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晚小女孩(12岁出道上27次春晚)
2012年春晚小女孩(12岁出道上27次春晚)蔡明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喜欢文艺,唱歌跳舞样样在行,从幼儿园开始便是文艺骨干。她的青春与梦想、成败与荣辱,都系于这万众瞩目的舞台。从 1991年至2020年,蔡明共计27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作为上春晚最多的女笑星,她成为央视春晚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她带给我们的记忆成为一个时代的生动注脚。蔡明的人生规划中,也许从没想过她会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她更没想到的是,从30岁那年走上央视春晚舞台,一演就是近30年。
作者 | 荠麦青青
十点人物志原创
有人说,“所有的悲剧、喜剧、闹剧,最终纠结而成大时代的奏鸣曲,浩浩荡荡的正剧。”
于时代如此,于个体亦如此。
从 1991年至2020年,蔡明共计27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作为上春晚最多的女笑星,她成为央视春晚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她带给我们的记忆成为一个时代的生动注脚。
蔡明的人生规划中,也许从没想过她会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她更没想到的是,从30岁那年走上央视春晚舞台,一演就是近30年。
她的青春与梦想、成败与荣辱,都系于这万众瞩目的舞台。
蔡明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喜欢文艺,唱歌跳舞样样在行,从幼儿园开始便是文艺骨干。
上小学四年级时,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海霞》,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小海霞”,当年灵气十足的蔡明成为候选人之一。
最终入选的蔡明因在电影中真实自然地表现出了小海霞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受观众喜爱。
小海霞
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在影视文学作品中高大全的形象大行其道时,她塑造的纯朴率真、倔强可爱的小海霞成了一代人的偶像。
多年以后,很多人才知道当年那个红极一时的小海霞,原来竟是喜剧演员蔡明。
北影厂的厂长汪洋说过:“这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到北影厂来工作,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谢芳(著名悲剧演员)。”
初中毕业后,年仅15岁的蔡明进入了北影厂演员剧团,成为当时北影厂年龄最小的演员。
进入北影厂后无疑是蔡明事业的黄金时期,她以为那就是演员生涯的开端,没想到,从1980年到1990年,整整10年,由于恋爱结婚生子,她演过的戏屈指可数。
产量虽不多,但她的外型与演技都被认为将会成为非常有前途的悲剧演员。
1990年,蔡明与陈佩斯和朱时茂合演了一个小品《普拉尼特的长发》,在北京台亮相,反响很好。这次演出意外地发掘出了她喜剧的特长,也成为她走上春晚的序幕。
第二年,蔡明首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陌生人》,演一个迷路的乡下小姑娘,观众反响热烈,蔡明一举成名。
人生的吊诡就在这里了,她曾那么渴望在银幕上大放异彩,却在小品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
她原以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一个悲情形象,命运在某一个路口不经意转了一个弯,事业重新柳暗花明后,她“中途易辙”,转型喜剧。
1991年在央视春晚舞台大获成功后,蔡明开启了自己的“霸屏”模式,在众多小品中饰演了一个又一个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成为春晚不可或缺的笑星。
当很多演员在某个爆火的角色上吃到“红利”后,其后基本都会囿于一个固化的形象,蔡明却不断挑战自己。
她演过的小品不胜枚举,塑造的角色丰富多彩,包含各种年龄与职业:
女明星或小保姆,卧底警察或社区大妈;时尚洋妞或是残疾老人,她都勇于去尝试。
她一直记得表演艺术家陈强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你现在的成功是偶然的,等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的学习,那个时候成功塑造人物,被大家认可才是必然的。”
与“小品女王”宋丹丹相比,蔡明不是天赋型的喜剧演员,她需要格外对自己“狠”一点。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看到的“包袱”迭出,笑料不断,都是她与主创人员字斟句酌,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舞台上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表演,也是台下无数次演练的结果。
“我们创作的时候,因为经常要熬到半夜,一个问题没解决,那谁也别想睡,路上都要解决,一个包袱响不起来,今天就过不去了。”
谈到经典小品《想跳就跳》时,她说,“我是一个对作品要求比较高的人,今年观众看到的,应该是我第四个故事了,其余的都被我pass了,万一明年到第四个故事我觉得还不行,那我就不上了。
“春晚的节目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咬一咬,哪个都疼。”
每年在春晚亮相不过十几分钟,但长达三五个月的准备期,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除了漫长的筹备过程,在审查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之大显然是更痛苦的煎熬。因此,每次当她听剧组驻地“影视之家”时都会产生痛苦的条件反射。
尽管很多次“过五关斩六将”能顺利通过,但每一次登台表演时蔡明都是紧张异常。
1996年在《机器人趣话》中,蔡明扮演郭达的机器人妻子,由于候场时间太长,上台后两眼发黑险些晕过去,幸好郭达前面的台词比较多,给了她清醒过来的时间。
小品《机器人趣话》
《伦敦生活》的编剧菲比讲过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任何一个用力搞笑的人背后一定藏着某种痛苦。”
这种痛苦在笑声的掩盖下,成为被忽略掉的人生章节。
每年春晚结束时,她都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归心似箭的迫切又使得她兴奋不已。长期的春晚备战让她将同城过成了“异乡”,她特别想早点见到那个一直在家等候的老爸老妈、丈夫和儿子,更想倒头就睡,一觉到天明。
尽管如此,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无怨无悔:
“无论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你自己发生什么事,只要站在这个舞台上,就要把你的欢乐带给所有的观众,因为你是喜剧人。”
2000年,蔡明在电视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中饰演一位普通的退休女工马大姐,在家长里短、平凡琐碎的故事里,蔡明将马大姐的风风火火、好管闲事、乐于助人演得惟妙惟肖。
蔡明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大众电视》老百姓最喜爱影视明星等荣誉称号。
有传言说“马大姐”剧本原本为宋丹丹而写,人们将她和宋丹丹对比,说宋丹丹演喜剧是举重若轻,凭天分;蔡明演喜剧是举轻若重,靠刻苦。
《闲人马大姐》剧照
这些年,她从没得过一等奖,最好的奖项也只是二等奖。
1995年的《父亲》是蔡明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品,她扮演一个为了出名不择手段,隐瞒身份,连亲生父亲都不认的女明星。因为效果催泪,观众反应很好,蔡明当时抱着比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得到一个让自己心愿得偿的奖项。
那年蔡明、郭达被邀请去参加颁奖晚会,却铩羽而归。
她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内心的失落:“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在于被人需要,被亲人需要,被朋友需要,被观众需要。”
这些年来,对她的评价历来趋向两级:认可她的就非常喜欢她;不欣赏的就颇多微辞。
著名媒体人孟静在评价蔡明时说了一段很公道的话:
“观众总习惯炮轰那些大熟脸,人们本能地对最易得手的东西不珍惜,对最易看到的演员也不尊重。”
然而无论得奖还是不得奖,她都非常珍惜那个舞台,始终心存一份敬畏。热爱是一种信仰,她借此寄放一束生命之光。
2013年,蔡明与潘长江在央视春晚上搭档的《想跳就跳》广受好评,蔡明也因一系列犀利的台词获得了“毒舌女王”称号。
对于这个新称谓,当记者问她的看法时,她不但没介意,反而欣然接纳:“我觉得特别可爱,因为毒舌是流行的网络用语,就说明年轻人也喜欢。”
这种开放的态度使她能不断接受新生事物。
2016年,已经55岁的蔡明登上《男人装》,为该杂志拍摄了一组火辣性感大片:烈焰红唇,曲线玲珑,对着镜头,她坦然释放着自己的魅力。
前两年倪萍减肥瘦了60斤,被问及原因时她说,自己主要是受到了蔡明的影响。蔡明出道几十年从来没胖过,她的理由很简单:“想吃这碗饭,就别吃那碗饭。”
因对职业的高度自律,所以即便年过半百,她依然身姿曼妙。
这组令人血脉偾张的照片在发布后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赞美有之,嘲讽有之。
她坦言:“我的青春没有叛逆,现在才开始进入叛逆期!”
女人的一生到底该是什么样子的,向来没有固定的模板,她不希望以年龄的枷锁去束缚一颗想绽放想飞翔的灵魂。
这颗自由的灵魂,不会被偏见左右,也不会因为人到暮秋就裹足不前。在她的观念中,只有适时跳出“舒适区”,才能领略人生中更多的风景。
小品《想跳就跳》
在《想跳就跳》中,她开创性地在春晚舞台使用了腹语。当时国内还没有专门培训腹语的机构,蔡明于是在电脑上观看了大量视频,闭关悉心研磨,反复练习。经过几个月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在那年的除夕夜以腹语绝活惊艳了广大观众。
去年,蔡明以虚拟主播的形式开启直播,她的虚拟形象叫“菜菜子”:
“我是菜菜子Nanako,夜晚出现的神秘角色,出现在充满苦恼困惑需要帮助的人身边,治愈系小萌神,萝莉外表,正太性格,手上的小灯笼会散发出温暖的治愈光芒,宽大的袖子里藏着各种排忧解难的兵器。”
她的自我介绍不仅契合了二次元的元素,消除了与网友年龄上的代沟,而且能放下已有的身份,以“治愈系小萌神”的全新形象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虚拟主播菜菜子,蔡明老师真·二次元女神
她曾被媒体追问:“你爱和年轻人掺和,是怕年纪大了,被淘汰吧?”
“不是,年纪没什么可怕的,上不了春晚,可以在家看春晚,因为早晚有一天会这样的。”
她说的是实话,荣枯有时,盛景难常,人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如果学会了接受和顺应,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心理落差。
心理落差的存在,大多时候是由于无法承认盛极而衰,人不能永远站在人生峰顶的道理。
说到她们这一代笑星,有人用非常犀利又无不悲悯的话总结道:
“老一辈笑星,早就不参加央视春晚了,他们这么大年龄了,还和一些二三十岁的人去PK,太残酷了。而且,最近几年的央视春晚,越来越喜欢用演员来演小品,不一定要笑星来演了。”
代际更迭是正常的,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个人想永葆年轻的心态,完全可以换个活法,继续自得其乐。
尽管这几年,她经常被称作“毒舌女王”,但“毒舌”只是她在舞台上塑造的形象,生活中的她是个特别心软的人。
蔡明常说,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魔鬼,一个天使。如果你鼓励自己做一个魔鬼,那你就是一个魔鬼;如果你鼓励自己做一个天使,那你就是头上有光环的天使。
演戏之余,蔡明常去残疾孩子关爱中心,她不仅给孩子们带去文具、玩具等礼物,还会为孩子们表演节目。看到孩子们脸上久违的笑容,她也倍感欣慰:
“很多人都觉得是我在帮助他们,其实是他们在帮助我,净化我的心灵,看到孩子们会觉得能为他们做点事情,真的很幸福。”
对于那些邀请她做有钱有名的 “慈善”秀的,蔡明都回绝得很干脆:“关于慈善的不要找我,如果是困难我一定去!”
戏里是故事,戏外是人生。对她来说,表演只是艺术的手段,不能将作秀那一套拿到生活里。
舞台上的她,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回到现实里,她就是那个实实在在的蔡明。
当眼前这个世界越来越荒唐与魔幻时,她希望人性朴素和真诚的底色始终都在。
2018年10月,蔡明的父亲蔡毓平去世,她精神世界的大树也仿佛轰然倒塌。当年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她才走上了这条悲欣交集的艺术之路,此后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父亲都是她事业与人生的最大助力者。
每年除夕,他都会在家门口等待演出归来的女儿:“每年春晚不管多累,三十晚上回家,老爸爸老妈妈都在那等着我。今年老爸爸不会在那儿等我了。”
从那以后,父亲无法再等她了;如今,她也不必再被等。
她曾说过,“春晚还在继续,那张桌子还在,可是坐在桌子后面的人,不一样了。”
有道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0年前,她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30年后,她终于能坐在电视机前,安安静静地看一个春晚。
此刻,万家灯火,夜未阑珊。
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北京晚报《蔡明出道曾被评有前途的悲剧演员》
2、三联生活周刊:《蔡明的悲剧感》
3、艺术人生:《用笑声和泪水浇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