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大清盐商》剧照。这样的人都能中举,对得起范进吗?显而易见,这一结果的背后肯定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易。生员们翘首以待,待到榜单贴出来,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只愿能找到自己的名字。不看还没事,一看群情激愤,众学子发现,中试之举人除苏州士子13人外,其余多为扬州盐商子弟。其中,句容知县王白俞所荐之吴泌,山阳县知县方名所荐之程光奎,都是出了名的“学渣”,不学无术、文理不通,可他们是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出身盐商家庭。

春节刚过,演员翟天临身陷学术门,他和幕后一些人弄虚作假的行为,点燃了千千万万寒门学子心中的怒火。

我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若是人生的起跑线也被金钱和权力划为三六九等,必将滋生腐败,从而使部分人攫取教育特权,实为社会一大不公。

回首三百年前,江南的上千名生员也曾有过与今日寒门学子们相似的愤怒。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1)

1

康熙五十年(1711年)九月初九,辛卯科江南乡试放榜,寒窗苦读多年的莘莘学子齐聚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贡院门外。

生员们翘首以待,待到榜单贴出来,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只愿能找到自己的名字。

不看还没事,一看群情激愤,众学子发现,中试之举人除苏州士子13人外,其余多为扬州盐商子弟。

其中,句容知县王白俞所荐之吴泌,山阳县知县方名所荐之程光奎,都是出了名的“学渣”,不学无术、文理不通,可他们是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出身盐商家庭。

这样的人都能中举,对得起范进吗?显而易见,这一结果的背后肯定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易。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2)

▲《大清盐商》剧照。

明清两代设两淮盐运使,由于盐税在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扬州盐商依托于政策而暴富,成为一方土豪,沉溺于灯红酒绿、山珍海味,其奢侈消费的风气令人发指。

据乾隆年间的《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盐商看美女看腻了,便开始选丑,让姑娘们在脸上涂酱油,在大热天的太阳底下暴晒,看谁更丑。扬州盐商比谁有钱,就在金箔上写自己名字,跑到山上,将金箔往外扔,看谁家的金箔第一个飘到城中。

不过,按照传统的“四民”社会秩序,商人群体对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多少有些自卑。

所谓“积财万千,无过读书”,明清朝廷考虑到盐商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对科举考试中的盐商子弟进行商籍管理。盐商子弟不但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还可凭借商籍参加科举考试,在学额分配等政策上享有特权。

钱穆评价科举的公平性时曾说,其有“消融社会阶级”之利,“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考试内容单纯,可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即每人只要凭借个人努力就能争取到政治地位,从而维护皇权稳定。

然而,明清盐商的科举特权,不仅影响了科举的公平性,还不断有人冒充商籍参加科举考试。如乾隆年间,浙江钱、仁两县冒充商籍参加科举考试的现象十分严重,“本地之人借商籍登进者十居七八”

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的腐败不过是冰山一角。

2

那一天看完榜文,江南士子怒了,多年寒窗苦读,竟让宵小之徒占了便宜。

近日网友揭发翟天临,仅仅靠论文查重,就找到其抄袭事实,通过网上信息,就能揭露其学校老师潜规则,而三百年前的考生,没有互联网,没有大V,只能靠自己身体力行,聚众抗议。

九月二十四日,苏州生员千余人聚集于玄庙观前,以廪生丁尔戬为首,将五路财神像抬进府学,放在明伦堂的孔子像旁,意思是谁送钱,谁就能考中举人,直指主考副都御使左必蕃、副主考翰林院编修赵晋涉嫌贪污受贿。

众生员各尽其才,充分发挥考试以外的技能。他们争作歌谣,四处张贴对联,有人利用两个主考的姓氏写成一副对联:“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还有人用纸糊住贡院匾额,然后将“贡院”二字改写成两个大字——“卖完”

两江总督噶礼听说此事后,担心会累及自己,就把丁尔戬抓了起来,并上报朝廷,准备以诬告罪处理。他相信,朝廷对带头闹事学生的处理方式一定简单粗暴。

主考左必蕃和江苏巡抚张伯行也奏明康熙皇帝,陈述生员闹事的经过和科场舞弊的传闻。

好好的科举竟然变成了“闹学潮”,康熙极为重视,立刻命人到江南彻查此事。

经过严审,两个“学渣”举人对自己作弊的行为供认不讳。

新中举人程光奎供认,自己与副主考赵晋、山阳县知县方名素有交情,早已花钱打通关系,因此得以考中。

举人吴泌也供认了自己行贿买通的情况,称自己向安徽巡抚、泾县知县等当地官员贿赂了数千两银子。

真相即将大白,噶礼却有意包庇。张伯行想到,之前左必蕃上书朝廷,有请将新中举人吴泌、陈光奎提至京城复试和请总督严审之语,再加上有人传言,噶礼欲从中索银五十万两,保全无事。

张伯行认为此案与噶礼有关,奏请康熙将其解任严审。噶礼也不甘示弱,上书参张伯行挟嫌诬陷、监毙人命等七大罪状,并请与张伯行对质。

案子还没审完,总督和巡抚倒先斗起来了。

噶礼是康熙的宠臣,深得朝廷信任,他母亲还是康熙的乳娘。噶礼与张伯行互参,康熙帝本来海倾向于噶礼,幸亏噶礼母亲深明大义,向康熙帝直言噶礼贪婪无厌,并为张伯行伸冤。

于是,康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二人一同解职,令户部尚书张鹏翮等人继续审理此案。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3)

▲康熙皇帝。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终于彻底查清了考生暗通关节和副主考赵晋私受贿赂的情况

涉案官员除安徽巡抚病故,泾县知县畏罪自缢外,其余皆依律定罪,处以副主考赵晋,同考官句容县知县王白俞、山阳县知县方名斩立决,主考左必蕃虽没受贿,但因失于觉察,处以革职,作弊行贿者吴泌、程光奎等五人流徙。

至于噶礼与张伯行互相弹劾一事,康熙从轻发落,命张伯行复职,将噶礼撤职。噶礼究竟有没有卷入科场案,不得而知,康熙似乎也想给这个宠臣留点面子。

3

尽管康熙辛卯科场案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但这并不是科场舞弊的开端,也不可能是结束。

此前,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也曾惊动朝廷。当时,中试举人陆其贤用银三千两贿赂考官。考试时,考官公然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并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决定取舍。事发后,考官七人被处斩,抄没家产。

贿赂几乎成为科场作弊中最让人深恶痛绝的一种形式,一些考生凭借家庭出身,靠着万贯家财,就能踩在寒门学子的身上向上爬。

清代欧阳兆熊的《水窗春呓》记述了道光年间,科举考试中贿赂官员盛行的情况:

京师关节之风甚炽。凡翰、詹、科、道、部员中有考差可望分房者,亲友相率送条子,以圈识之, 每一圈为百金,有多至三十圈者。亦有京官自送条子与公车者,得隽如放外官,望纳年例。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明清小说中不乏对科场作弊的讽刺,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中,有不少关于科举的趣事。

其中一个故事写道,一个何姓举人,到京中应试,在酒店偶遇一伙考生,交谈几句后,发现性情相投,就拼桌畅饮一番。

过几天,何举人见一人喝醉了倒在路旁,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二流子出来讹人,仔细一瞧才知是那天一块喝酒的朋友。何举人好心将其扶起,送回住处,那人清醒后感激不尽,给了何举人一张纸条,叫他回去好好看看。

何举人回去一看,发现竟然是会试试题。同住的举人都不信,天上哪能掉馅饼。只有何举人与另一名安姓举人,不管是真是假,根据题目认真准备,一到考场一看,题目一模一样,结局自然是何举人和安举人顺利登科。

那位被扶起的倒地举人当然也不是什么世外高人,只是高官富商之子罢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行径早已是司空见惯,就连参与考试的士子对此也“恬不为怪”了,个人的力量终究无法抵抗时代的巨浪。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4)

4

反观今日,由翟天临学术门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早已超出个人学术不端的范围。这绝不是他个人的问题,犹如清代科场舞弊案一样,有着深刻的根源。

如今,涉事的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大学两所名校处境尴尬。经网友调查爆料,翟的博导仅为本科毕业,能搜索到的个人著作不过3篇,并不符合作为博士生导师的资格,而同校的表演学院院长前不久离婚娶了小自己将近30岁的女学生,其中的故事也是耐人寻味。

另外,翟天临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没发C刊,竟然成功申请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这如果不少是因为特别的缘分,那真是匪夷所思,让那些拥有真才实学,与他同时竞争的博士们情何以堪。

同是博士生,有的人寒窗苦读十几载,秃了头发,工资还不够植发,努力提升学历,却赶不上房价,天下之大,不知何处为家。

凭什么他翟天临就能在读博期间频繁拍戏、接广告、录综艺,视学术如儿戏,抄袭论文,照样毕业,赚得盆满钵满,还到处嘚瑟,难道真是天纵之才、人生赢家?

道路千万条,诚信第一条,学术不端正,母校两行泪。

学术权力市场化、博士学位泛滥,只会使教育行业更加混乱,一个演员的学历注水再怎么引人注目,也不过轻如牛毛,娱乐圈之外有更多靠金钱和权力得来的注水博士。

5

更何况,花钱可以买来学位,却买不来学识。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金银又并非文章的根苗,它最好还是买长江沿岸的田地。然而富家儿总不免常常误解,以为钱可使鬼,就也可以通文。”

一个装腔作势的演员因一言不慎而成众矢之的,这个刚在今年春晚小品里扮演打假警察、屡屡卖弄高学历人设的的“学霸”,用实际行动证明,其实他只是一个演员,他不懂什么是“知网”,也不知道做学问的艰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术,是无止境的修行,是书桌前的奋笔直书,是图书馆中的万卷文献,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熬夜苦读,是满头华发,是半生清贫。

苦尽,也未必甘来。

沽名钓誉之辈,如果放不下声色犬马,忍受不了黄卷青灯、雪案萤窗,就更不该卖弄博士人设,为自己谋取利益,轻则贻笑大方,重则身败名裂。

注水的博士要知道,这世上也有很多人,始终对学问心怀敬畏,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

2009年,时年38岁的辽宁三轮车夫蔡伟,被正式录取为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古文字学大家裘锡圭教授。

蔡伟是一名下岗职工,十余年里靠在商场门口摆小摊、蹬人力三轮车养家糊口。工作之余,他潜心治学,经过20年的苦读,终于被复旦录取。

他的导师裘先生写信称赞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下岗职工的博士之路堪称励志,一代武侠小说大师坚持读博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

2005年,已经81岁高龄的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的职位,前往剑桥大学求学。此前,他已经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可金庸坚持到英国读书,考一个货真价实的文凭。

金庸说:“我不为学位,只为学问。”

他飞赴英国,像大部分留学生一样租房子,认真听课,一丝不苟地写论文,专心致志地研究唐代太子继承皇位制度问题。

在此期间,他谢绝一切与学业无关的社会活动,在耗费五年时间后,终于在2010年以86岁的高龄,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完成时,其导师盛赞:“没有学者对此做过如此深入的研究”。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5)

▲2005-2010年,年逾八旬的金庸远赴英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

6

如果那些名利双收的注水博士们也愿意像金庸一样,在工作之余钻研学问,写下几篇鸿篇力作,相信众多网友也不会去纠结他们的学位到底是怎么来的。可若是滥竽充数,就只能惹来众怒。

千千万万寒窗学子还在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可当看到有些人靠着金钱和权势轻而易举地收获名利,学子们发现,自己夜以继日的勤奋换来的竟是无情嘲弄,年复一年的坚持换来的也只是肆意侮辱。

我们期盼,教育能多一些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还校园一方净土,还学生一个公道,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才有机会去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不是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迷失。

希望所有人的努力付出,都能有回报;希望万千学子的辛苦耕耘,都能开花结果;也希望成功的果实,不会被投机取巧的小人窃取。

翟天临什么时候被发现学术造假(们的千年造假史)(6)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记得随手点个好看以示鼓励呀~

参考文献:

(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清)欧阳兆熊:《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华书局2009年版

周道祥:《江南贡院史话》,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5年版

秦淮川:《金庸读博与官员读博》,人民网2014年03月12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