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老破小房子还值不值得买(上海的小康之家是怎样的)
上海的老破小房子还值不值得买(上海的小康之家是怎样的)一楼 客堂间“小而美”的精致生活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513平方米的石库门独栋见证了当时上海小富之家
景点:上海屋里厢博物馆
关键词:老上海、石库门
100年多前,大部分的上海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在这座“地少人多”的城市安生立命—公用、排队、“螺蛳壳里做道场”...成为几代人的回忆。那时候的“上海中产阶级”家里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上海屋里厢博物馆
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
513平方米的石库门独栋
见证了当时上海小富之家
“小而美”的精致生活
一楼 客堂间
客堂间是全家人的公用场所,婚丧嫁娶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完成。所以,不但客堂间的位置处于正中,屋内陈设也采用了中国传统庭院中最经典的“对称布局”,威严、庄重。
一楼前厢 书房
男主人在洋行工作,不菲的收入为家人带来了优渥的物质生活,专属的书房体现了他在家中的地位。
西方舶来的沙发、打字机、电话机都暗示了这户“小康之家”的时髦,想想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还在用着传呼电话的我们...
一楼后厢 父母房
老人年迈行动不便,卧室被安排在一楼,带挂落的围栏大床既美观又免除了老人夜间翻身落床的后顾之忧。
从宁波老家接来“享儿孙福”的老父老母,吃穿住用并不考究,牛皮箱、五斗橱、老式梳妆台...扑面而来的古朴。“孩子挣钱不容易,我们不该铺张”,父母总是这么想的。
一楼 厨房
厨房里放着今天在农村才能看到的大灶台,底下燃烧稻草、麦草等加热铁锅,火力大,炒出来的菜非常可口。现在都市人心心念念的“柴火饭”,浓浓的米香夹杂着木香,还有香脆的锅巴,就是这种土灶的得意之作。
二楼前厢 主人房
上海宁“要面子”,屋里厢派头一定要有!主人房里的西式红木家具既展现了实力,又彰显了品味—“我们可不是只知道买贵家具的暴发户,看看这洋气的款式,阿拉是贵族。”
女主人每天坐在梳妆台前,听着柚木留声机播放爵士乐,哼着小曲梳妆打扮,小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二楼拐角 亭子间
如果说有什么暴露了这户人家并非“大富大贵”,满屋书卷气的“亭子间”就是明证了,这位于二楼朝北、冬冷夏热、本该属于娘姨(保姆)居住的小屋,被主人外借给了读书人,租金可以补贴家用。
二楼后厢 女儿房
正当妙龄的女儿是地道的摩登女郎,在教会接受现代教育,好莱坞剧照贴成的背景墙旁,自己踩缝纫机做流行的衣裳。
二楼前厢 儿子房
儿子正在念初中,100年前没有电脑、平板、PSP......贪玩的年纪,竹蜻蜓、小布虎就是最好的伴儿。
你喜欢这户上海人家的“屋里厢”吗?当然,家最珍贵之处不在于是否奢华、漂亮,而在于住在其中的人,有没有找到归属感。
本期景点:上海屋里厢博物馆
景点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太仓路181弄25号
游览时间:2020年6月
友情提示: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