud 2.0阶段。华为对此做了更精准的诠释——企业业务从线下搬迁、运行在云上的“ON Cloud”模式,向业务生于云、长于云的“IN Cloud”转变。
云计算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但企业利用云计算的方法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白皮书(2021)》的调查分析,早期,企业用户主要关注如何上云,需求通常来自咨询规划、迁移实施和资源管理等,随着用云程度加深,企业面临着新问题。
企业上云之后遇上的第一重难,即最难的思想转变,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传统IT治理逻辑不适用于新的云服务治理体系。另外,企业上云后,云上有多大的成本浪费、应用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架构是否需要优化、安全是否存在风险等等问题,还是需要专业的运维服务来保障云服务的可用性、稳定性,支持业务的平稳发展。
华为云全业务上云解决方案专家指出,企业全业务上云是一场变革,涉及到企业IT治理体系的变化、企业组织架构的适配、企业云化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塑造、方案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管理、持续的运营运维优化等,这对企业全业务上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企业需要一套覆盖上云理念、应用治理方案设计及项目实施全面的方法论及技术体系来支撑上云成功。
他表示,“首先要由一把手牵头,确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另外流程跟IT治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然后用云的方式持续运营,向DevOps转变,尤其是核心业务做应用改造或者做容器化改造。”
云上治理
云上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华为云从六个层面给出了最佳实践,也是针对企业云上支出、性能下降、安全问题、业务平稳提出的更细化解决方案,六大最佳实践覆盖架构管理、IT治理、安全管理、业务高可用、容灾备份以及运维管理领域,对应的是企业云上综合治理的实操难题。
首先是架构管理。企业用云、上云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企业要在文化与思维方式上“云化”,不能用过去的老思维来管理云。企业应用整体体系、企业组织架构也要随之调整做好适配工作,在项目管理、持续的运营运维优化方面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一套新的技术体系来支撑业务的发展。华为云帮助企业持续更新和迭代,保障企业业务的稳定可靠。
其次是IT治理,传统IT治理面临的挑战,一样会保留在新的时代,IT治理的重要目标是平衡效率和风险,避免形成投资黑洞,并降低应用系统的风险。
对此,华为云特别强调最小授权原则,授权范围尽量缩小,授权操作尽量缩小,将用户权限做分门别类的管理,从而预防管理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失控风险。同时针对云成本浪费问题,华为云细化计费方式,提供按需或包月等方式,并及时识别资源使用率较低的任务,合并降低费用,还能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计算实例,降低云上使用成本,这些方法都能为企业带来实际成本的节约。
然后是安全管理,华为结合业界安全合规政策要求以及自身业务,打造了一整套安全治理框架,从管理体制和组织层面优先确立安全重视级别,再通过账号管理分配不同角色的权限,设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访问控制,确保数据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的云上合规服务,可以根据华为云最佳实践,自动化检测出云上有哪些问题,解决合规检测的复杂问题。这源于华为全球业务的严苛自我要求,深刻理解全球的合规政策,从而实现了超过80余个全球合规认证。
再次是业务高可用,华为云在2018年专门成立了业务高可用团队,围绕SLA服务标准形成了有效的方法论,华为云也将这套方法论归纳成一个稳定性提升的专业服务,从规避故障、设计告警、快速恢复三个方面回答客户最关心的高可用问题。
其一,华为云分析了架构优化,合规性检查和安全评估三个权项,聚焦客户高可用架构的设计,审视风险点,从而协助客户提前解决风险;其二,基于资源监控和优化,为客户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监控方案,全方位监控业务系统的一些关键指标,在可控的成本范围之内,达到性能的最大化;其三,华为云制定了业务系统关键节点应急调整的方案,通过AZ级的灾备,辅以故障演练、应急演练等手段,实现快速恢复能力的提升。
然后是容灾备份,随着企业对业务实时性要求提高,灾备系统面临着投入增加但产出不可见的难题,业界存在两个趋势:一是从底层的灾备越来越向上做,二是多地多活、异地多活的方案,华为的灾备方案发源于高标准严要求的消费者业务,不只是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工具,而是端到端的方案,包括切换流程、演练标准规则等,同城数据中心故障可以做到两到三分钟以内自我恢复,跨数据中心在20分钟左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运维管理,企业上云之后带来业务规模与复杂度的日趋增长,华为云融合AOM、APM,提供云应用基础设施层、应用层、业务层的运维能力,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面向云上应用的立体化运维系统。
华为云通过对各类资源实现实时监控,可以汇总收集多种数据,并通过应用管理分析等技术找到问题所在,实现问题快速诊断和修复,诸如精准定位组件依赖的资源,通过云资源环境找到依赖关系,从应用的视角呈现可观性分析能力,应用监控能力。
产业联创
各位企业运营总监与华为云联创营专家共同探讨企业云上治理的六重难题,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云服务商的服务范围是否已经扩大,当服务范围扩大之后,云服务商又该如何确保技术和产业步调的一致?
以云上治理体系为例,当云服务商的服务范围延伸至云上优化,企业上云之后,基础的管理服务如对云资源进行安全及性能监控,提供实时告警、运维等方面的服务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用云需求从初期的稳定运行逐步延伸到充分借助云计算优势为业务赋能的阶段。
相应地,云管理服务也从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扩大至云上全面优化服务,包括资源成本优化、应用性能优化、云上安全优化等方面,华为云联创营自然而然就成为企业解决难题的平台载体。
华为云所提出的六大最佳实践源于自身实践,也发轫于客户业务场景,帮助企业合理使用预算,类似资源优化成本节约、账单优化成本可视、联接业务和IT使成本可控等,企业应用与云深度融合,类似上云之后的参数配置、突破云资源的性能瓶颈、应用的容器化改造和微服务改造等,以及结合企业业务建立从咨询、检测、防护到测评的安全解决方案,完善企业安全防护体系。
归根究底,华为云联创营是一个技术交流平台,“联创”是这一平台的特别之处,产业创新离不开技术的持续演进,亦需要客户真实的行业场景诉求,两者结合才能筑就技术和产业的双赢,华为云联创营起到了联接技术和产业两端的关键作用,云上治理体系成为华为云与客户联合打造的又一例证。
据了解,华为云联创营提供6大伙伴权益,包括定期的技术及商业研讨、产品开发指导、开辟线上联创专区、创新场景孵化、品牌联合营销、伙伴认证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创新增收、降本增效。在技术和场景相聚而变的产业联创时代,独行快,众行远。
华为云联创营自2020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创新型企业和伙伴交流的阵地。今年,华为云联创营运维班还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与更多的技术伙伴展开线下交流,敬请期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