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秘诀之家传,即家传之秘诀。竟得其全器在,竟然成为全材。无分上下左右,即无论如何动作,整劲不散。别费神力,神,心。神力,心力,心机。另起炉灶,从新开始,换个方法从头开始。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1)

学拳之要,总不外乎身手脚三部而已。人能悟出此法,习练成熟,打成一片,无分上下左右,否认拳枪棍射,莫不得心应手,何须别费神力,另起炉灶,而竞得其全器在,实是秘诀之家传也!

向无书旨,只耳提面命,在上智之人,心领神会,以意贯之;若中材以下之人,非朝诵夕讲,何能得以入其门?予不敢私其传,秘其诀,与我同志者,毋以妄言罪我,庶几有补于授受之益者乎?

(句解:

打成一片,练成一体,保持整劲。

无分上下左右,即无论如何动作,整劲不散。

别费神力,神,心。神力,心力,心机。

另起炉灶,从新开始,换个方法从头开始。

竟得其全器在,竟然成为全材。

秘诀之家传,即家传之秘诀。

向无书旨,向,过去。无,没有,书旨,文字记录。

耳提面命,即口传言教。

上智之人,绝顶聪明的人。

心领神会,用心去体会领悟。

以意贯之,去想通它的道理。意,思维,思想;贯,贯穿,理解。

中材以下之人,平常人,一般人。

朝诵夕讲,早上读书,晚上听老师讲解,引申为勤奋学习。

通译:

拳学的要点,总而言之不外乎身法手法和步法。学武的人一旦能认识到这一点,把身法手法步法练纯熟,将三部分锻炼成下一个整体,无论作什么动作身体都不能散乱,那么无论是徒手还是冷兵,便均可得心应手。并不必费力劳神,另找其他方法,即可收完全之功效。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2)

这就是我们家传之秘诀!

这个千金不传之秘过去从严没有用文字记录过,承传全靠当面口传。绝顶聪明的人不难心领神会,体会到其中的道理。而平常人如果不反复学习并且请老师仔细讲解,就很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我把家传秘诀公开于众,希望希望武术爱好者不要因为我的直言不讳而怪罪我,这多少总会对大家的武术教学的些帮助。

补充解读:

一、武术的不传之秘,竟然是确认武术是手法身法步法的分解与组合。咋一听,这可是天大的笑话,是开大家的玩笑。但是笑后仔细想想,大家就很难地笑出声来,因为几百前古人已经提示出了如此道理,几百年后的今天,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如果有半数以上的拳家认识到这一点,武术界的形式皮毛之争早就不存在了!武术早就从主观主义形式上升到学科学术的高度了!

二、从严真传一句话,但肯听真话的人并不多。因为真传公开了几百年了,但整个武术界真正把身法手法步法分类分解,然后有机组合的拳家还只有轨迹拳学。偌大一个武林,只有轨迹拳学体现了古拳经的精神,而武术界的权威们却恨得咬牙:“老李大坏蛋,老李千古罪人!他把武术讲得这样明白,叫传统武术怎么活?”在他们看来,武术学科化就会要了传统武术的命,那么传统武术的生命力何在?

三、轨迹拳学的遭遇,与张氏家传秘诀的遭遇相仿。张氏公开了家传秘诀,不但不敢居功自傲,反而请大家不要怪罪他,这很有点凄美的味道。照理说,得到了千金不传之秘,理应感恩戴德才是,怎么会有人恩将仇报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真话打碎了许多人的梦。那些人之所以活得很充实,是因为有一种信念在支持着他,这信念就是坚信世上有神功,而他自己练的就是神功,因此自己总有一天会练出神功,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所学所练的连真功都不是,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从踌躇满志到一无所有,使他们的心理无法承受,而达到崩溃的边缘。绝望之中他们本能肯定自己否定别人,不恨骗了他们的人而转恨揭破骗局的,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诀曰:刀对鞘直剌牵拳,手平肩下偠宜坚。头端面正眼勿闭,胸开背合体贵偏。两膝微弯偏齐下,后脚着力前脚悬。靠后三分休拜出,拽来送去势宜园。左右两膀均匀练,根实指qiao(此字无)地膜粘。势如坐马腿夹紧,形似开弓腰下先。还有一个真口诀,气下脐平小腹团。练得熟时成一片,神清气爽快无边。此是呆立第一法,偏闪腾挪也要言。步踏梅花予偷半,横冲直撞要满填。不动犹如文士立,一发疾如箭离弦。

(句解:

刀对鞘直剌牵拳一句,应读为“刀对鞘——直剌牵拳,手平肩——下腰宜坚”,不应该读为“刀对鞘直——剌牵拳,手平肩下——腰宜坚”。

刀对鞘,武器正对目标。直剌,直线剌出,典型的前手直拳打法。牵,牵扯。牵拳,单手回环捋打,最典型的打法是用右手抓敌右手拉近身边,突然撒手握拳直剌对手头面。

手平肩,出击时,肩、手、目标成一条直线。这是典型的直拳打法。

下腰宜坚,下腰,腰下部位;宜坚,应坚实。显然,“下腰宜坚”是说小腹要绷紧,不能软散。因后腰的软硬是很难改变的。

小腹回收并原位绷紧,(不要上提),对上肢发力大有帮助。

头端面正,脸不要仰,头不要勾,也不要左右歪,目光平视。眼勿闭,眼不要眨,因为眨一下就会闭一下。这里的闭,是短暂的闭,非长时间的不睁眼,因为没有人大敌当前会一直闭着眼。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3)

胸开背后,是‘体贵偏’亦即侧身或半铡身对敌时的要求。胸开,实际上应是张肩,肩如拉弓的状态。背合,实际上上肩头后拉,肩头后拉是因为侧身对敌时,如果肩头不后拉,已方中线、拳头和目标就难以形成直线。亦即拳头难以正处在双方之间的直线上。

两膝微弯,下肢稍稍弯曲,腿不能完全站直,也不能弯曲太狠,不能大于180度也不宜小于120度。

偏齐下,据常识判断应为偏忌下,忌,忌讳,应避免。下,重心下沉,势含塌劲。忌下,反过来说就是宜上,宜上就是势宜上提,势含拔劲。之所以宜拔不宜沉,是因为松是沉的前提,而下肢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时,如弓未张弦,起动必须有一个紧的过程,这就慢了半拍。但是功架保持拔劲就不同了,适当的拔如弓上好弦的样子,发劲时免去了上弦过程,减少了一个运动环节,起动就迅速得多。

后脚着力前脚悬,后脚着力,是说后脚要放平,脚掌与脚跟平均负担重量。前脚悬,是说前脚跟要上提,把重量放在前脚掌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前虚后实。

靠后三分休拜出,靠后三分一是重心,二是前膝。休拜出,则一定是指前膝。休拜出的拜,是跪拜的拜。休拜出即前膝不要前跪,不前跪就是前膝不要超过前脚腕。不但不超过而且还要“靠后三分”,显然是说前小腿应向后倾斜,而”拜出“则是向前倾斜。

拽来送去势宜园,拽来送去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出手还原,例如直拳打出后回归原位;二是相互对位发力,例如顺手牵羊(拖拉)接虎扑(双推)。势宜园,是说动作应建立在园的基础上。这个园有多种表现,典型的体现在用力与发力过程中。例如发力的物理模式是1080度涡园,540度发力,540度还原,这就是完整的发力过程。又如拖拉是向下向后用力,其轨迹为下凸上凹的弧线;虎扑最好是向上向前向下向前用力,其轨迹为下凹上凸的弧线。拖拉的回复,最好是循向上向前的弧线,恰与出势形成一园。而虎扑的收势最好是循向下向后的弧线,恰与出势形成一园。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参阅轨迹拳学。

左右两膀均匀练,左右两膀,应为左右两边,即左式和右式,例如左直拳和右直拳,左拖拉和右拖拉,左纵步虎扑和右纵步虎扑等等。均匀练,都要练,不能只练左式或右式。

根实指跷地莫粘,根,根基,下盘,此处应指后腿。实,沉实,平实,平稳。指应为趾,即脚趾。跷,跷起,不抓地。指跷跟悬,并非脚趾用力上跷,而是前脚掌用力则脚趾自然放平即可,有意用力上跷,反面会引起腿部紧张。同时,如脚趾上跷,起步时要下意识地脚趾先挨地,反面慢了半拍。地莫粘,即不要站得太死,粘,原作li(此字无),不能通,今改为粘,粘,即粘着,强力固定的意思。两脚立地不要过于粘着,是说不能为稳定失去灵活性。稳与活从很大程度上讲与重心高低有关。重心越低越稳定,重心越高越灵活,两脚不要粘着,身体就要上拔而不要过于下沉。

势如坐马腿夹紧,坐马,即骑马;腿夹紧,并非向里用力,而是不要外张。以传统马步为例,如果长期外张腿膝,则下肢变形呈()形,俗称罗圈腿。但是长期内合,则下肢变形成)(形,俗称拐子腿。因此腿夹紧决不是腿膝内夹。骑马的基本情况是:双脚踩镫,两腿分开,臀胯坐鞍。当马跑起来时,为了保护会阴部位,骑手多采取半蹲姿势,两腿始终保持角度、保持弹性,两脚始终踩稳马镫。在这种情况下,重心上下移动才会灵活,马鞍才不会磨破裆部。但上下颠簸时,骑手往往本能地提裆敛裆,这大约是夹紧的来源。

形似开弓腰下先,开弓,拉开的弓,张满的弓,并非用手拉弓的意思。形似开弓,即现在所说的身备五弓,五弓合一,亦即浑身保持弓态,也就是处处带绷劲。腰下先,腰腹先要有绷劲儿。此句承上句的意思,上句讲的是腿要绷,本句讲的是手要绷,腰要绷,合起来就是处处要绷,形成弓态。

气下脐平小腹团,团,原件作“膨”,涨大鼓起的意思,这是放松状态下“气沉丹田”的表现,流弊极多,今据经验改之,气下,重心下沉,此处特指横隔膜下沉,原位稍稍下沉即可,过度在幅度下沉无益。脐平,事实上是腹平,即上腹和下腹与脐形成平面,并非是肚脐眼突出无凹,小腹收紧,保持坚实状态而非自然松散状态或人为主张下坠状态。

主张小腹团而非小腹膨,是因为长期“沉气鼓腹”不可避免地要变成粗腰大腹状态,而粗腰大腹不仅形象不雅,而且对健康极其有害。人为地沉气鼓腹,加大了腹压,容易产生痔疮。随着腹大必然腰粗,随着腰粗必然肥胖。而肥胖与糖尿病、心脏血管病、呼吸卒停病(打鼾)形影不离,一旦沾上就十分麻烦,治疗不易,唯有预防。而预防这几种危险难缠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团腹而非膨腹做起!

练得熟时成一片,一片,原作“一面”,与“拳法要神行一片”不符,故改为一片。什么叫一处呢?一片就是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有前即有后,形神合一,一动全身无不动之谓,轨迹拳学称之为“同动”。

呆立,即现在流行的站桩,也可以解释为预备式。在曹传《拳经》上,附有明代少林寺玄机和尚所绘的呆架式和站立式,可供参考。其中呆架式即今之马步桩,站步式则与现代拳击的预备式一模一样!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4)

步偷半,前脚前进之前,后脚先要调整位置,为前脚的到位。夺位和过位做好铺垫,

横冲直撞要满填,满填,即夺位和过位,即《拳经》所说的里管、外管、中管和双管之类。横冲,横步侧身到位;直撞,纵步正身到位。

不动犹如文士立,文士,常被形容为手无缚鸡之力,视为弱弱无能者。

一发疾如箭离弦,动作奇快,使人卒不及防。

补充解读:

一、《家传秘诀》澄清了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中国古拳中有没有直拳?史料证明,直拳和剌拳是中国古拳法原有的,并非是近代才从西洋拳击中引进和移植的。

二、中国式直拳和剌拳的两个特点,一是拳头不拧转,二是手臂伸到了最大限度,肩有被牵扯的感觉。“刀对鞘”式的伸长决定了它不拧转,因为刀如拧转就不可能插入刀鞘。而“牵扯直剌“式出击,则无疑代表了接手打法的上乘技术。

三、《家传秘诀》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拳学园运动理念不自太极拳始。早在太极拳面世,古拳已经“拽来送去势宜园”了。出势循园、回势循园,足以说明六月份已认识到各种人体运动都是园运动和变相园运动。

四、《家传秘诀》告诉我们,双手上得于上肩方的预备式,并非近代才有,至少在明代,传统拳法就已有了“手平肩”的拳击预备式,并且此预备式是为直拳与剌拳设计的。帝一切与现代已无二样。这说明,那种认为传统拳只有拳平于腰肋一种预备式的看法上片面的。)

张横秋先生传授习练手法秘要

拳家秘要,总要一个身法。身法者,亦如用兵之有主将也。然身法道理,最难得至妙处亦且正多弊处。向身法贵乎低,然低而腰曲,则腰失其真矣。身法贵乎坚,然坚而头仰,则头失其真矣。甚至有手到而身法不到者,有脚到而身法不到者,甚至有锋芒反逆者,此皆大弊病也。

(句解:

最难得至妙处,断句为“最难得——至妙处”,而非“最难——得至——妙处”。最难得,十分难得,极不易得,至妙处,很巧妙的地方,很高明的地步。

正多弊处,正,应为每,每,常常。弊处,弊端,不正确的地方。

低而腰曲,用弯腰驼背代替沉身,

坚而头仰,脸上仰脖子后背。

失真,失自然之妙,失常,犯病。

手到而身法不到,出手时步法未跟上身法未配合。

脚到而身法不到,脚步移动时身体没有同步移动重心。

锋芒反逆,手前身后脚前身后步左身右之类,尖端与基础运动方向相反之谓。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5)

补充解读:

一、身法,泛指身形、身架与身段的运动。身形,与参照物相对矾的正侧面背之类。身架,高架低架直立半蹲之类。身法,从颈至臀亦即脊椎贯穿的身段的屈伸摇摆旋拌之类。

二、手到而身法不到,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出手时身体原地未动,只靠手臂的曲伸的作用。一种身体未加催逼即撞击手臂,这样即使身体随着身体移动了,也依然叫身法不到。

三、即使手的到位时身体撞击了手臂,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依然算不上真正的身法到位。真正的身法到位应是身段的发力与手臂的发力重叠且复合。关于这一点详见轨迹拳学。

四、脚到身法不到,也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身法与脚的踢法未配合,一种是身法与步法的移动未配合。脚踢无身尖配合则无力,步移无身法配合则偏闪腾挪不灵。

五、锋芒反逆,锋芒和,光芒,但凡光芒都是对称的反向的,左边向左散射,右边向右散射,此即反逆。这里所说的锋芒反逆,指身体的运动方向与手的运动方向相反,例如手前击而身后挣,手左击而身右摆之类,即身手反逆。

身手反逆的不科学之处一是丧失了基础速度,假设手是船的话,它是失去了流速的支持。二是失去了大部分质量,因为对于发力来说,质量的大小是很关键的,当身手反逆时攻击力的质量就只有手臂的质量而浪费了身体的质量。第三,身手反逆的剧烈运动是自身爆炸性运动和自身撕裂性运动,违反人的生理惯性,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性的逆反运动往往容易拉伤肩关节,而“高质量”的逆反运动则会产生剧烈的震荡,反复的剧烈震荡将对脏器造成伤害,此伤害反复将引发严重后果,说它严重,是因为后果可能是致残或死命的。)

身法有三决焉,一曰伸缩,伸缩者,如龙之灵变,如虎之快利也。二曰直射,直射者,如箭之快入也。三曰一片,一片者,手到脚到身到之谓也,能致此三者,则身法备矣。僅将练法、打法,次序开列于后。

(句解:

三诀,三条秘诀。

伸缩,延伸和缩短。缩,身体由舒展状态团起或团紧。伸,身体由束缩状态展开或放长。

龙之灵变,螺旋形伸缩。

虎之快利,弓形伸缩,即弯曲弹直。

直射,有两种解释,一是步法驱动身体直线位移,二是身体自动循涡园切线发力,切线发力详见轨迹拳学。

手到脚到身到,手脚与身体同时(强调同时!)到达各自应该到达的位置,在时间上不得有先后之分。

补充解读:

一、身体的伸缩有两种,一种是脊椎关联的身段的伸缩,其代表动作是团身(团背)和拔背。一种是庙段的屈伸和腿的屈伸的复合,其代表动作是身架的沉蹲和拔高。

二、龙形伸缩,状如惊蛇,毒蛇受惊,多盘身举头,然后攻击,可知其伸缩以拔高为基础。其代表运动如直拳的预备式和出击式。

三、虎形伸缩,如猫扑鼠,是先团身低伏,然后跃起攻击,可知其伸缩以低沉式为基础,其代表式是双手虎扑。)

拳经的实战秘诀(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6)

《拳经》解读(续)
第一练力法:两脚站定,先将左脚并身法略缩一下,缩时须要右脚悬缩在左脚一堆,又须左手放在胸前,右手缩在肋下,通身更要会意,一片缩紧,然后用力,一片射出。务要身、手脚一齐俱到,到时一齐尽力鞭开,后手比前手更要着力,此所谓百骸筋骨一齐收一齐放也。
(句解:
力法,这里的力,不是实力气力的力,而是发力的力。力法,即“发力”法。
两脚站定,由于后边有“将左脚并身法略缩一下”的廉洁,所以可以推猜这个站定时两脚是分开的。如果不是前后分开的纵步,珲是左右分开的横步。
左脚略缩,左脚缩向右脚,左腿弯曲。
右脚悬缩,右脚跟悬起,右腿弯曲。
左手放在胸前,左拳放在左胸前。
右手缩在肋下,右拳放在右肋下。
一片缩紧,气势一齐由外向里收缩。
尽力,用最大的力量。
一片射出,蹬左腿,射右腿,身前撞,出右拳,拉左臂,同时完成。这是一个传统的撞锤前发力模式。
补充解读:
一、右纵步站立,左脚“缩”向右脚,右脚再向前进,是垫步的模式。有了左脚的右移,右脚的出击将更远,因此也更容易得力。
左脚的右缩就是“步踏梅花予偷半”的“予偷半”,先暗暗地进了半步,而在此基础上,右脚可以放开进一大不,一直穿过对方的中线至敌人身后,达到过位的效果,这就是“横冲直撞要满填”的“直撞”与“填满”。
二、当横步站立意在右方时,此模式可以理解为“垫步右斜飞”式。
垫步右斜飞式的动作流程是:一、横步站立双手提于胸前。二、左脚右靠,右脚虚悬,左手留在胸前,右手移至左肋下。三、左腿后绷蹬,右脚右射,身右撞,右臂向左上方挤出。四、此式的实用叫背折靠,后臂挤敌胸,右肋挤撞敌身左侧腰肋,右脚穿过敌右脚右侧,是为“双管”,在此的基础上向右整体发力。敌必应势而飞。五、此横步右发力的模式,即所谓的“横冲”而步的双管,手的过敌右侧,即所谓的“满填”。
三、文中“后手比前手更要着力”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力量质量与速度合成的有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动能,这种能量只有朝一个方向作用于一点上时,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一片直射“时,效果最好。如果前手前发力,后手各后发力,那么后手所用的能量就成了无效力,前手的力就少了这一部分质量的力,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不但我们现在认为前手打人后手用力不甚得当,即张横秋先生本人也反对此种发力,因为张先生前边就说过,“甚至有锋芒反逆者,此皆大弊病也”。
那么,“后手比前手更要着力”又应该怎样解释呢?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后手实际上指的是根节,前手事实上指的是梢节,对于手来说,身段是根节;对于身段来说,腿是根节;对于纵步前发力来说,后腿是根节,前腿是梢节;对于横步右发力来说,左腿是根节,右腿是梢节。但凡手部发力,其正确模式当如锤子敲钉,手臂如钉,身段如锤。但凡步之射出,其正确模式当如撑船,后腿如篙,前腿如船。凡此种种,即所谓“力由脊发”,“前脚走路,后脚用力”,显而易见梢节运动,力在根节,毋庸置疑,根节用力大于梢节。也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力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的定律,同时又不犯“锋芒反逆”之弊。
因此,我主张这里的前手后手作梢节根节解释。)
第二、半步练法。两脚站定,先将左脚并身法略摆一下,右边射入,其百法俱要与前身法一样。
(句解:
半步,古时往往把左右脚各超过前脚一次称作一步,故一只脚超过前脚一次称作半步,并非是一只脚只进平常距离的一半叫半步。
半步练法,即后脚超过前脚的练法。
两脚站定,两脚前后站立,即纵步。
左脚并身法略摆一下,摆,外摆,向外移动。略摆,向外移动少许。左脚并身法略摆,左脚向左侧移动少许,与此同时,身体重心也一起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右边射入,右脚急速向前进步。
补充解读:
一、根据文章推断,本练法的预备式是左前右后的左纵步。
二、在左纵步的基础上,左脚左摆一脚左右距离,同时身体垂直左移,显而易见,身体中线已离开了对位线(连接敌我双方的直线)。这就是“偏闪”。
三、继偏闪之后,右脚循对位线向前射出,直穿终端,这就是“闪进”。
四、在左侧闪右脚直线前进,在轨迹拳学上谓之“歪步”。走歪步最重要的一点,是左脚左摆时,右脚也要随之左摆少许,摆到对位线上。只有这样,向前的直射才易得力。)
第三、出步练法。先将左脚略偷一步,以脚趾粘地,速即以脚跟一摆,转身(进右步),其到身之法,仍与前无异。此练身法之秘诀,断不可轻易说破,且是拳家三昧,破敌全在于此!
(句解:
出步,脚步超出平常距离亦即远距离进步之法。
左脚略偷一步,偷步,拳家一般把脚的前插后插称为偷步,横步经过“偷步”变成叉步。但是,这里的偷步却不是插步的意思,这里的偷步,是后脚进欲远,前脚先进一步的意思。
脚趾粘地,即前脚掌着地。粘,同沾。
脚跟一摆,以脚前掌为园心,脚后跟向左旋转至对位线左侧。这里的向左旋转是按轨迹拳学的定义,寻常的说法是“脚跟右摆”。
到身之法无异,即“一片射出”“满填”的基本原则不变。
补充解读:
一、前脚欲远,后脚须先垫步,垫步是为了前脚可以走满一步,而不是半步。此时的垫步,即为偷步,是为“偷缩一步”。
二、后肢进步,无疑问地可以上满一步,但想超出一步的距离是不可能的。但仅此一步尚不足以过位“满填”时,就必须设法加长距离。“出步”亦即前脚先“偷”进半步,后脚进步的实际距离即可达到一步半的幅度,而这长出的半步,足可以保证“过位”“满填”。采取这种步法,给人的是一步的印象,弥合的却是一步半到两步的距离,对手往往判断失误而措手不及。所以,作者说这是身法的秘诀。
三、说身法之秘,事实上是步法之秘。这种远距离突击步法,轨迹拳学称之为进步,因轨迹拳学主张进步先进前脚,这是一般要求。
四、此种步法在形意拳抵消为践步。
五、本章三种步法,均是右脚发力的射出之前,左脚先为之铺垫,这是步法制敌的关键所在,精华之处,故作者称为“拳家三昧”,昧,隐秘。三昧,隐藏最深的机密。)
拳家最难得者,在身力。苟为会意,虽工夫用尽,而妙处莫得。然其诀自有在也。
其诀在何处?在后脚上得之,射去之时,后脚为可以呆死,必要紧跟,前脚半步入地之时,更要往前用力一抵,则身力自然得矣!此眉尖一线从此悟也。
一抵之时,虽是尽力往前,更要会意,脚跟往地一摁,脚趾往地一抓,方尽其妙。
(句解:
身力,全身的力量,整体力。
苟不会意,如果不明白道理。
妙处莫得,摸不着门道。
处有在也,当然是有的,确实存在的。
呆死,死站不动。
必要……入地之时,原作“必要紧跟前脚半步,入地之时”今据经验改之。
前脚半步入地之时,前脚 到位滑行终止的那段距离,或称刹车距离。
往前尽力一抵,抵,推送、撞击。尽力一抵,即后腿后用力前送,如篙撑船。
一摁……一抓,后脚要平放,脚跟脚掌都要着力,后脚趾要抓地,以扩大着力面积。
补充解读
一、本节强调了整体力量。身力,即整体力,亦即整体质量参与运动所产生的力。
二、本节披露了整体力的秘诀。那就是前脚到位的同时,后脚尽力前送。这个的不传之秘,即轨迹拳学所说的“后驱逆行”。
三、文中强调后腿用力时脚要放平,脚跟要抓地,与轨迹拳学的要求完全相同。步法发力时后脚不许拔跟,是为了减少传感环节,更迅速也更坚实。
四、后驱逆行虽然运动了全身质量,但缺少身段的自律涡园运动,这样的整体力量虽然已有冲墙倒壁的效果,但还不能算是完美的发力。在后驱逆行的基础加上身段涡园抛弹再加上手臂的抛弹,这样的整体发力才是完美的整体发力。前人未述及这些,是囿于时代局限。关于完美发力的动作模式,请参考轨迹拳学的相关章节。)
口传打法
练打之时,要雄狠尽力,从硬打做软,从有利打无力,方有精进。开始就以软打,后来终无精法,故拳要软中硬者,此也。又练打之时,如设一敌在面前,手当如何进,肩当如何入,脚当如何管,俱要算定。打时必须认真着力。(仅录第一节,余不佳,不录)。
(句解:
口传打法,原作口传“百法”,今改。
雄狠尽力,雄,气势雄壮;狠,劲要狠猛。尽力,用出最大力量,雄狠尽力,气势凶猛,竭尽全力。
从硬打做软,从刚入手,化刚为柔。
从有利打无力,从时时用力处处用力练起至见力生力、见力化力、错力打力。
方有精进,才会有精细巧妙之法。
开始就以软打,一开始就练软拳。
后来终无精法,往后反而难以达到“不以力胜”亦即以小力胜大力的境界。
软中硬者,软中有硬,软中带硬,艰险今之所谓的“棉里藏针”、“如棉裹铁”的性状。
此也,就是这种情况。
如设一敌在面前,如设,如有。如有敌人在前面,即所谓“面前无人作有人”即心中始终保持敌情观念。)
一、硬打是拼实力,软打是比技巧。有人强调“一力降十会”。有人强调“一巧破千金”。各人都认为自己强调的重要。那么,究竟哪个更重要?
实践证明,实力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实力是万万不能的!任何巧妙的技术,一旦离开了必需的实力,便无法得到实施。
例如缠腕,撇断对方的手腕不需要太大的力气,但必须超过对方手腕的承载力。如果对手手腕有30公斤的承载力,那么你折撇的力就必须30大于公斤,否则,必然失败。
既然力是技的基础,那么在掌握技术之前,便必须考虑增长实力。增长实力主权有二种方式,一种是满负荷承载练习,即承重练习;一种是满负荷自律练习,即自律极限练习。所谓自律极限练习,就是在做徒手动作时,把力量与速度发挥到极限。
口传打法强调的“雄狠尽力”,即自律极限练习。
二、传统的民间武术,是强调练与打都要用力的。清朝后期,出现了练与打都不用力的拳,就是太极拳。
一些练太极拳的人强调丝毫不许用力,无论是练拳还是推手,丝毫用力便错。
但是我们只要看看太极名人,便可知此说的无知和荒谬。
太极拳的创始人李岩陈王庭原先练的是少林功夫,这从陈氏家传的古拳谱上便可以看出来。首选可以肯定他们早年练习的是“雄狠尽力”的武功,而他们的成名,也并不以丝毫不用力著称。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蝉,早年也是练少林功夫的,并且实力十分出色。杨露蝉双手可以平端500斤,而号称文人的武禹襄,也可举起300斤重物。有人只强调他们的太极功夫多么好,就没想想,即使他不练少林功夫,又有谁经得起他们数百斤实力的一击!
太极功夫一代不如一代说明了什么?有人归结于功夫下的不够,这是胡说。据我所知近代有些人工夫下得并不比古人差!那么为什么功夫不如古人?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实力太差——古人最差的实力也比现代佼佼者的实力强!
如果实力超人,那么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古时太极高手玩人于掌股之中,听化拿发高明是事实,关键的关键是他们的实力往往强于对方,至少是不次于对方!
“开始就以软打,后来终无精法,”一开始就柔练轻练慢练,到头来必不能展现以柔克刚的高明,这是张横秋先生的真知灼见!数百年后重读此论,我们仍不禁为我们的无知而汗颜。
三、张横秋先生提出练打要从硬打做软。从有力打做无力,足以说明了除了硬打硬破之外,不以势抗不以力敌也是他的拳法内容,是他拳法的一个层次。这说明了了什么?
这说明:太极拳理念原本就存在于传统拳中,与完整的传统拳术相比,太极拳运动也无新义,而且弊端多多!
四、练打时无人如有人的提法,张横秋显然早于李洛能郭云深。既然如临大敌,那么从精神、气质到手眼身心步,则无不体现临战状况,这样的练习才可避免流于形式。
武术之所以为武术,首先是敌情观念,如果练习时心中无敌,那么他练的就不是武术,而是舞术、戏术、健身操或者时间消磨术。
练时无人如有人,是武术练习的基本要求。仅只这么一点,又有谁在练拳时真正做到了呢?
如果真的无人如有人,太极拳的五捶还会慢成那个样子吗?)
论一闪之法
闪乃身法,脚步(为)之根本,此实拳家之秘法也。与人对敌之时,前后左右,(皆可闪开,亦)皆可攻入,而周身上下更无破绽可窥,此为拳家第一妙诀。但非其人,实不可妄传耳!
(句解:
(),凡括号内文字,原件皆无,今据文义补之。
周身上下,原作“周身皆到”稍觉牵强,今据文义改之。
补充解读:
作者把闪打列为拳术的秘诀,第一秘诀,显示了作者对不接手打法的重视,不接手打法是指除攻击武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不与对手接触的攻击技法。
传统武术多习惯于接手打法,最典型的模式是一手化解对方的攻击,地手攻击对手。张横秋先生的《七十二死手》,便多是这种打法。
接手打法的好处是人为的造出局势,造出空档,后手攻击成功率高,同时自身也比较安全。接手打法的概念是“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消灭敌人。”
不接手打法的好处是直接利用局势、利用空档,前手攻击成功率高。其稍难之处在于对电动机、距离、角度等等把握的要求很高,稍有闪失即攻击失效甚至被击。不接手打法的概念是“消灭敌人才能更好保护好自己。”
作者说:“闪乃身法,脚步(为)之根本”是说身体的闪让与步法运动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不动步的闪让的幅度是很小的有限的,而与步法的配合的闪让是大幅度的全方位的,而只有全方位的的闪让,才可以应付复杂的情况,“前后左右,皆可闪开”。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此观念古人已有之。“此为拳家第一妙法,但非其人,为可妄传耳”便是证明。)
 
走左右边盘步法
与人对敌之时,敌人或以拳打来,而我即将左手往手肘边推开,要将左脚速偷一步,须离三五寸,后将身法脚步一片由缩而伸,右手从人腰边打入,右脚从人腿心脚腕进抵入,右肩从人腋下钻入,至于前后左右,俱是此打法,此百法得一之妙也,此更不传之诀好。大凡进步,总以脚抢满,为第一要着。
(句解:
以拳打来,应为以“何”拳打来,依理推测当为右拳。
往手肘边推开,应为向“哪”只手肘边推开,依理推测当为右肘。
须离三五寸,应为须离“哪”只脚 三五寸。依理推测,应为对方前脚。
从人腋下钻入,原件作从人“脐”下钻入,不合情理,依常例改之。
前后左右,前后,前手后手,左右,左手右手。
抢满,前脚超过中线,直到身体相撞。
补充解读:
一、本篇未设定对敌时我方之身形步态,使问题变得很含糊,多文字看,应是我左前步立,敌人右拳打来,不然的话,我左手便不方便推敌右肘,左手推肘,右手攻击中盘,右脚 抵进,右肩从腋下钻入,均决定是上述这种情形。
二、假设我右前步站立,敌左拳击来,那么左手就难以直接推肘。在这种情况下,右抹左推似为可行之策。一旦左手推托对方右肘得势,即以斜飞式实施攻击,则肩手脚的动态,一一与上文相符。
三、设我右前步站立,敌右脚在前左手击来,那么得手就应该是右手先从左向右捋敌左手,左手才有“推”敌右肘的可能。至于下一步,一切皆可顺理成章。
四、走左右盘,即今之谓之“走偏门”。)
走中盘步法
敌人拳来甚急,未及偷步,而我即将左脚略摆一下,右脚由缩而射入,此为半步打法 ,其快捷无对,大凡走中盘,须记脚膝尖射入,正似离弦之箭。
(句解:
左脚略摆一下,似应为左脚略“缩”一下。否则,无法消解对方的攻势。摆是外移,缩是后拉,只有拉时,右脚才会随势而“缩”。
右脚由缩而射入,左脚 拉至右脚左侧,两腿“缩作一堆”,在此基础上,左腿崩弹,将右脚射出。
脚膝尖射入,即脚膝状如箭头射入,一是形态,脚在前,膝靠后,小腿向后倾斜,形成前下坡趋势。二是力道,出脚是后驱疾进而不是平常走路的走法。
补充解读:
一、所谓走中盘,即今之谓之走中门,所谓中门,即对方正面中心,走中盘,即今之谓之“脚踏中门夺地位”。
二、走中门,即面向对方前进步,腿从对方的裆下(两腿之间)穿过,脚落于敌之后方。)
走外盘步法
敌人来拳之时,而我须用左脚略跌一步,或离三五寸,后将右边一齐腾起射入。此闩步打法,最能取胜。大凡走外盘,须记痛满为主。
凡此三盘,须知起手妙诀,而其中要分托、交、挽拉之异。走左右盘,须用挽拉手。走中盘,是用交手。走外盘,是用托手。故曰:“掌按阴阳次第间”也!
(句解:
敌人来拳,据文义应该是敌右脚在前右手打来。
左脚略跌一步,据文义应该是左脚在前站立,此时左脚后移少许,以便与敌前脚拉开距离,方便右脚行动。
右边一齐射入,右脚从敌右脚前射向敌右脚外侧。
闯满为主,原件后有“乃是外盘双管,其最掺力外,须至臀上”,走外盘时双方是脚跟与脚跟相对,不可能完成双管,故删之。
须知起手妙诀,原件为“须起里手妙诀”,似不通,今改之。
托,向上用力。
交,交加,双手同时行动,例如“拜掌填拳”——左手右拂,右拳前击。
挽拉,挽,纠缠,拉,向后用力。挽拉,即今所谓之捋拉,抓住后拖之谓。
补充解读:
一、以上三节论述,辞欠握要,今简而言之:当敌人右脚在前站立时,我方左脚向敌右脚外侧进步叫走左盘,左脚向敌右脚内侧进步叫走右盘;右脚向敌右脚内侧直线进步叫走中盘,右脚向敌右脚外侧进步叫走外盘。
当敌人左脚在前站立时,我方右脚向敌左脚外侧进步叫走右盘,右脚向敌左脚进步叫走左盘;左脚向敌左脚内侧直线进步叫走中盘;左脚向敌左脚外侧叫走外盘。
二、在四种盘道中,有的适于管脚,遥不适于管脚。有的适于双管,有的不适于双管。例如,当敌人左脚在前站立时,右脚走右盘单管双管均可实施;右脚走左盘时就不适于管腿;左脚走中盘就不需要管腿;左脚走外盘就只适于管一条腿。
三、让我们用典型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当敌人左脚在前站立时,我走右盘用右斜飞式攻击即是双管;用挑臂踢腿即是单管;走左盘用右抹墙式攻击是单管;走中盘用左直拳攻击对方中线不用管腿;走外盘用脱身换影(背身旋打)攻击对方也不用管腿;走外盘用右抹墙式是单管。
四、一幅简单明了的插图比得上千言万语,关于走盘管脚的形象见附图。
五、当敌人左脚在前站立时,右斜飞式的得手从我方左手捋敌左手开始;左抹墙式从我方右手捋拉敌左手开始;脱身换影式从我方左手挑托敌左臂开始;左直拳(撞捶)从我方右手左拂敌左手开始——凡此种种,一一与张先生的起手妙诀所言对应,由此可知书不欺,古人言之不虚。)
六、管脚管腿,《拳经》称为秘法,曹焕斗先生更说“行道之时,不可传人。非端人血亲,亦不可谈及。:看得何等重要!但千金不传之秘,说穿了不值一个泥钱儿!——单管就是绊住对方一条腿,双管就是绊住对方后腿形成控制两腿的局势,仅此而已!!)
(以上辞条,见曹本《拳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