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不是都有咸味:盐的咸味是哪来的 No.151
盐是不是都有咸味:盐的咸味是哪来的 No.151By Nothing以室温环境中的水为例,水中的分子有时可以冲破水的束缚从水中跑出来,这就是蒸发的微观图像。在水中,分子的速度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分子运动速度快有的速度慢。速度快的分子由于动能比较大所以更有可能脱离水的束缚。所以,蒸发出去的水分子是速度比较高的分子,剩下的是速度比较低的分子。在热学中,速度低代表的正是温度低,因此,蒸发会导致液体温度降低。液体温度降低后自然就更容易从外界吸收热量且水温降得越低从外界吸热越快,直到快速分子带走热量的速度和水从外界吸热速度相同时水的温度便稳定下来(这时水温一定比室温低)。综上所述,并不是吸热导致了蒸发,而是蒸发使得体系从环境中吸热,这样看,矛盾就不存在了。by 莲子A首先,我们讲一下蒸发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盐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每天都要和它打交道,要是哪天炒菜忘了放盐,这个菜就会让人难以下咽。大家对它的咸味都很熟悉,但是这个咸味来自于哪里呢?
1
Q
液体蒸发时要吸热,为什么自身的温度却降低呢?不矛盾吗?
by 莲子
A
首先,我们讲一下蒸发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室温环境中的水为例,水中的分子有时可以冲破水的束缚从水中跑出来,这就是蒸发的微观图像。在水中,分子的速度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分子运动速度快有的速度慢。速度快的分子由于动能比较大所以更有可能脱离水的束缚。所以,蒸发出去的水分子是速度比较高的分子,剩下的是速度比较低的分子。在热学中,速度低代表的正是温度低,因此,蒸发会导致液体温度降低。液体温度降低后自然就更容易从外界吸收热量且水温降得越低从外界吸热越快,直到快速分子带走热量的速度和水从外界吸热速度相同时水的温度便稳定下来(这时水温一定比室温低)。综上所述,并不是吸热导致了蒸发,而是蒸发使得体系从环境中吸热,这样看,矛盾就不存在了。
By Nothing
2
Q
保温杯是如何保温的?
by Loathe
A
在回答保温杯是如何保温的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热是如何传递的。热的传递方式分三种:对流、辐射和接触传热。其中对流传热可以理解为热水和冷水放在一起后两者相互混合导致的传热;辐射传热是物体通过向外辐射电磁波来传播能量,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传热的效率越高;接触传热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三个传热的途径都阻断掉那么就能很好的保持物体的温度。
有了前面的背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保温杯为什么可以保温:将热水倒入保温杯并盖上杯盖后,外界的空气将不能和内部环境接触,对流传热将不能发生;由于100度的水并不算很热,辐射传热的效率也不高;最后还剩下接触传热最后一个途径,可以看到,保温杯并不是单层结构,杯壁上存在真空隔层,正是这个真空隔层断绝了内部与外部接触传热的路径。以上就是保温杯可以保温的原因。
By Nothing
3
Q
气球和肥皂泡里面明明是空气,为什么不会在空气中一动不动,而会向上飘呢?
by 木兮啊
A
首先,我们在没有风的环境中讨论这个问题。由浮力定律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只要它的平均密度和空气相同那它就能悬浮在空中。
那为什么气球和肥皂泡往往不能维持悬浮呢?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肥皂泡和气球除了包括空气之外还包括外面的一层膜,一般来说,这层膜的密度要大于空气。另一个原因是,气球的表皮和肥皂泡的液膜会向内对空气施力,结果就是内部的空气被压缩。我们都知道压缩后的空气密度变大(pV=nRT)。综上,一般情况下,气球和肥皂泡的密度都要大于周围的空气,因此会在空气中下落。但是,如果在气球中冲入氦气等密度较小的气体的话也可以让气球飘起来。
如果在有风的环境中,由于有风的影响,气球向哪运动就不一定了。
By Nothing
4
Q
为什么带电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静电荷分布在导体表面,而且曲率半径大的地方电荷密度小?
by Wicked
A
静电平衡是指导体中自由电子无定向移动(热运动一直存在),电场分布不随时间变化。无论导体带不带电,其在外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向电场的反方向做定向运动,由此产生的感应电场与外场方向相反且随着自由电子增多而增大,直到与外电场相等内部电子停止定向移动,达到静电平衡。电荷在表面是其定向移动的结果。
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不仅仅与表层的曲率有关,还受导体本身的形状特性,周围介质分布情况以及导体的带电状况影响。对于孤立带电导体而言,定性的规律是:曲率越大,电荷分布越密集。值得注意的是,电荷密度与曲率之间不存在单一的函数关系。定量的研究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参考:对孤立椭球导体面电荷密度与表层曲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与定性的结论一致。
By Nuor
5
Q
如何摆脱地心引力?
by —众里寻你
A
只要你跑的足够快,地球就抓不住你。
宇宙中每一个物体都以一定的力吸引着每一个其他物体,对于任意一个物体来说,其力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