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苹果上(坐在我的副驾上)
坐在苹果上(坐在我的副驾上)确实,我们在“关键”时刻不务正业,但不要误认为我们是富人可以用钱为女儿铺出未来之路,恰恰相反,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给她交昂贵的大学学费,她必须靠自己的本事去求学,而且上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将来是要还给父母的。我一直认为孩子从社会实践或者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对学习文化课是有帮助的——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到理解力上的灵活性。当我们成年的时候会不会时常有一种想法:如果现在学习文化知识肯定比高中那会儿学的好多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会有一门《社会实践课》?虽然从上到下没人去重视这门课为什么依然存在?是因为国家知道社会实践对未来的国家栋梁的重要性。但如此重要的教育成了表面文章,教会了一大批纸上谈兵的“专家”。开设这门课却不配合孩子上这门课,也就是说我们一边希望孩子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组织能力,一边又限制甚至阻挠,无形中我们的孩子被剥夺了实践的权力!有的人连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而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
UW的Suzzallo图书馆
小个子讲解员的语速非常快,再加上语调平缓无起伏很容易让人产生听觉疲劳。如果我在这个团队里可能会请他照顾一下来自非英语国家的成员,但Apple反对我这么做:“能听懂多少是多少我不想骗自己,”这是我第二次来UW,对UW多少有些了解,所以我可以验证Apple的听力水平是何种程度,说实话不高,支离破碎。当然,我也要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毕竟给我做讲解的赖先生,可能是年岁大了语调也变缓了,再加上我们像聊家常一样很容易懂。比如说到广场的红砖地和校园著名的樱花树时,赖老先生说:“这是苏联的红场,这是日本的樱花。”然后我指着Drumheller喷泉说:“这是拉斯维加斯的音乐喷泉(Bellagio)。”
Apple说:“妈妈,您甭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差很多。没事,我会一点点把这差距给填上的。”其实,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回想了一下我自己小时候),我相信他们都曾试图改变,也许因为年龄或者自控力差再或者方式方法不得当总是改的很慢,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看到他们的改变意识而不是急于看到效果。指责过多只能让他们更加厌烦自己的弱点,躲避自己的不足。作为过来人我愿意与Apple分享我的经验:“光练听力效果不会太好,你还要会说,尤其是听力中模糊的发音,你要先学会读准,然后再不断重复地听和模仿,让你的耳朵和嘴巴都熟悉这个音。我的经验是找一个比较短的正常语速的听力,听几遍后跟读,直到你能跟上他的语速,然后合上书跟着听力背读直到流利为止,别贪多质量自然就跟上了。”在生活口语练习中我并不赞成非要把一句话或一篇场景对话的意思搞的特别清楚(逐字翻译),知道一个大概其和知道在什么场合用就行,否则你在使用句型时中文会先蹦出来影响你正常自然的英文表达。“语言是工具,不要把它定位的高不可攀。”
“妈妈,我多想能够提问题,然后听到:En it's a good question.帅爆了!”在Apple的印象里美国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高举着手问问题。
“嗯!最帅的是,问题问的好,人家的回答你一句没听懂。”我说。
“哈哈,听说读写一个不能少对吧。加油吧,小Apple。”Apple说。
在参观Suzzallo图书馆时,Apple不自觉地脱离了队伍,呆呆地看着如教堂般的通天彩色玻璃窗,挑高的屋顶。Suzzallo图书馆属于哥特式建筑,一个半螺旋的宽大楼梯通往二楼阅览室,一排排简单的木桌木椅摆在中间很像教堂,由屋顶垂落的一圈儿古式木质吊灯发着暖光,四周是比一人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读书的人不多,也就那么两三个,屋里的采光靠三面墙上的大玻璃窗,因为窗户比较高,室内并不是明亮的毫无遮拦,而是像在明光上遮了一块纱巾变得朦胧起来,把读书人的轮廓镶嵌了银色的边儿。据说在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发出淡蓝色的光线……参观完UW后Apple对我说:“妈妈,我看见书架上有巴金全集,在这里看书应该像在天堂里读书一样吧。”
UW给Apple的触动并没有后来的普林斯顿强烈,但我总有一种感觉,UW与我们更有缘分。前段时间Apple接到通知,她将作为实习生在寒暑假参加UW在北京的一些列工作。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多耽误影响学习啊?毕竟高二学生的学业很紧张,人家孩子利用假期补习功课,你家孩子却干一些与学习无关都事情。”今年圣诞节Apple准备组织一个关于《基督教起源与分支以及圣诞节的来历》的活动,通过幻灯给同学们讲解西方宗教以及宗教艺术。她先是做来一个口头邀请的试探,一周后她对我说:“很难把同学们组织到一起,因为圣诞前后有一次月考。”“你再试试看,哪怕只来一两个同学,你也要做好组织活动。”
确实,我们在“关键”时刻不务正业,但不要误认为我们是富人可以用钱为女儿铺出未来之路,恰恰相反,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给她交昂贵的大学学费,她必须靠自己的本事去求学,而且上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将来是要还给父母的。我一直认为孩子从社会实践或者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对学习文化课是有帮助的——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到理解力上的灵活性。当我们成年的时候会不会时常有一种想法:如果现在学习文化知识肯定比高中那会儿学的好多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会有一门《社会实践课》?虽然从上到下没人去重视这门课为什么依然存在?是因为国家知道社会实践对未来的国家栋梁的重要性。但如此重要的教育成了表面文章,教会了一大批纸上谈兵的“专家”。开设这门课却不配合孩子上这门课,也就是说我们一边希望孩子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组织能力,一边又限制甚至阻挠,无形中我们的孩子被剥夺了实践的权力!有的人连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而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很多能力不具备。
我对Apple说:“哪怕一个同学都没来,你的家人都会参加。你没有丝毫损失,你会在准备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与知识。做吧!小Apple。”
前些天我问Apple:“你还记得参观UW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
Apple说:“就记得迟到了!”
“去翻翻你带回来的资料,马上!”
孩子的记忆力很好,但他们的年龄不允许他们时常回顾过去,他们是一帮放眼于未来的青少年,快捷,迅猛,莽撞,马不停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他们的常态。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搂着Apple靠在沙发上与她回忆她曾走过的路以及我们在一起时发生过的事情,每次聊天我们都会补充彼此的遗忘,在笑声中打趣那些尴尬与难堪的小事儿,那是我们最愉快的厮守。这么做的目的可以用印第安人的一句话概括——停一会儿,让自己的灵魂赶上。
“妈妈,我现在都想起来了,幸亏您提醒我了,这对我做实习生大有好处。”
西雅图美术馆(SAM)
对Apple来说参观西雅图美术馆(简称SAM)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SAM成立于1933年,原属于私人美术馆,后来富勒先生和他的母亲把美术馆捐赠给了市政府。美术馆里的展品涵盖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美洲与欧洲的作品,当然也包括一些当代艺术。SAM门口拿锤子的人物雕塑非常显眼,锤子缓慢地落下又抬起。我并不知道它的寓意,但从《艺术的故事》中得到了一点个人的理解——艺术最初不是作为欣赏品出现的,而是一门手艺。
SAM 西雅图美术馆展品
一进SAM我俩就“失散”了,幸亏她穿了一条红色的小裙子,让我总能找到她。《寻找Apple》成了美术馆的一个重要作品,而且每个美术馆里都有这幅“作品”。我特别喜欢看她站在油画前的背影——优雅而恬静。她与每一幅画之间的邂逅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交流,还带着一种复杂的、撞击性的甚至是汹涌澎湃的心灵交汇。“我说不出来我到底获得了什么具体的东西,可能是想法,一个接一个的想法。”Apple说:“我不仅仅是看技法,还要看艺术家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揣测他们在画这幅作品时想流露的是什么。如果美术馆只有我一个人的话,那种冲击感会更强。”
Apple是不会主动来找我也不会在参观期间与我讨论艺术作品的,一是在博物馆要保持安静,她也需要安静的欣赏作品;二是她认为我的艺术鉴赏水平太低。我说:“好吧,我小时候的美术课总是被数学课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