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此时,妈妈会将打好的豆腐切成四方块,放在竹篾编制的器具里,置于阴凉通风处,等七天左右,待豆腐上面长出一层白色或黄色毛后,再给每块豆腐裹上一层炒熟放凉的盐、辣椒粉、生姜末等,然后一层层在坛子里铺好,坛沿凹槽处加清水密封,让其继续发酵。一个月左右,即可开坛食用,腐乳香气扑鼻,豆香醇厚,入口即化。制作坛子菜,要好器具,要讲究工艺,还要把握节气。在家乡,大雪过后冬至来,家家户户就要打豆腐做豆腐乳了。蔬菜系列中,我们叫盐菜(商品名:酸菜),是间苗间下来的萝卜菜、油菜苗和排菜做的。看似其貌不扬,却是每户人家必备,保证一家人度冬的主菜,当今也是做扣肉、蒸肘子时不可或缺的配料。瓜果根茎系列中,主要有白辣椒、米粉辣椒、泡萝卜、萝卜干、萝卜丁等。妈妈腌制的白辣椒,白里透黄,生吃清脆、微辣、开胃,剁碎切片后则是烹鱼炒虾的上等佐料。一碗鱼仔辣椒上桌,有人宁愿少吃鱼而专挑辣椒。米粉辣椒则更显珍贵。青椒过开水后晾干水

坛子菜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一种传统制作酱菜的方法。坛子菜脆、咸、辣、酸、甜,助消化,解油腻,调节脾胃,刺激食欲,是湖南人最爱。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儿时既是协助妈妈制作坛子菜的帮手,又是妈妈坛子菜的享受者,是吃坛子菜长大的。小时候吃妈妈的坛子菜,成年走上工作岗位后,因多年从事农村工作,就吃住户家的坛子菜。5O多年前,我曾在新化一个山村吃过一次色香味俱全的农家坛子菜。时过境迁,坛子菜却余味犹存,回味无穷。

不瞒大家说,我老妈是山里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做坛子菜不输人。我吃过的坛子菜很多,有蔬菜、瓜果根茎、肉食三大系列。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1)

藠头。(供图:@梅山儒公)

蔬菜系列中,我们叫盐菜(商品名:酸菜),是间苗间下来的萝卜菜、油菜苗和排菜做的。看似其貌不扬,却是每户人家必备,保证一家人度冬的主菜,当今也是做扣肉、蒸肘子时不可或缺的配料。

瓜果根茎系列中,主要有白辣椒、米粉辣椒、泡萝卜、萝卜干、萝卜丁等。妈妈腌制的白辣椒,白里透黄,生吃清脆、微辣、开胃,剁碎切片后则是烹鱼炒虾的上等佐料。一碗鱼仔辣椒上桌,有人宁愿少吃鱼而专挑辣椒。米粉辣椒则更显珍贵。青椒过开水后晾干水份,将佐料、米粉灌入辣椒中,外层撒盐拌匀,置入坛中密封发酵。开坛食用时,用油煎片刻再上蒸,揭盖上桌,满屋飘香。这种米粉辣椒,大多是招待至亲贵客时用的,自家人平时难有此口福。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2)

酸豆角。(供图:@梅山儒公)

制作坛子菜,要好器具,要讲究工艺,还要把握节气。在家乡,大雪过后冬至来,家家户户就要打豆腐做豆腐乳了。

此时,妈妈会将打好的豆腐切成四方块,放在竹篾编制的器具里,置于阴凉通风处,等七天左右,待豆腐上面长出一层白色或黄色毛后,再给每块豆腐裹上一层炒熟放凉的盐、辣椒粉、生姜末等,然后一层层在坛子里铺好,坛沿凹槽处加清水密封,让其继续发酵。一个月左右,即可开坛食用,腐乳香气扑鼻,豆香醇厚,入口即化。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3)

腐乳。(供图:@梅山儒公)

我见过和吃过的肉食类坛子菜中,最珍贵的要数米粉肉。有些富裕人家,杀了年猪后会自留一边,其中多半用来熏腊肉,余下的肉做一坛米粉肉。

制作方法如下:将肉洗净沥水切成片,放盐和炒过的米粉佐料拌匀,再放入坛子里密封发酵,来年农忙时取出一碗蒸熟。上桌后保准满屋喷香,入口即溶。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4)

米粉茄子片。(供图:@梅山儒公)

那年,家里宰了一头肥猪,妈妈将猪大肠洗净,拌上玉米粉、食盐、辣椒粉等腌制。这粉大肠的味道与坛子米粉肉相比,竟亳不逊色。

老家一无塘坝水库,二无大江大河,水产品极少,补救办法是稻田养鱼。插秧后,将鱼苗放进稻田,在稻穗勾头后和收割前放水。半斤以下做火焙鱼,半斤以上做米粉鱼,制作工艺与坛子米粉肉相似,腌制的米粉鱼香酸酥辣。孩童时,有的小孩每逢吃米粉鱼,总是先夹一小块闻闻,再伸舌品味,然后咬口鱼,再吃口饭。鱼和饭入肚,还要吧叽吧叽回味一番。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品味道,众口难调。坛子菜,同样是一方山水有一方特色,一方人有一方味道。有位同学回乡探亲时,他父母今天杀鸡,明天宰鸭,整天大鱼大肉。

几天后,同学提出要吃儿时常吃的酸菜、豆腐乳。因年前做的豆腐乳所剩无几,老妈只好将闻起有股臭味的腐乳带汤搬上桌。同学顿时味口大开,还一边说道:“小时候吃的就是这个味!”

我弟弟是小学教师,每天自带中饭上学校。下饭菜里常常要夹一两块豆腐乳,学校老师见了,总是抢着用食堂的菜同弟弟互换。可见,妈妈坛子菜的味道,在人们心目中是永远抹不掉的。

坛子菜是外婆菜吗(妈妈的坛子菜是舌尖上的家乡味)(5)

美味的坛子菜。(供图:@梅山儒公)

当今,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味口也在变。我们对妈妈的坛子菜既要代代相承,又要创新发展,特别要讲科学、讲卫生、讲营养,让坛子菜在“味道湖南”中更有风光,永放异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