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走立交桥(人南立交桥到了)
晚上走立交桥(人南立交桥到了)▼掺牛牛儿走在这座民俗公园中,很久以前的记忆慢慢浮现了出来,那些雕塑中的场景再难看到。中区在人南立交下看老成都中区在人南立交二环下,将老成都从南自北似画卷一般慢慢展开。幼时场景
“一些旧文化景观在城市的改造与升级中悄然无息地集体死亡。”成都当然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
成都老百姓口中的少城、皇城都已成为了历史,时光翩飞,曾经的成都真的消失了吗?
没有!在人南立交桥藏着一个小成都,老成都的所有记忆都浓缩到这里。
在这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让我再看你一眼。
中区在人南立交下看老成都
中区在人南立交二环下,将老成都从南自北似画卷一般慢慢展开。
幼时场景
走在这座民俗公园中,很久以前的记忆慢慢浮现了出来,那些雕塑中的场景再难看到。
▼掺牛牛儿
那时候的玩具没有现在的丰富,一个简单的牛牛儿就能玩上好一阵,一个院子的孩子都聚在一起,暗相较量谁能转更久。
▼滚铁环
那个时候男孩子的欢笑声和滚铁环的声音混在一起,空气里中都能闻到那种单纯的快乐。
▼弹弓子
那个时候调皮的男孩子会拿着弹弓子去射鸟窝,有爱心的女孩子便会在一旁阻拦。
▼斗鸡
曲起一条腿的小腿,放在膝上,昂起脑袋,你争我斗,定要分个胜负!
▼锯木板
那个时候工业还没有那么发达,木工也是一个常见的职业,他们拿着一把大大的锯子,反复拉扯,锯出平整的木板。
▼掏耳朵
那个时候掏耳朵还只是很寻常的技艺,在理发店花5块钱,便可以修面剪发掏耳洞一条龙。而现在只能在人民公园等景点能看到,要价100元。
……
儿时的老成都,它不够摩登,却有满满的人情味和简单的快乐。
曾经的街道建筑
走在立交桥下,可以看见许多的仿制的以前的小桥和以前街道的浮雕,就像穿越回了老成都。
▼石牌坊
皇城坝建有石牌坊三座,其中皇城正门前的石牌坊上有四个大字:“为国求贤”,左右两边坊刻有“会昌”、“建福”字样。
▼三桥
三桥位于皇城至红照壁之间,原为蜀王府前的御河所建桥。有三桥九洞十狮子之称。
▼锦绣桥
横跨龙爪堰人工河,1964年建,为钢筋水泥桥。因桥头临蜀锦厂,桥西有蜀锈厂,故取“锦绣”二字,于1981年命名。
▼锦江桥
位于盐市口与锦江路、染房街口交汇处的金河上,石板为桥。
▼万里桥边一客栈
万里桥一带水上百舸争流,岸边灯红酒绿,一片繁荣景象。唐代张籍有诗云:“万里桥边多酒家,行人爱向谁家宿?”
▼以前街头的自来水管
▼颇具年代感的电线杆和路灯
……
老成都的踪影,在城市的改造中渐渐隐没。而在这里能够找到老成都,每一条街巷,每一座街巷,曾经的小物件。
还有慢生活
老街坊藏着的是茶馆文化,老成都的悠闲也藏在这里。
只需5元就能喝上一杯茶,坐在竹椅上,慢悠悠地呆一天,静静看着车来车往,任凭时间流淌。
相比其他地方的茶馆,这里没有人声鼎沸,多了一份静谧。
在成都最多的是茶馆,再往南走,靠近桐梓林的地方,还有一家茶馆。不少人在此喝茶打牌。
除了喝茶,还可以走进艺术走廊赏赏字画。
艺术走廊的内里点亮了一盏盏的明灯,煞是好看。
金箔、根雕、字画框裱,氤氲着艺术的气息。
在成都,就在这样的角落,把生活过成一首诗很轻易。
东西区地方艺术在发光
“接触美的东西,我是不是看起来越来越年轻咯?”锦观绣庄的老板娘这样对她的学员说到。
锦观绣庄位于老成都民俗公园最繁华的东边区域,这里早晚车流不息,人流如织。它隐藏于立交桥,一双双巧手在这里织绣着美丽的画幅,传承着文化瑰宝蜀绣。
听老板娘说,她家店铺从人南艺术商城建立之初便搬来了,当初往南还是一片光坝坝。时光斗转,曾经的荒芜之地都已高楼林立。
而这家店在时光流淌中依旧默默伫立在此。
70年代末蜀绣也曾遍布民间,在川西农村几乎“家家女红,户户织工”,可是璀璨的传统的工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渐渐陨落。
文化是我们的根,它需要生生不息的传承。老板娘接下了传承这一棒,她收下了数百的学员,教授绣花的工艺。
在老板娘手中的学员有几百个,可从她那里毕业的却寥寥无几,只有几十个。这份工艺需要的是狂热与坚持。
从胡婆婆那里我看到了这份狂热与坚持。
△学员胡婆婆
到达锦观绣庄后,胡婆婆坐下的第一件事是带好眼镜,然后拿出护手霜,将手仔仔细细搽一遍,她说,这样就可以避免手太过干燥刮花绣面。做完这一切,她便开始投入绣花的“大工程”中。
胡婆婆今年65岁了,听老板娘说她已经在这里学了两年了。她每天坚持做两件事,一件是接送孙子,另一件就是到这里来学绣花。
她说:“如果不是因为喜欢,我怎么会天天都来这里绣花啊!”
红酥手,一针又一线穿行织面,针针缝韶华,精美的蜀绣便这样被织出。
从老到少,不论男女,不论中外,在这里用热忱的心对待,蜀绣在这里被好好的传承。
△学员共绣一画
△俄罗斯学员
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绣面,不禁感叹蜀绣不愧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而人南艺术商城不仅仅有蜀绣,还藏着一种传统艺术,由西往东,里面摆放了无数根雕。
两边的商城相同的是,都提供了框裱字画的服务。
在这座城市,我们四川的物质文化的踪迹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人南立交桥下有它的一方天地。
老成都去哪儿了?它就藏在我们无数次经过的立交桥下,它或许被你摆放在记忆的小角落,但那些民俗都是我们最温暖的记忆!
不如寻一段时间,去轻叩记忆的门扉,寻找儿时的老成都!
以后有人让你:“出去住桥洞啊!”
你就答:“我晓得切!巴适得板!”
记住就在二环路南二段214-216号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