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说阿桑奇(他曾被视作神人)
胡锡进说阿桑奇(他曾被视作神人)1993年,面对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契机,牟其中大胆地营造了一个“中俄美大三角”理论,在这个理论支持下,他在地处中俄边界的满洲里投入1700万元,开发了一个边贸口岸,建立了一个保税仓库,并促成了中俄双方公路建设的对接。当时,满洲里政府给南德批了一块10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其开发。牟其中的本意是在满洲里这块欧亚大陆的连接点上吸引西方资金的投入,以此拓宽俄罗斯资源与中国北方相接缘的大市场,进而再造一个“香港”,也就是北方香港。四五年过去后,这个项目基本没有什么进展,不过牟其中的雄心不减,在1998年春,他还特意召集了“开发满洲里项目洽谈会”,并组织了北上誓师大会,但最终因为效果不理想而未能正常出行。虽然只是“雨点”小,但牟其中却把“雷声”搞得很大,这笔仅投资1700千万的项目,被他冠之以“北方香港项目模式”,对外号称投资了几个亿,“仅这一项目就有资产20个亿”! 1992年10月,牟其中在接受新华社记
上个世纪整个九十年代,在中国的所有企业家中,他是被最广泛、最长久关注的传奇人物,甚至没有之一,是国人谈论中的神一样的人物,连史玉柱都弱他几分。在他的视野中,似乎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他曾用积压的轻工产品换取飞机,被商界津津乐道;曾靠个人的力量将卫星发上天,比起现在美国特斯拉公司的马斯克,还要更为激进和疯狂;在中俄边界城市满洲里,他曾筹划建立“北香港”的宏伟计划;他更曾扬言将喜马拉雅炸开一个缺口,让印度洋暖湿季风吹进青藏高原、把当地变成粮仓;他也曾是中国首富,手中可以动用资本在九十年代几无人可敌……不过,最终,他却由“首富”沦为“首骗”,锒铛入狱,被视为中国商界经典的大败局。
他就是牟其中,一个被视为“神人”的商界前辈,整整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牟其中在经商之前,就有着不同常人的传奇经历,1974年,还在文革没有结束时,他曾与人合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书,因此而被判死缓,幸亏文革结束,才得以平反。1979年,牟其中辞职经商,创立日后大名鼎鼎的南德公司,而这次被判死刑的经历也成为他日后津津乐道的政治资本。1989年,牟其中利用国内积压的大量轻工产品从前苏联换回4架图-154民航机。这笔数额巨大、极其成功、颇具创新精神的跨国生意,使牟其中一夜之间名震国内商界。
牟其中的看家本领在于一个“倒”字,或者说白一点,就是“空手套白狼”。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座钟生意,后来又以轻工产品换飞机,都是依靠这个本领。
牟其中做生意从不求把每项生意实落实,而是追求“量”与“速度”。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这种追求速度、追求新闻效应的心态指引下,牟其中的每笔生意看上去都似乎轰轰烈烈,天下皆知,可是真正去看他每笔生意取得了多少的经济效益,找到的往往只是一堆泡沫。
牟其中还是一个非常会做秀的人,在电视镜头前、在接受采访、在演讲的时候是他总是显得游刃有余,时不时地还会露出一点“伟人”的幽默风范。
1992年10月,牟其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南德正在组织通讯卫星的发射,另有众多大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包括组建航空公司,在上海浦东建造一百多层的摩天大楼。”之所以想做卫星生意,其起因仅仅是牟其中难以掩饰的野心,飞机做完后,下一步还有什么项目能更加轰动?在当时,只有做卫星。不过,卫星这项复杂得多的高科技工程远不像他所想的那么简单,卫星最后虽然送上天了,但却没有带来效益,两颗卫星不仅让他损失了大量资金,还让他在高额回报诱惑下参与融资的其他企业的资金也被牢牢套住。此外,他所投资的航空公司、摩天大楼等工程,均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993年,面对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契机,牟其中大胆地营造了一个“中俄美大三角”理论,在这个理论支持下,他在地处中俄边界的满洲里投入1700万元,开发了一个边贸口岸,建立了一个保税仓库,并促成了中俄双方公路建设的对接。当时,满洲里政府给南德批了一块10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其开发。牟其中的本意是在满洲里这块欧亚大陆的连接点上吸引西方资金的投入,以此拓宽俄罗斯资源与中国北方相接缘的大市场,进而再造一个“香港”,也就是北方香港。四五年过去后,这个项目基本没有什么进展,不过牟其中的雄心不减,在1998年春,他还特意召集了“开发满洲里项目洽谈会”,并组织了北上誓师大会,但最终因为效果不理想而未能正常出行。虽然只是“雨点”小,但牟其中却把“雷声”搞得很大,这笔仅投资1700千万的项目,被他冠之以“北方香港项目模式”,对外号称投资了几个亿,“仅这一项目就有资产20个亿”!
像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例子在牟其中身上比比皆是,而他最让外界津津乐道的事情还是“把喜马拉雅山炸个缺口”一事,当时,他向陕北老区承诺投资50个亿,宣称要把喜马拉雅山炸个缺口,以便让印度洋暖湿季风吹进青藏高原,把当地变成粮仓,这条新闻当时可谓轰动全国,甚至连外媒也予以持续报道,美、法、日、澳等国的记者纷纷赶赴中国采访。
牟其中在南德公司内部大搞个人崇拜,在见识有限的偏远地区地方官员面前则大摆“中央领导”的派头,看上去的确风光无限。然而,时势虽然将他造成了英雄,但他自己没有趁机有所作为,反而堕落成为一个信誉扫地的“首骗”。在危机到来之时,牟其中不甘心失败,他要拯救自己,但走得却不是正道,他开始大谈自己在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中的价值,“我认为我这一生对我们国家最大的贡献在……我发现了新的东西,简单说是‘空手道’”,“我成功的共同特征就是我绝对不生产产品”,“南德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空手道’历史……我根本不要钱,我蔑视资金的作用,资金没什么作用”。
此时,牟其中已经牢牢被浮躁锁住,在靠大话、空话、假话、疯话骗人钱财的邪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当他的“首骗”之名几乎已经铁板钉钉盖棺论定的时候,他非但不及时痛定思痛,悬崖勒马,反而变本加厉,一意孤行,“只要中央首长接见了,理论界首肯了,报纸上报道了,(电视)图像出来了,就算我们南德欠人家几个亿,又有什么了不起”。眼看金融体制和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骗人蒙事、欺世盗名的难度越来越大,牟其中自知大限将到,不禁怨怒交织,急火攻心,由“首骗”进而演变成了一个妄想狂,一个以经营“信用形态”为名到处骗取“货币形态”的“邪教教主”。
牟其中有“空手套白狼”的胆量,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气,却缺乏经营管理一个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的真实能力,他套来的资金投入的项目连连失败,巨额债务无法偿还,终于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最终锒铛入狱,以悲剧收场。
牟其中当然是一个能人,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被称为地产界思想家的冯仑就将他奉为偶像。牟其中的有些文章写得非常漂亮,他曾在狱中给律师写了一封长达40页的信,委托律师处理南德公司的部分事务,全篇文章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一气呵成,至今读来依然令人赞叹。牟其中的思考非常有深度,在理论上非常有研究和借鉴的价值,其市场组合理论、99度+1度理论等,时至今日,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牟其中虽然被视为大败局的典型,但其启蒙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总之,牟其中的思想很有深度,创意也有很多值得激赏的地方,但在实践上却是老犯错误,这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