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苏东坡说:关于这个问题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执笔的方法学哪个好?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这句话出自

(传)卫夫人《笔阵图》

也是古今很多学书者恪守的信条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多执笔的方法

学哪个好?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

关于这个问题

苏东坡说: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但据记载

黄庭坚和董其昌都公开

“批评”过苏东坡的执笔方式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中

仕女的执笔方法

苏东坡的执笔方法

与顾恺之《女史箴图》中

仕女所用执笔法相同

都是“单苞法”(即单钩执笔法)

只是苏东坡的执笔位置

更低,更靠近笔头

唐代韩方明说“力不足而无神气”

既然如此

苏东坡为什么还要

坚持用这种“错误的”执笔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3)

苏轼《寒食帖》(局部)

首先,宋代的制笔工艺

较前人有所不同

其次,北宋时期

桌面比椅面高出很多

于是书写姿势随之改变

陈师道这样描述苏轼:

“东坡作书以手抵案头,

使腕不动为法。”

(这么说来,苏东坡倒是很懒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4)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5)

苏轼《一夜帖》

这种执笔方式有它的优点:

线条肯定平实,爽健酣畅

黄庭坚却说

苏东坡的字如“石压蛤蟆”

也正是因为它存在不足:

著臂抵腕,握笔靠下

导致笔锋回旋的余地相对狭小

但这或许也是苏东坡形成他

结体左伸右缩,左秀右枯

笔画厚重简短

之书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禁想问,“把笔无定法”

会不会是苏东坡

在被别人批评执笔方式不对时

提出的“诡辩”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6)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7)

既然执笔“无定法”

是建立在“有法”的基础上

那在这么多执笔法中

我们该怎么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

下面十二种执笔方法

一起看看你最适合哪种?

清人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

十二种执笔之法

拨镫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8)

因握笔方式似手执灯签拨灯芯

遂称为“拨镫法”

关于“拨镫法”的记载

最早见于唐代林蕴《拨镫序》

李煜在曾《书述》中说

“拨镫法”传自晋卫夫人

从上图来看

“拨镫法”就是现下流行的

“双苞执笔法”

也是沈尹默唯一承认的方法

拨镫枕腕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9)

与"拨镫法"相同

只不过多了

“左手枕右手腕”一事

右手腕放在左手手背上

左手放在桌子上将右手托起

起一个衬托的作用

目的是将右手托高

增加挥运时的回旋余地

平覆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0)

“平覆法”强调“平腕覆掌”

手掌不要像拨镫法那样

手心向左、手背向右地直立

而是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地平放

据说,朱德司令执笔

基本上是“平覆法”

参用“拨镫法”

平覆枕腕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1)

“平覆枕腕法”的执笔的方式

与“平覆法”完全一致

它是“平覆法”和“枕腕”的结合

握管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2)

以食指至小指的中节

与大指一起握管

即捻拳握管于掌中

前面的拨镫法、拨镫枕腕法

平覆法、平覆枕腕法

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部位

留有较大的空间

但是用“握管法”执笔时

拇指和食指是贴在一起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3)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4)

东汉 《仓颉》画像石

“握管法”执笔

从诸多汉代画像石来看

“握管法”在东汉十分流行

如山东临沂画像石上的仓颉

用的就是“握管法”

单包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5)

“单包法”是一种

以拇指、食指捏管

中指抵住笔管的执笔法

它与双苞执笔法的区别

是将钩在笔管外面的中指

挪到了笔管里边

笔管外边只有食指一个指头

向里钩住笔管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6)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7)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

大名鼎鼎的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

仕女执笔用的就是“单包法”

捻管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8)

“捻管法”是一种

“高捉管”的执笔方法

其法用拇指和中间三指

(食指、中指、无名指)

聚拢笔管最上端捻管作书

这种方法曾受到黄伯思的批评

撮管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19)

“撮管法”是五指聚拢在

毛笔最下端

靠近笔头的地方

进行书写的方法

戈守智说这种执笔法

“掉笔疾急,

无体之书或起稿草用之。”

且“不可作小楷,点画多懈。”

总之是不合理的方法

提斗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0)

“提斗法”撮管法相似

但所用的笔不同

“撮管法”是针对

笔管上下一样粗细的毛笔而言

“提斗法”是针对型号较大

下端较粗的“斗笔”而言

是书写榜书、署书的执笔方法

三指立异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1)

“三指立异法”是拇指在内

食指和中指在外的捉管方法

与“拨镫法”的区别在于

“拨镫法”是无名指和小指

向外抵住笔管

但“三指立异法”是

无名指和小指紧往里蜷缩到手掌内

不再抵住笔管

这种执笔方式

会在一定程度上

减弱执笔的力度和稳定性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2)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3)

《西园雅集图卷》之米元章(米芾)

《西园雅集图卷》中

米芾的执笔

疑似用的是

“三指立异法”

两指立异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4)

“两指立异法”是将

中指、无名指、小指

全部缩回掌心

只用拇指和食指

一内一外捏住笔管的方法

执笔的力度、稳定性

较“三指立异法”言

更加减弱了

握拳立异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5)

“握拳立异法”是拇指在内

其余四指在外

将笔管牢牢握住的执笔方法

手心已经不再留有任何空隙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6)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7)

罗振宇执笔

以上十二种执笔方法

三指立异、两指立异

和握拳立异三种

都是一些怪癖的做法

实际上没有用处

另外九种之中

前五种是“双苞执笔法”

第六种是“单苞执笔法”

第七种高捉管

和第八种“撮管法”

因为不太合理受到批评

第九种是写大字的执笔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8)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29)

于右任执笔

这样看来

常用的执笔法实际上只有三种:

双苞执笔法、单苞执笔法和提斗法

因为提斗法是写大字用的

所以写平常的字

一般只用双苞执笔法和单苞执笔法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30)

苏轼的笔法特点(苏轼错误执笔法)(31)

林散之执笔

总而言之

“执笔法”的作用

是使“运用”方便

从实践的角度看

我们大约不必因此过于纠结

苏轼说: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最重要的是寻求一种

舒适、有益的握笔方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