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由此可见我国老一辈的革命领袖们笃信科学、看淡生死,面对身后事从容无畏的宝贵精神。陈云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政治局会议,他针对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厚葬死者花费甚重的问题提出了火葬,认为此举不仅能够腾出耕地还能节省木材和装殓费用。会议休息的间隙,秘书把印好的火葬倡议书送来,毛主席率先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朱老总、周总理和邓小平等136名党内和党外的同志也纷纷签名同意。管理财政的副总理陈云没有出席会议,专门在会后补交了签字,还提出要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学院用作解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一份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便致力于破除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传统观念中“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等想法都是新中国需要摒弃的封建观念。

毛主席对待生死的态度向来十分豁达,他在1956年带领中央的领导和干部们签署了火化协议书,也曾多次向自己的护士和卫士表示,自己死后把骨灰撒到江里给鱼儿吃,因为他生前吃了很多鱼,这样也算遵守物质不灭定律。

然而真的到了毛主席逝世的那一天,如何处理他的遗体却成为政治局十分为难的一件事。毛主席生前的遗愿遭到了来自现实的巨大阻力,最终还是由华国锋一锤定音,决定了主席遗体的处理方法。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

毛主席

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政治局会议,他针对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厚葬死者花费甚重的问题提出了火葬,认为此举不仅能够腾出耕地还能节省木材和装殓费用。

会议休息的间隙,秘书把印好的火葬倡议书送来,毛主席率先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朱老总、周总理和邓小平等136名党内和党外的同志也纷纷签名同意

管理财政的副总理陈云没有出席会议,专门在会后补交了签字,还提出要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学院用作解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一份贡献。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2)

陈云

由此可见我国老一辈的革命领袖们笃信科学、看淡生死,面对身后事从容无畏的宝贵精神。

早在1910年离开家乡时,17岁的少年毛主席已经以诗明志,对父亲剖白自己“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志向。从走上革命道路开始,领导农民运动的毛主席多次被当时的政府通缉,却从未受伤或被捕

1927年建军之后,毛主席开始他的军事革命生涯,面对的危险也更加直接。幸运的是,毛主席从未在战场上受过伤,被蒋介石和某些势力视为肉中刺的他多次躲过了暗杀和轰炸,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3)

年轻时的毛主席

这一点就连毛主席自己也很感慨,他在1964年5月17日会见外宾时说:“我打了25年仗,出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25年只是一个泛指,从1927年算起来,毛主席已经领导了37年的革命,半辈子都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早已看淡了生死,是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国庆十周年的时候,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新西兰的威尔科克斯说,自己不是什么天才的军事家、战略家,只是比许多背教条的人明白:人要吃饭,走路要用脚,子弹能打死人这三条道理。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4)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

威尔科克斯对毛主席常识一般的三条真理疑惑不已,因此在他第二次同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面时,便迫不及待地询问毛主席这三句话的意思。

毛主席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为例,逐条向他解释这三句话的意思。

人要吃饭指的是军队需要重视后勤保障,只有战士们有饭吃、有衣穿,才能保证部队有战斗力;而没有汽车、飞机的红军与敌人作战靠的全是一双脚,指挥官随便拔掉一个小旗子,战士们需要冒着敌人的轰炸跋涉几十上百里路。

同样地,红军战士再勇猛,经过前线几天几夜的激战也需要撤下来休整,如果指挥官脱离实际,把筋疲力尽的部队仍然当成吃饱喝足的主力去猛攻猛打,怎么能不打败仗呢?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5)

红军作战

能被敌人的子弹打死的,不仅有普通的红军战士,毛主席认为自己也不例外。美国记者斯诺第二次访华时,毛主席和他提到了二战和国际问题,也分享了自己多次濒临险境却安全无虞的经历。

长征期间,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经过四川荥经县,敌人的飞机就在上空盘旋扫射。主席身边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拉着毛主席往树林里跑,自己却被炸弹击中,血都溅到了毛主席身上。

眼睁睁地看着同志为保护自己而牺牲,毛主席不禁流下了眼泪。然而毛主席遇险的经历很多,韶山、井冈山、兴国、延安、陕北、天安门等地都记载着毛主席面临死神威胁的故事。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6)

伟人的形象

毛主席甚至说自己早就做好了准备,但终究没有被敌人打死。不过斯诺问道中美之间的关系时,毛主席说有希望,却认为自己的生命有限,无法见到那一刻的到来。

从罗荣桓元帅逝世后,毛主席就对生死问题十分坦然,经常与自己的身边人谈起这个话题,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这一天,睡不着觉的毛主席和护士长吴旭君聊天,提到自己善良的母亲去世时,村里好多人都过来送殡,排着长长的队。虽然毛主席当时并不在母亲身边,当时的情形也只是听人转述,他却因此大受启发。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7)

毛泽东和母亲、两个弟弟

因为毛主席不忍心看母亲痛苦的样子而选择了暂时离开,他也对吴旭君说:“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跟前”。甚至要求吴旭君等人在自己死后开个庆祝会,穿着鲜艳的红衣服或花衣服,庆祝毛主席的死亡验证了辩证法的胜利

吴旭君的工作任务就是帮助毛主席防治身体上的小疾病,内心的尊重也让她不愿与毛主席谈论生死的问题。毛主席却十分认真,对吴旭君说,自己死后把火化的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向那些被自己吃掉的鱼儿赔不是,而养肥的鱼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8)

毛主席和身边的护士

纵然吴旭君不肯答应毛主席火化遗体并将骨灰撒到长江的要求,一再强调自己的任务就是保证主席的身体康健,毛主席依然随着年岁的增长而罹患了不同的病症。

1971年进行手术过后,毛主席被医生强制戒烟。曾经笑称“医生的话只能听一半”的毛主席戒掉了伴随自己大半生的香烟,疾病却不肯放过这个八十岁的老人。

1973年患上白内障后,酷爱读书的毛主席仅剩下一只眼睛能勉强视物。彻底看不清之后,毛主席让秘书帮忙朗读,做完手术的第三天就迫不及待地戴上眼镜自己看。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9)

晚年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一起

然而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每日愈下,1976年周总理、朱老总接连逝世的打击让他苍老许多,也慢慢地开始出现昏迷症状。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毛主席在说话艰难、无法动手的境况下坚持批阅文件,听到唐山24万人受灾后伤心难抑,忍不住嚎啕大哭。

过度的伤心也对毛主席的身体产生了影响,9月8日这天,坚持看书看报和读文件的毛主席一共阅读了2小时50分钟,每次持续的时间却只有几十秒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0)

晚年的毛主席

当天晚上8点多,毛主席微弱无声地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我很难受,叫医生来”便彻底陷入了昏迷,即使医生经过全力抢救,也只是让毛主席的心跳维持到了9月9日零点过10分

当时病房内已经汇集了许多政治局的重要领导,匆匆向毛主席的遗体进行告别后,他们和华国锋一起在中南海进行紧急会议,商讨毛主席的后事处理方法。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伟大领袖,他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他代表新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如何向外界公开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又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1)

毛主席追悼会

政治局会议从凌晨开到天光大亮,最终决定在下午四点通过广播向全国、全世界通报这一悲伤的消息。这天的中央广播电台从下午三点开始预告,接连通知了12遍,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一种“风雨欲来”的紧张。

当《告各族人民书》准时播出时,举世为之震惊。国内的百姓纷纷对着家里悬挂的毛主席画像痛哭,有些人甚至哭到了晕厥而世界各国的主要媒体在短短的15分钟内对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进行隆重播报,全世界的报纸头条都被毛主席的相关报道占据。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2)

海外纪念毛主席的活动

政治局商议的吊唁毛主席时间为七天,而农历八月的天气尚未散去暑热,毛主席的遗体保存问题十分重要。

人民大会堂接待全国各地、各界的30多万吊唁者时,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人也在紧急商议毛主席的遗体处理事宜。毛主席早在1956年便签署了火化协议书,向来提倡对自己实施火葬,然而前来吊唁的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都不同意,华国锋也担心中国的亿万人民群众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3)

天安门广场悼念毛主席的人山人海

有人提议效仿苏联列宁和越南胡志明的遗体处理办法,用水晶棺将其保存下来。有人仍然坚持尊重毛主席的遗愿,认为孙中山的遗体并没有保存,而中国也不具备制造水晶棺的条件。

争论迟迟没有结果,炎热的天气和温度却无法忽视,华国锋最终拍板决定:世代保存毛主席遗体。这九个字一锤定音,领导们不再争论保留与否的事情,将重点全部转移到水晶棺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上面。

卫生部长刘湘屏和医学博士徐静召集了一批专家,在中南海不眠不休地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初期的防腐工作。毛主席被转入人民大会堂接受吊唁之前,专家已经把人民大会堂现场的所有乐队撤离,保证在人来人往的吊唁群众中,冷气设备仍然能够发挥作用,完整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4)

群众在人民大会堂吊唁毛主席

而北京玻璃总厂从9月11日凌晨接到任务就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研发,当时国内并不具备制造水晶棺的设备,更不知道长2.4米、宽1米的大型水晶板材要怎么制造出来。

中央的要求是在毛主席纪念堂建好投入使用、即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前完成水晶棺的建造,这一任务发动了全国之力,医学和物理专家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努力,才造出能够抗8级地震、密封、美观的水晶棺样品,而棺内的灯光和医学手段又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

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前,他的遗体终于被安放到水晶棺内,当时最先进的医院和物理手段使他如同短暂地睡着一样,面容安详地在毛主席纪念堂接受后人的瞻仰。

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如何处理遗体引起争议)(15)

在水晶棺内的毛主席

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公布时,真的如同一位外国记者所说“地球好像都停止了转动”。在当时与中国建交的118个国家里,几乎所有的国家领导人都对毛主席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毛主席改变了世界和人类历史。

而在中国人民心中,毛主席永远是中国最伟大的一位领袖。纵使每年到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民达到上千万,与毛主席生前的遗愿不符合,但华国锋等人的决定为亿万人民留下了可供怀念的寄托,让毛主席的精神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在中国永远传扬下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