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另有一种说法:韦陀借粮韦护的师门法宝有盛粮宝斗,当年封神大战中韦护的师弟韩毒龙用盛粮宝斗解决大军的粮草问题。盛粮宝斗可以理解成粮仓,降魔杵扛在肩上说明庙里粮食尖仓,粮食很多。降魔杵平端手中说明粮食平仓,粮食够用。降魔杵拄在地上说明粮食低仓,粮食很少。游历僧人到寺院挂单本来就是一份人情,他们进庙不要用看僧人的脸色,只要看看韦陀菩萨就知道寺院对挂单的看法了。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这是个大型寺庙,可以招待到寺庙的外地和尚免费吃住三天。韦陀菩萨的降魔杵平端手中,表示这是个中等寺庙,可以招待到寺庙的外地和尚免费吃住一天。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拄在地上,表示这是个小型寺庙,不可以招待到寺庙的外地和尚免费吃住。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句俗语,这通常是用在讲人情的时候,俗语中有僧有佛,大家都知道“僧”指的是僧人和尚,那么“佛”又指的是谁呢?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1)

俗语的“佛”指的是佛教中护持正法的大菩萨韦陀菩萨,韦陀菩萨专门保护寺院修行佛法的众生,属于佛法的保护者。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韦陀菩萨”指的是《封神演义》中韦护,他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徒孙,师父是"十二上仙"之一道行天尊。师门法宝:降魔杵,盛粮宝斗。道行天尊将降魔杵传给了韦护,降魔杵拿在手中轻如灰草,伤人时却重如泰山,能够镇压各种邪魔。韦护是《封神演义》中七人(李靖、哪吒、金吒、木吒、雷震子、杨戬,韦护)“肉身成圣”的之一,后来成了三教护法全真。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句话最早是游历僧人的语言,游历僧人指僧人离开寺院到各地游历修行,当僧人到达其他地方的寺庙可以要求寄宿,这叫挂单。因为各个寺庙的情况不同,也就是不一定能够接受寄宿。因为都是修行之人,对于寺院来说对方开口被拒绝,这种总是不太好,所以各个寺院都在寺庙内设置标记表明接受挂单的条件,因为寺院都有韦陀菩萨,所以会在上面做文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2)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这是个大型寺庙,可以招待到寺庙的外地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平端手中,表示这是个中等寺庙,可以招待到寺庙的外地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拄在地上,表示这是个小型寺庙,不可以招待到寺庙的外地和尚免费吃住。

韦护的师门法宝有盛粮宝斗,当年封神大战中韦护的师弟韩毒龙用盛粮宝斗解决大军的粮草问题。盛粮宝斗可以理解成粮仓,降魔杵扛在肩上说明庙里粮食尖仓,粮食很多。降魔杵平端手中说明粮食平仓,粮食够用。降魔杵拄在地上说明粮食低仓,粮食很少。游历僧人到寺院挂单本来就是一份人情,他们进庙不要用看僧人的脸色,只要看看韦陀菩萨就知道寺院对挂单的看法了。

另有一种说法:韦陀借粮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3)

湖北省汉阳县有一寺庙归元寺,归元寺里有僧人几百人,这些和尚天天修佛参道很是勤敏,突逢灾年,寺院内没有粮食,可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归元寺住持方丈是个得道高僧,他召集僧众告诉众人寺院内已经没有粮食,如果一心为道可以在院以身殉道,如果无此意可以自行离去。众僧异口同声的答道:来此就是为了道,今日无米可吃,皆因过去造业深重,命该如此受报。

住持方丈让人紧闭寺门并加以铁锁锁之,随后跑到韦陀殿向韦陀菩萨诉说:你本是本寺护法菩萨,今日寺院已经无粮可用,众僧人只能以身殉道。你却安闲地站在这里袖手旁观,于心何忍?说完,随后离去。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一粮商的运粮大船受困于风雨,突然来了一个化缘和尚,和尚向粮商说:我来向你化缘讨些米面,如果你能发心给一些粮,我何保你风平浪静。粮商问:要多少,和尚说:三船可否?粮商又问送至何处,和尚回:明日日出前送至湖北汉阳归元寺。粮商老板不解,千里之外,如何能一日送至。和尚说:我自有办法,你等皆入船仓,闭目以待。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4)

次日船在归元寺前的江岸停靠,和尚下船告别粮商。粮商随后将粮食运入归元寺,住持方丈不解:寺院紧闭寺门,无人外出化缘,何来之举。众人行至韦陀殿,粮商突然一指韦陀像,化缘的和尚就是他。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由来(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5)

无论是《封神演义》中的韦护的盛粮宝斗,还是民间传统中的韦陀借粮,都是为了解释,寺院中韦陀菩萨的降魔杵的位置对于和尚挂单的影响,当然普通人要是想在寺院住宿还是留点香火钱的,因为少林寺的和尚是会武术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