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清说文部首通解:荐书赵学清说文部首通解
赵学清说文部首通解:荐书赵学清说文部首通解1.一(yī)“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古文一。”(於悉切)二、说解详明,严谨缜密。全书的解释周详,严密,且用语浅白,深入浅出,对每一部首的古文字形、许慎的说解理据、前人的真知卓见、部首与部中字的关系以及部首在后代的演变情况等,皆有观照。例如:赵学清教授所撰《说文部首通解》一书近期将由中华书局付梓,嘱余为序,余喜且惧,虽欲勉力为之,犹恐有辱重托,见笑方家,为天下学人所议。粗览全书校稿,窃以为其优胜之处至少有以下八个方面:一、绪论充实,理论先行。书首以绪论为先导,通过“部首及其产生”、“研究《说文》部首的意义”、“《说文》部首研究小史”、“研究《说文》部首应关注的问题”四题,使读者初步了解汉字部首的来源、作用、演变、研究小史以及汉字的性质诸事,为进而学习部首建立了理论基础。
《说文部首通解》内容简介
《说文》540部首是学习、研究其书的基础与纲领。《说文部首通解》一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汉字构形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最新出土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对《说文》540部首进行了详细考辨。书中既充分吸收了传统小学的部首研究成果,也尽可能全面利用了出土文字研究的最新观点;既将部首看成汉字的基础构件,揭示出汉字的系统性,同时又将其视为记录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符号,展示基础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既解释部首的源流变化,同时也解释部首与所属字的意义关联。是书重视理论、博采众长、穷本极源、考察流变、持之有据、结论可信,对汉字学和汉字教学有借鉴价值;同时对汉字知识的普及与研究,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无裨益。
《说文部首通解》序
文 | 胡安顺
赵学清教授所撰《说文部首通解》一书近期将由中华书局付梓,嘱余为序,余喜且惧,虽欲勉力为之,犹恐有辱重托,见笑方家,为天下学人所议。
粗览全书校稿,窃以为其优胜之处至少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绪论充实,理论先行。书首以绪论为先导,通过“部首及其产生”、“研究《说文》部首的意义”、“《说文》部首研究小史”、“研究《说文》部首应关注的问题”四题,使读者初步了解汉字部首的来源、作用、演变、研究小史以及汉字的性质诸事,为进而学习部首建立了理论基础。
二、说解详明,严谨缜密。全书的解释周详,严密,且用语浅白,深入浅出,对每一部首的古文字形、许慎的说解理据、前人的真知卓见、部首与部中字的关系以及部首在后代的演变情况等,皆有观照。例如:
1.一(yī)“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古文一。”(於悉切)
甲骨文、金文中均作“一”,是数字的开始。“初”是天地形成之初,“太极”是最初的起点。《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颖达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所以“惟初太始”是说开天辟地之初,世界的起源。“道”是主宰天地的天数、天道。《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许慎说天道是从“一”开始分化,先分为天地,然后分化出万物。“一”是数目字,许慎主要通过它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小篆里,“一”用作构形部件的时候,经常表示天和地,汤济沧《说一》说:“就《说文解字》求之,最多者莫如以一为地,如韭、至、才、旦、或、且、丘、屯、止、氐、巠计十一字,皆以地说之,而立字尚未计入。以一为天者二,如雨,如不。”
甲骨文中“一”至“十”的写法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