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遇到逗你家的小孩:我能逗逗你家娃吗

遇到逗你家的小孩:我能逗逗你家娃吗殊不知,看似一句玩笑话,却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恶劣影响,有些创伤甚至不可挽回……是不是很有画面感,恐怕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都经历过以上的逗娃套路,以前不懂所谓家庭教育的时代,也没人会把这些看似“逗乐”的行为当回事。网上总结了7种常见的“中国式逗娃法”,不看不知道,一看发现虽不能说全都中过招,起码也有一半了。以下就是网友们总结的逗娃套路:1、你是你爸妈捡来的2、当着孩子的面,把孩子的糗事当作笑话说3、拿烟(酒)给孩子抽(喝)4、你妈妈有小弟弟(妹妹)了,就不喜欢你了5、你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还只能选一个)6、要孩子表演个节目,才给红包7、再不乖,就让警察把你抓走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遇到逗你家的小孩:我能逗逗你家娃吗(1)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江垚

春节刚过,不知多少家庭的孩子又经历了一拨“中国式逗娃”

网上总结了7种常见的“中国式逗娃法”,不看不知道,一看发现虽不能说全都中过招,起码也有一半了。

以下就是网友们总结的逗娃套路:

1、你是你爸妈捡来的2、当着孩子的面,把孩子的糗事当作笑话说3、拿烟(酒)给孩子抽(喝)4、你妈妈有小弟弟(妹妹)了,就不喜欢你了5、你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还只能选一个)6、要孩子表演个节目,才给红包7、再不乖,就让警察把你抓走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恐怕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都经历过以上的逗娃套路,以前不懂所谓家庭教育的时代,也没人会把这些看似“逗乐”的行为当回事。

殊不知,看似一句玩笑话,却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恶劣影响,有些创伤甚至不可挽回……

“中国式逗娃”,看似是一群不识趣的亲朋好友的逗乐行为,其实反映的恰是中国家长的教养问题。

1

真正放纵亲友的,是你的不懂拒绝。

春节聚会,堂姐已经怀了二宝,她家大宝小圆子有着大大的眼睛,是个萌妹子,更是全家的开心果。原本每次家庭聚会,大家都会抢着抱小圆子,逗她玩,堂姐也都笑呵呵在旁边看着,不多干预。但今年聚会却发生一件颇为尴尬的事……

因为知道堂姐怀了二宝,于是就有几位亲戚在闲聊时逗小圆子说:

你妈妈要生小弟弟啦,爸爸妈妈以后都疼小弟弟,不要你啦!

刚开始小圆子只顾着吃手里的零食,也没什么反应。后来,又陆陆续续有人逗她,小姑娘明显不高兴了,吃饭时嘟着嘴,堂姐问她原因,她只是抱着堂姐的肚子,一脸委屈不说话。

那天聚餐后,晚上回家,大家庭群里,堂姐发了一段这样的话:

首先恭祝诸位亲朋新年快乐!猪年大吉!我家小圆子承蒙各位喜爱与照顾,一直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圆子今天心情有点不好,下午吃饭时就看出来了,回来我问了她原因,她刚刚终于忍不住哭了,问我是不是生了小弟弟就不爱她了。我想应该是大家逗她时说了什么,小朋友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的,也许只是一句大人的玩笑话,小孩子却可能都会当真。我知道大家都是出于对小圆子的爱,只是说笑而已,但是,希望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爱她。小圆子笔芯!(表情包)

群里沉默了10分钟,我率先回应了堂姐,还转了一篇关于逗娃的文章到群里。接着,各位叔伯兄嫂也都开始回复,有道歉的,有解释的,也有给堂姐点赞的……

遇到逗你家的小孩:我能逗逗你家娃吗(2)

图片来源网络

说实话,很佩服堂姐的情商,没有当着众人的面撂脸子,而是选择用更为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每一句都既表达了态度,又留有余地。

我们以为亲友的一两句话,一两个行为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殊不知,孩子越小,对于真话假话的分辨越弱,越容易被心理暗示。

大人眼中的有趣逗笑,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成为“童年阴影”。

家长在此时,就必须扮演“保护者”和“抵抗者”的角色,所谓保护,就是在孩子面临这类尴尬场面时,及时出现在孩子身边,给TA支持;所谓抵抗,就是在必要时,坚决地予以拒绝和还击。

当你对亲友说“不”的时候,孩子才能免于更多“中国式逗娃”的潜在伤害。

2

强大的父母,要教会孩子同样强大。

家长能对亲友说“不”,也要适时教给孩子学会说“不”。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不可能总是陪在身边,事无巨细地保护,尤其是在亲友相聚环境下,因为觉得安全,更会放心让孩子身处亲友之中。

我们永远不会清楚孩子在我们视线之外,会面对什么。这也正是很多父母不敢对孩子撒手的原因。

保护的铠甲再坚固严密,也不如让孩子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面对这种逗娃取乐的情况,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提前教孩子勇于说“不”。这么做有两点好处:

▶ 第一,孩子的拒绝看似直接,实则委婉。孩子直接的拒绝,能让取乐的亲友更直接了解孩子的意愿,不失为一种礼貌又不失尴尬的拒绝。

▶ 第二,让孩子从小理解“拒绝”的合理方式。并不是所有场景都要“拒绝”,“拒绝”得不到位,反而会让人觉得孩子任性无礼缺乏教养,能从小通过实际情况让孩子学会判断何时需要拒绝,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遇到逗你家的小孩:我能逗逗你家娃吗(3)

图片来源网络

你瞧,“中国式逗娃”,之前批判的都是熊亲戚,但其实,真正需要纠正的是家长在其中的角色。希望每一位成年人,不做纵容亲友的羸弱父母,更不做跟风逗娃的熊亲戚。

面对不合适的逗娃行为,都能坚定地回答一句:不!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