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螺岘的来历(虹螺山游记漫谈虹螺晚照景观的来历)
虹螺岘的来历(虹螺山游记漫谈虹螺晚照景观的来历)锦州市35km。由两座山组成,即大虹螺山和小虹螺山。两山以夹道沟虹螺山风景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原锦西县)北30km处,距锦州八景于明末清初就确定下来。其中,市内的景观,如《石棚松雪》、《紫荆朝旭》、《笔峰插海》等景观游过多遍,唯独《虹螺晚照》景观没有游过。《虹螺晚照》景观地处虹螺山,在1989年之前归锦州市所辖;1989年之后,锦州市和葫芦岛市分市,将时年归锦西县的虹螺山划归葫芦岛市。这样一来,《虹螺晚照》景观就归属葫芦岛市。2021年8月21日,在孙女高晗(东北师范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的陪护下,同老伴一块驱车游览虹螺山。二、虹螺山风景区简介
虹螺山游记
——漫谈《虹螺晚照》景观的来历
作者:高洪亮
一、前言
锦州八景于明末清初就确定下来。其中,市内的景观,如《石棚松雪》、《紫荆朝旭》、《笔峰插海》等景观游过多遍,唯独《虹螺晚照》景观没有游过。
《虹螺晚照》景观地处虹螺山,在1989年之前归锦州市所辖;1989年之后,锦州市和葫芦岛市分市,将时年归锦西县的虹螺山划归葫芦岛市。这样一来,《虹螺晚照》景观就归属葫芦岛市。2021年8月21日,在孙女高晗(东北师范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的陪护下,同老伴一块驱车游览虹螺山。
二、虹螺山风景区简介
虹螺山风景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原锦西县)北30km处,距
锦州市35km。由两座山组成,即大虹螺山和小虹螺山。两山以夹道沟
为界,西为大虹螺山,东为小虹螺山。
大虹螺山在钢(冮)屯东7km,面积25万km2,主峰海拔900.8m,
以顶峰为轴,如扇形层层错落,山巅玉皇顶,顶端称“南天门”。
主要景观有:
南面是绝壁,北坡亦较为陡峻,称“大虹螺山上堂”。下有石级(缓坡台)九九八十一阶(即81蹬),筑有庙宇僧房。主峰为山的主脉,另有数十条支脉,伸向四面八方,俗称此山为“八面威风”。
山上苍松傲立,蓊郁青翠,怪石嵯峨,陡峭如削。山中有野生动物獐、狼、野鸡等,还蕴藏有色金属矿藏。
小虹螺山海拔700多米,南北狭长,悬崖峭壁,形势险要。夕阳西下,余辉散射,虹螺山影映到女儿河中,人称《虹螺晚照》,被誉为原《锦州八景》和当今辽西名景之一。
三、古代名人名家咏虹螺山
1、孙承宗咏虹螺山
荆山山作紫,螺山山作红。
羲和抛日梭,织出锦州雄。
小注:孙承宗,明代兵部尚书,四次来锦州,曾著有锦州十二咏,即为“锦州八景”的前身。
2、刘源溥作《锦州十二咏次韵》
咏虹螺山
山名螺以青,螺以日应红。
鲁王故垒在,当日亦英雄。
小注:刘源溥,清代锦州知府(党政一把手)。
3、范勋锦州《十二咏》
青螺其本色,倒景映成殷。
少年初出塞,只作焉支山。
小注:范勋,范阳人(今北京),特许贡生(不经考试)。
4、陆善格作锦州八景诗
咏虹螺晚照
虹消雨霁映晴天,
螺洗群岗色更鲜。
晚饭登临窗前望,
照来美景满凌川。
小注:陆善格,清代翰林庶吉士,锦州人,家住锦州北街。
5、翟镜清作锦州八景诗
咏虹螺晚照
虹螺山色半苍茫,
落日西沉照返光。
天竟有心留晚景,
人情终不爱斜阳。
云遮屈曲羊肠仄,
烟绕蜿蜒乌道长。
欲识前途无限好,
露明万点跃河梁。
小注:翟镜清,民国初年为锦县(锦州)县立
中学国文教员。
四、《虹螺晚照》的来历
1、传说
虹螺山上常常出现晚霞,化为虹,又忽化为女,下至河饮水。村民见而奇之,复化为长虹,虹的一端从河中上缩入山巅,复为女,遂逝,故名虹螺山。亦有谓山因有女侠,名虹螺女,替天行道,人民称善,故名。
2、景区简介
小虹螺山,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夕阳西下,余辉散射,虹螺山影映到女儿河中,人称《虹螺晚照》。
虹螺山新景
五、登山路线
登山入口处(进山山门)是一座名为“靈隐寺”的庙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楹联:
右联:虹螺山暮鼓晨钟䕶国寺
左联:靈隐寺慈云法雨润众生
门楣处书写三个大字:
灵隐寺
穿过灵隐寺之后,沿着登山径可直接登顶,一览无限风光;但由于年纪和身体原因,只登上300m,尽管这次活动在孙女的陪护下非常开心,却仍有遗憾,没能登上顶峰,“不到长城非好汉!”
参阅资料
1、锦州记忆——锦州文史资料第34辑
2、虹螺山风景区简介
登山翁:高洪亮
2021年8月25日
作者:高洪亮
启点传播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