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突然猝死急救(永康一男子打篮球时猝死)
打篮球突然猝死急救(永康一男子打篮球时猝死)最终,经过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的全力抢救,该男子仍然不幸离世。持续按压了5、6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现场众人将男子抬上担架车后,舒缙忠就一个跨步爬上担架车,继续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直按压到急诊室门口。记者了解到,第一时间过去救援的三位医生分别是:市一医中医科的舒缙忠、西城街道卫生院院长李高进和中医院化验科的邵卓。还有一位参与救援的是永康卫校的吕鸥。5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参与救援的舒缙忠。“我们到的时候,吕鸥已经趴在地上初步检查了病人的情况,她以前是人民医院ICU的护士,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心脏停了,快!’。”舒缙忠说。医生的专业素养让这三人分工明确,当时,舒缙忠立即跪在地上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李高进观察脉搏,对男子进一步检查评估,邵卓协助抢救。吕鸥则一直趴在地上协助心肺复苏。
昨晚7点左右,永康强风篮球馆里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位50来岁的男子在打篮球的男子突发心脏性猝死,倒地抽搐。现场几位正在打气排球的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但不幸的是,昨晚,该男子经抢救无效离世。
5日,强风篮球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昨晚打球男子突发疾病倒地后,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即拿来了急救包,并与该男子的球友一起在球场内呼喊:“有没有医生!”
“听到呼喊声后,我们正在球场内打气排球的三个医生马上跑过去了。”当时市民李书绸也在气排球场打球,她看到几位医生突然往篮球场方向跑,自己也跟了过去。“知道是有人突发疾病,我赶紧也拨打了120急救,并下楼去接医护人员。”李女士说。
据现场的目击者称,打球的男子当时没有和别人有过身体接触,突然就坐到地上,大口喘气,然后就躺倒了,头部不停地敲击地面,并全身抽搐。
记者了解到,第一时间过去救援的三位医生分别是:市一医中医科的舒缙忠、西城街道卫生院院长李高进和中医院化验科的邵卓。还有一位参与救援的是永康卫校的吕鸥。
5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参与救援的舒缙忠。“我们到的时候,吕鸥已经趴在地上初步检查了病人的情况,她以前是人民医院ICU的护士,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心脏停了,快!’。”舒缙忠说。
医生的专业素养让这三人分工明确,当时,舒缙忠立即跪在地上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李高进观察脉搏,对男子进一步检查评估,邵卓协助抢救。吕鸥则一直趴在地上协助心肺复苏。
持续按压了5、6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现场众人将男子抬上担架车后,舒缙忠就一个跨步爬上担架车,继续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直按压到急诊室门口。
最终,经过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的全力抢救,该男子仍然不幸离世。
对此,参与抢救的舒缙忠医生表示非常惋惜,他告诉记者,“昨晚,我反思了很久,虽然第一时间抢救了,但是也没能把他救过来,我觉得对于这种心脏骤停的病人,当时如果有一台简单的除颤仪,可能情况就会好一些。建议这些运动场所都能配备一台,以备不时之需。”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舒缙忠医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救人行动,最近正在进行的第三届永康市道德模范评选中就正好有他。当记者问到他对第二次救人有什么感想时,他低调地说:“没什么好提的,上一次救回来了,这一次没有,就是觉得很可惜,很可惜!”
2018年4月20日晚,舒缙忠去磐安参加比赛的时候,正好遇见一位骑三轮车的阿婆被汽车撞飞,当时现场一片狼藉,司机被吓得手足无措。舒缙忠立即一边拨打120呼叫救护车,一边冲上前帮忙,并叫司机拨打110报警。舒缙忠大声呼叫阿婆,她却毫无反应,又触摸其动脉,发现还有脉搏。舒缙忠见阿婆约已年过八旬岁且伤势严重,还存在椎体骨折的可能,知道不能随意移动老人,他就在现场等待救护车和照顾伤者,并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当救护车到来,确认阿婆被抬上救护车后,舒缙忠才悄悄离开。
//
何为运动性猝死?
//
“运动性猝死”是运动员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运动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为心源性猝死(约占80%)
“运动性心脏猝死”发作突然、病程急、病情重、很难救治,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预防。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发现肥厚性心肌病等一些先天性的心脏结构异常;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生心源性运动猝死则几乎全部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冠心病)引起。
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为病发后4分钟,若超过6分钟,即使抢救成功,病人也很可能脑死亡。
//
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
日常生活中能够预防运动性猝死吗?虽然运动性猝死看似防不胜防,但仍有一些预防方法可以减少运动时意外的发生,从而减少猝死可能。
1
不必恐慌
运动性猝死是极小概率事件,大可不必过度恐慌!运动爱好者也无需杯弓蛇影而忧心忡忡。专业筛查和细致心脏功能检测可以帮助了解自身情况,加之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运动,可以让大家在体验运动益处的同时规避相关风险。
2
重视体检
重视定期体质自查。运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健康状况,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运动性猝死的途径是定期动态体检,心肺运动试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心肺运动试验通过在运动中对受试者的血压、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氧耗量等生理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分析心肺等系统的最大储备功能,可早期发现些器官潜在的病变,从而预测运动风险。
3
依据自身状态调整,适度健身
运动的风险与运动的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过高的强度使得运动风险急剧增加,甚至猝死。运动前必须了解运动强度的判断方法。
4
生命第一
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则。如有胸闷、心悸、出冷汗虚汗等症状,终止运动并立刻寻求医疗服务。
5
保持适当运动
运动中合理分配体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切莫忽视健身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从健身角度而言,运动量不适宜过大。自身状态不好或极度疲劳时不适合做激烈运动。
6
运动时要控制好靶心率
非运动员运动时的靶心率应控制在最高心率=(170-年龄)×85%最佳,而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靶心率则应在无氧阈值心率以下。运动中有任何不适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
//
以下人群参与运动更需要提高警惕
//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感冒患者。感冒病毒可能会引起心肌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导致猝死。
3.高血压或心律不齐者。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急升或心律失常。
4.糖尿病患者。超负荷运动可能会诱发低血糖。
5.肥胖者部分伴有代谢障碍。
6.未经系统训练和平时体质较差的人群。过大运动量会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引发意外。
7.儿童和年纪过大的老人。
为几位第一时间参与救援的医生们点赞,你们救人的场景令人难忘。
天使,不管是蹲着、趴着还是跪着,都是最美的造型!
同时也给周围施救的群众们一个赞,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