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口音你咋知道的呢(如果点心会说话)
天津口音你咋知道的呢(如果点心会说话)如果点心会说话,我从此爱上了津味点心她说:“想吃点心啦?好好好,给你买。”结果转天我家多出了两盒“白皮八件”我:……
编者按:
有句天津话,叫“废物点心”
我有次这么说小伙伴,
让耳背的奶奶听到了,
她说:“想吃点心啦?好好好,给你买。”
结果转天我家多出了两盒“白皮八件”
我:……
我从此爱上了津味点心
如果点心会说话,
它一定是天津口音
1
天津人有多耐吃 点心?
在天津,
吃点心不是爱好,
而是习惯。
上至百岁的老人,
下至几岁的孩童,
点心可是大家的心头好。
这从马志明的相声中可见一斑
▼
一个核桃酥掉地下,
卡住,撬不出来。
旁边来了个人,
也刚从点心铺出来,
他拿出江米条:
“你这不行,看我的,说着从包里划了划,
找来一根又长又细的江米条,
从边上一翘,嘿, 出来了……”
江米条,
小时候的最爱之一,
尤其是刚出锅的,
一口吃下去,
米香 糖甜,
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核桃酥,
用核桃为原料,
其营养价值非常高,
其质地细腻,
柔软,口味滋糯,纯甜,
有突出的桃仁清香。
2
点心,为嘛叫点心?
关于“点心”这一名称的由来,
民间相传东晋时期有一大将军,
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甚为感动,
随即传令烘制美味糕饼,
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
从那以后,
人们便将各种美味糕饼统称为“点心”。
帝都的点心,
随着王朝更替,
与那些宫廷御厨以及贵族食客一起
流散到了天津。
老津城各色点心铺林立,
每块点心都有着当年宫廷美味的影子。
3
哪样点心是卫嘴子喜爱?
“点心匣子”是无数天津人儿时的记忆,
走亲戚、看朋友、说媒攀亲,
手里都要拎着这样一个匣子。
八件儿
据说,最早的“八件儿”
并不是糕点的名称,
而是清宫里在重大节日
庆典中所用的8种面食。
这要从明朝穆宗皇帝说起。
据说,他喜欢吃果饼,
有一天把管膳食的太监召来,
问他们最有特色的糕饵是什么?
太监随口说,现在有八种果饼,
分别代表福、禄、寿、喜、安康、如意等等,
皇帝听了甚喜,
于是这八种果饼就叫“八件”了。
早先的“八件儿”是御膳,
后来传入民间,
经过改良成为今天的“八件儿”。
遇到女儿回娘家,给长辈拜年等,
都要去糕点铺买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
大方而漂亮。
天津的“八件儿”是用
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
枣泥、椒盐、葡萄干等八种馅心
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的点心,
分为“大八件儿”和“小八件儿”。
大八件儿:枣花、福字、禄字、寿字、喜字、卷酥、核桃酥、蜡饼
小八件儿:枣方子、杏仁酥、小柿子、小桃、小杏、小石榴、小苹果、小核桃
这么多种类,根本记不清,
所以人们索性也就不记了,
按盒卖,一盒全包括,统称“八件儿”。
想单买的,透过玻璃你随便点,
完事儿拿纸一包,牛皮绳儿一扎,
交钱,走人,下一位。
在八件中,最具有天津特色的,
当是非“白皮儿”莫属了。
一块看起来不起眼的白色点心,
却集合了面皮的香酥和内陷的柔和甜美,
自有一种曾经宫廷糕点的威仪。
4
正宗点心,哪里吃?
1
桂顺斋
拥有80年历史的桂顺斋
是天津最知名的清真点心铺。
当时北京通州城里有个“大顺斋”火烧铺,
老板刘星泉为了生计来到天津,
先是在电车上卖票,见挣钱不多,
后来还是操起了老本行,
1924年在天津南市买了个门脸,
经营糖火烧、汤圆等回民小吃。
那年,刘喜得千金,起名“淑桂”,
他灵机一动,
用“桂”字加上大顺斋的后两个字,
给店铺起了“桂顺斋”的字号。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
在一个土灶加吊炉似的设备前,
工人正在烘烤糕点。
那时的桂顺斋在创办人刘星泉的经营下,
已是南市一带颇有名气的回民糕点店铺。
京剧大师马连良、相声泰斗马三立等
都曾是桂顺斋的“常客”。
一定要去和平路的总店,
分店都是二厂出品。
一进店能闻到浓浓的香油味,
这是清真点心的最大特点。
桂顺斋点心扑鼻的香味,
得益于传承下来的老手艺,
店里很多糕点师傅手艺,
都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
醇厚的香油味,
抹在生饼上,放进烤箱里,
不一会儿,
满室充斥着又酥又香的味道。
2
桂发祥
据说清朝末年,
在天津卫海河西侧,
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
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
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一个这个巷子里
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
字号唤作“桂发祥”。
这个人很聪明又能干,
炸麻花可以说有一手绝活。
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
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
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
人们闻到香味纷纷蜂拥到他的铺子购买,
因此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
桂发祥也卖天津的传统糕点,
打开点心盒子,
扑面而来的香油味儿,
那是真爱啊!
3
大桥道
大桥道,
这个听起来无比“接地气”的名字,
也是天津人心中“老字号”的一员。
它是与桂顺斋媲美的名店。
它更受老人小孩的喜爱:
点心更软和。
4
冠生园
冠生园是从上海到天津的,
但最老的卫嘴子也认天津冠生园。
老天津人最喜欢他家的绿豆糕。
没有一般绿豆糕的单薄香气和干涩,
而是浓郁猛烈的绿豆香与入口即化,
酥酥的,配得上“全天津最好吃的绿豆糕”。
5
起士林
来自德国的起士林是中国最早的西餐馆,
也拥有最早的西点铺,
最大特点是面粉和黄油纯正。
作为一个集合北部海派文化
于一身的“洋气”城市,
天津的点心可不局限于中式糕点。
1901年,来自德国的起士林
是天津乃至全国
最早经营西式糕点的店家之一,
起士林,
对天津来说不仅是一家百年老店,
更是“养刁”了几代天津人
关于西餐和西式糕点的嘴。
时至今日,起士林的纯粹与正宗依然不改,
巧克力蛋糕、奶皮、拿破仑,
依然是浓郁的香甜气息,
根植于天津人的味道印象之中。
还有一种方角面包,
皮厚而脆,中心微湿,
好吃到张爱玲都对它赞不绝口:
"
是普通面包中的极品,与美国加了防腐剂的软绵绵的枕头面包不可同日而语。我姑姑说可以不抹黄油,白吃。
"
△ 网络配图
6
祥德斋
祥德斋始建于1846年,
相传清道光皇帝携百官顺南运河巡查御驾临津。
行至老城厢水陆码头,
驾临其间品尝糕点,
一时龙颜大悦,
当场指定“京八件”等糕点为宫廷贡品,
并当即为其提联一幅
“祥兆三澄糕凝白雪,德修多士饼赐红绫”。
这家老字号点心的馅料足,口感美,
一直是天津物美价廉的代表。
如果你想吃最地道的津味儿“八件儿”,
不妨去祥德斋转转。
7
欣乐糕点
一家经营了很多年的国营老店,
身穿白大褂的服务员麻利地拾着糕点,
结账时手底的算盘打得噼啪直响,
光在一旁看着都觉得过瘾。
一走进它家大门,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
微甜微咸、酥口不油腻的三角酥;
枣泥馅、皮软硬适中的藏饼;
淡淡玫瑰香、清甜不腻的玫瑰饼等
都让你忍不住咽口水!
这家国营老字号很有“个性”
晚开门早关门,营业时间9:00-19:00,
下午卖完为止。
不仅这样,人家还有寒暑假,
对,真的是放寒暑假,
从七月中旬休息到八月初,
从大年初八休息到三月初!
另外八月十五之前其他糕点都没有了,
就专心卖月饼咯!
8
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是慈禧老佛爷御赐的名字,
年头已经非常久远了。
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鼓楼老城厢,不大的一个门脸,
一块黑漆金字招牌,生意非常好。
明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
追随燕王征战的将士们为了军粮便于携带,
就把一种用面粉烤制的饼抹上羊油脂。
刘家人见到这种饼子后,
萌生出制作一种既便于携带
又口感上佳的面食的想法。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
刘家人在祖辈传承的面食技艺的基础上,
探索出工序多达26道的“蛤蟆吐蜜”,
并将之完整地传承下来。
酥脆的外皮儿,
焦香的芝麻,
流蜜的馅儿,
一口下去,浓郁的香气混着酥软的口感,
人间最极致的美食莫过于此。
9
祥禾饽饽铺
这家店出现在《舌尖3》
第六集《酥》当中。
传承四代的手艺和好味道,
使祥禾已经成为了宫廷点心的代名词。
许多外地人专门驱车来,
排一整天队就为尝一口它家的点心。
被故宫点名作为首批故宫御膳糕点,
祥禾的第三代传人——杨鸿年
还受邀为故宫食品研发和制作糕点,
成为“御用”糕点师。
▲杨鸿年(中)
就连被称为“食神”的蔡澜先生,
都曾跨越大半个中国,
专程来尝这一口地道的美味。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