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楚吟行悴客,[7]枯黄寂映蓬。[6]夏林重叠碧,[3]秋浦浅深红。[4]暗翠萧漫岭,[5]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1)

#自由诗意##今日头条好诗词#​#原创诗词#​#头条诗人#

对《五排·晚秋感吟(平水韵/一东)》的注引解释

靀䨚昨宵雨,[1]

晴明午影风。[2]

夏林重叠碧,[3]

秋浦浅深红。[4]

暗翠萧漫岭,[5]

枯黄寂映蓬。[6]

楚吟行悴客,[7]

塞唳过羇鸿。[8]

杳杳乾坤转,[9]

冥冥运化功。[10]

霜旻萧飒晚,[11]

物序自和通。[12]

【按】此诗,仍依五律“起承转合”结构范式。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2)

一、格律

靀䨚昨宵雨

○●●○●

晴明午影风[起]

○○●●○

夏林重叠碧

●○○●●

秋浦浅深红

○●●○○

暗翠萧漫岭

●●○○●

枯黄寂映蓬[承]

○○●●○

楚吟行悴客

●○○●●

塞唳过羇鸿

●●●○○

杳杳乾坤转

●●○○●

冥冥运化功[转]

○○●●○

霜旻萧飒晚

○○○●●

物序自和通[合]

●●●○○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3)

◆韵脚

【一东平声】:风、红、蓬、鸿、功、通。

◆白脚:

⑴雨(yǔ)【六语上声】;雨(yǔ)【七麌上声】名次。雨(yù)【七遇去声】动词。此以名词读上声。

⑵碧【十一陌入声】。

⑶岭【二十三梗上声】。

⑷客【十一陌入声】。

⑸转(zhuǎn)【十六铣上声】;转(zhùan)【十七霰去声】。此按去声读。

⑹晚【十三阮上声】

白脚读音之序为:上、入、上、入、去、上。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4)

二、引证解释

[1]靀䨚昨宵雨

⑴靀䨚[méng hū]:细雨微。迷蒙貌。此指细雨迷濛貌。

如:①“靀”,一东平声。古同“濛”,(雨)细小;②“䨚”,六月入声/仄声。《玉篇》呼骨切,音忽。雨下也。《类篇》雨貌。

引如:宋 · 王安中《蝶恋花 其四》:“一望平林,靀䨚花相映。”

⑵昨宵:昨夜。

如:①唐·戎昱《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②明·殷迈《栖云楼晏坐效寒山偈(六首·滁仆阳太扑官舍)》:“昨宵明月夜,露地白牛生。”

⑶雨(yǔ)(yù):音与义的辨析。如:

1)麌韻,上声 (yǔ):音羽。《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閒也。”

2)雨 语韻,上声 (yǔ)。如《集韵》自上而下曰雨。

韵部:语、麌名词,义近同。如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

3)雨,遇韻,去声 (yù):音芋。动词。《说文》:“雨(yù),水从云下也。”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按】《韵会》:“风雨之雨上声,雨下之雨去声。”故,此首联出句“雨”,依上声。

[2]晴明午影风

⑴晴明:明澈,天空晴朗。

如:① 唐·张旭 《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即草书圣的张旭)②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⑵午影:中午日光下的投影,借指午时。

如:①宋·杨万里《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②宋·夏竦《虎丘僧舍间望》:“远阴生旷野,午影转疏桐。”

首联(第一、二句)为“起”。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5)

[3]夏林重叠碧

⑴重叠:层层参差貌。指的是山峦重叠,树木层层参差掩映貌。如金 · 李奎报《代人书寝屏四时词 其三 秋日》:“梦魂尽处山重叠,月苦霜寒断雁号。”

⑵碧:形声字,青绿色。

此句为第五句“暗翠萧漫岭”作铺垫。意为:夏季绿树葱茏层层参差的山峦景色。如:北宋·陈尧咨《普济院(原注:在馀姚)》 :“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

[4]秋浦浅深红

⑴秋浦:秋日的水滨。此指山原林地。如花开在溪边,唐代杨行敏《失题二首》:“杜鹃花里杜鹃啼,浅紫深红更傍溪。”

引如:①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②宋·董俨《齐山》:“千里远木笼秋浦,万里澄江浸落晖。”

⑵浅深红:指山峦林地经霜变红的树叶。

如:①宋·司马光《送华亭沈主簿》:“暮云零落悴,远树浅深红。”②南宋·吴潜五绝《偶题》:“浓淡烟村碧,浅深霜叶红。蓬窗今夜客,芦岸晚来风。”

此句为第六句“枯黄寂映蓬”做铺垫。意是:秋日水边的山原林地,经霜变红的树叶,深深浅浅映出秋色。

[5]暗翠萧漫岭

⑴暗翠:枯绿,指(霜凋后)褪色绿失绿的草木。

⑵萧漫岭:指山岭枯凋草木的萧疏秋景。

此句为接转,是第三句“夏林重叠碧”意与意境的延转,意为:举目四望满山遍野都是草木枯凋,萧疏的秋景。

[6]枯黄寂映蓬

⑴枯黄:干枯发黄。凋残的(疏林)黄叶。

如:①宋·贾蓬莱《闺怨》:“残树枯黄遍,圆荷湿翠乾。”②唐·李峤《十月奉教作》:“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⑵寂映蓬:①寂:寂静。②映:照。③蓬:此指凋后散乱的枯草。康熙字典:《唐韵》《正韵》薄红切;《集韵》《韵会》蒲蒙切,音髼。《说文解字》:“蓬、蒿也。从艸、逢声。”一种如蒿之草,秋后风吹茎断遍野走。

此句为接转,是第四句“秋浦浅深红”意与意境的延转,意为:山野林树上残存着的黄叶,寂静地映衬着下边和四处干黄的野草之萧飒的物象。

【按】此第二、三联(第三至六句)为承。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6)

[7]楚吟行悴客

⑴楚吟:指《楚辞》哀怨的歌吟。

⑵吟行:行吟,边走边咏。如: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⑶行悴客:指行吟憔悴的诗人。如《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8]塞唳过羇鸿

⑴塞唳:唳[lì]:鸿雁的叫声。赛边鸿雁的叫声。如清·张学鲁《秋闺》:“忽听数声新雁唳,云山回首渺天涯。”

⑵羇鸿[jī hōng]:羇鸿,亦作“羁鸿”。远行的鸿雁。如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垒石湾》诗:“寒月波荡漾 羇鸿去悠悠。”

[9]杳杳乾坤转

⑴杳杳:此为幽远貌。

如:①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②深远幽暗貌。唐·寒山《杳杳》:“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⑵转:“转”(zhuǎn),(zhùan),此含两音两义。凡物自转则去声,以力转物则上声。(自传:星体自己围绕本身的轴转动)如:①铣韻,上声 (zhuǎn)。〈动〉回旋,转向;转换,改换。此指从春到秋,从夏至冬之转换转向也。然,日月如此不断转换回旋便形成了转(zhùan)也。②霰韻, (zhuàn):去声。〈动〉旋转;打转。指日月循环春夏秋冬之往复自传也。

若此“转”两音两义虽有别,但义复趋同。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7)

[10]冥冥运化功

⑴冥冥:自然界的幽暗深远。此指暗中。不知不觉。

如:①暗中:《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 ②不知不觉:如鲁迅 《二心集·译者附记》:“然而,冥冥中也还有功效在”。

⑵运化:运行变化。

如:①『《易·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三国·魏·王弼 注:“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②晋·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天地之道,功尽於运化” 。

【按】此第四联五联(七至十句)为转(zhǔan)。

[11]霜旻萧飒晚

⑴霜旻:指深秋天气。旻[mín]:十一真平声。“旻”形声字,本义:秋天。《说文》:“旻,秋天也。”

如《艺文类聚》卷五七引南朝·齐·萧子良《宾僚七要》:“松既烟而接汉,竹缘岭而负筠,哀过鸿於月晓,悲夜猿於霜旻”。

⑵萧飒[xiāo sà]:此概含三义。如: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如宋·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飒水潺湲。”

2)萧条冷落。如唐·司空图《涔阳渡》:“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3)稀疏,凄凉。如:①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飒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②唐·鲍溶《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12]物序自和通

⑴物序:此有两义。

如:①时令变迁:南朝·梁·江淹 《赤亭渚》诗:“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②指事物的规律。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

⑵和通:此指人之作为之体道法道,方以明事物及物候的自然运化之理之规律。故概含三义:调和;和畅。中和通达。和洽。如:

1)调和;和畅。如:唐·无名氏《笙磬同音》:“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2)中和通达;和洽。如《韩诗外传》卷三:“《诗汉·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和通箎埙,比德车辅。”》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中庸和通之谓也。”

【按】如上,此第六联(十一、十二句)为合。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8)

【附:引证(及义相涉通)诗词11篇】

⑴渭村雨归

唐代 白居易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

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

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⑵虎丘僧舍间望

宋代 夏竦

胜地访灵踪,层楼四槛风。

远阴生旷野,午影转疏桐。

涧水霞凝紫,谿烟日衬红。

可怜秋思晚,相倚馆娃宫。

⑶代人书寝屏四时词 其三 秋日

金代 李奎报

骑省初惊见二毛,西风一夜碧天高。

梦魂尽处山重叠,月苦霜寒断雁号。

⑷送华亭沈主簿

宋代 司马光

执袂青门道,萧萧马欲乐。

暮云零落悴,远树浅深红。

楚泽吟声里,吴山醉眼中。

相思杳何许,野鹤唳高风。

⑸普济院(原注:在馀姚。)

北宋 陈尧咨

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

凭阑对僧语,如在画图中。(宋施宿《会稽志》卷八)

⑹杳杳

唐代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⑺涔阳渡

唐代 司空图

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

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⑻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

唐代 鲍溶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⑼苏幕遮 劝化诸弟子

元代 王哲

兄弟懑,安脚手。

擘破微尘,跳出三山口。

月出东方日入酉。

?耀明星,三个相随走。

气传清,神运秀。

两脉通和,真行真功就。

冲上晴空光猛透。

方显无为,始见归无漏。

⑽书绅诗

唐代 权德舆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

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

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

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

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

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

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

先师留中庸,可以导此生。

⑾笙磬同音

唐代 无名氏

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

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讵间洪纤韵,能齐搏拊功。

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

杲杲湖山

2022年11月10日晚

白露结雨的诗意(自由诗意对五排)(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