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鸟语水中看鱼欢(云山清水过鱼儿水中嬉)
林间鸟语水中看鱼欢(云山清水过鱼儿水中嬉)目标:全流域推进逾万个排水单元达标沿着河涌往下游走,周边布满城中村和居住小区,不少居民推着婴儿车在涌边散步,还有四五个人在钓鱼。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涌里的鱼很多的,各种鱼都有,鲫鱼、鲤鱼最多,我一天最多钓到过十几斤鱼。”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刘婧婷走访:水质清澈见底 水草丛生记者来到沙河涌上游的元岗桥段,发现这里水质可用“清澈见底”来形容,水底还长出不少水草。负责河涌保洁的老秦告诉记者:“上游有白云山的溪水流下来,水质越来越好了,草是自己长出来的。”负责该段河涌巡查的宋先生则表示:“我们每天要骑车走十几公里,每1~2周做一次水质检测,这里的水质基本达到V类水标准了。”宋先生还告诉记者,一旦发现有污水直排或者垃圾等问题,便立即在河长群里报告,很快会有人处理。
沙河涌治水成果显著,河水清澈见底,岸边风景优美。 |
清澈的水面上泛着波光粼粼 |
沙河涌是广州东部一条重要河涌,流经白云、天河、越秀三个区,在珠江宾馆附近汇入珠江。此前,沙河涌的黑臭问题一直困扰着沿线居民,经去年的整治后,沙河涌已实现不黑不臭。
近日,记者走访沙河涌发现,沙河涌上游水质清澈,河底长出不少水草,还有市民在涌边钓鱼。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刘婧婷
走访:水质清澈见底 水草丛生
记者来到沙河涌上游的元岗桥段,发现这里水质可用“清澈见底”来形容,水底还长出不少水草。负责河涌保洁的老秦告诉记者:“上游有白云山的溪水流下来,水质越来越好了,草是自己长出来的。”负责该段河涌巡查的宋先生则表示:“我们每天要骑车走十几公里,每1~2周做一次水质检测,这里的水质基本达到V类水标准了。”宋先生还告诉记者,一旦发现有污水直排或者垃圾等问题,便立即在河长群里报告,很快会有人处理。
沿着河涌往下游走,周边布满城中村和居住小区,不少居民推着婴儿车在涌边散步,还有四五个人在钓鱼。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涌里的鱼很多的,各种鱼都有,鲫鱼、鲤鱼最多,我一天最多钓到过十几斤鱼。”
目标:全流域推进逾万个排水单元达标
流经白云、天河、越秀三个行政区的沙河涌,干流河长14.14公里,流域总面积34.3平方公里。对于此前沙河涌黑臭的原因,水务部门表示,沙河涌流域排水体制基本为合流体制,主涌污水主干管网相对完善,但主要支涌未进行截污,生活污水溢流河涌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在2016年完善截污及排污口整治基础上,2017年沙河涌实施河长制,落实四级河长职责、“广州河长APP”以沙河涌为试点运行;清理两岸违法建筑、整治餐饮废水、垃圾站及洗车店等规范排污;全流域洗楼。
水务部门表示,今年将对流域合流排渠进行现场梳理,逐一摸清排渠位置、口径、截面积、长度、现状等信息,并建立工作台账。目前,天河区摸查流域排水管网48.11公里,检测35.48公里,发现错混接点363处、管道结构性缺陷693处、功能性缺陷1069处。
此外,沙河涌全流域将逐步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工作,一个小区就是一个排水单元,全流域有超过1000个排水单元,从源头上规范排污行为。
清污分流 引白云山清水入涌
沙河涌的治理还在广州市率先进行了清污分流工作。发源于白云山的南蛇坑为沙河涌支流,此前未敷设截污管道,沿涌28个较大排污口每天向涌内排污,造成河涌周边环境被破坏和河涌水体被污染。
2017年11月开始实施南蛇坑清污分流试点工程,目前,南蛇坑清污分流试点工程已完工,3000吨/日污水进入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水位明显降低;10000吨/日白云山清洁山水进入河涌,补充调蓄净化了沙河涌。水质监测则显示,南蛇坑水质由严重黑臭上升至二类水。
记者在南蛇坑看到,污水全部进入管网,河涌内流淌着清澈的山泉水。而在高两米左右的南蛇坑暗渠内行走,也可以看到涓涓流下来的水十分清澈,渠内水位不是很高,刚好没过鞋子;水量不大,人可以穿着胶鞋在渠中行走;经过改造后,渠内没有特别刺激性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