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毒素超标是咋回事:小麦呕吐毒素到底是什么
小麦毒素超标是咋回事:小麦呕吐毒素到底是什么近几年,由于雨水天气或除草原因,一些小麦生育进程不均衡,小麦花期也不一致,这就导致了可能一块田只有一部分抽穗,另外一部分还未抽穗,这种情况增加了小麦赤霉病防治难度,建议种植户多次施药来弥补。小麦“呕吐毒素”问题,需要种植户重视赤霉病防治,把握好用好关键时期,用对药剂。通过农药信息网查询,登记在小麦赤霉病上单剂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等,登记在小麦赤霉病上复配药剂有多菌灵·戊唑、多菌灵·咪鲜胺、咪鲜胺·戊唑、氰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等,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复配药剂来使用,也可以轮换用药。小麦赤霉病属于花药侵入病害,只要把握好用药关键时期才能防治好赤霉病。由于小麦出穗扬花期很可能会出现雨水不断情况,这种情况下,建议提前预防用药,雨停后再补喷一次药剂,总结而言,就是见穗打一次药,见花打一次药,防治宜早不宜迟。含有“呕吐毒素”赤霉病麦粒目前登记在赤霉病上药剂主要为多菌灵、甲基硫
小麦“呕吐毒素”的危害据江苏某电视台报道,近日南京市高淳区有几位大户小麦被粮库拒收,主要原因是“呕吐毒素”超标。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呕吐毒素”等已经成为粮库收粮检测项目,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因其引起猪呕吐而得名,国际上普遍将其定义为致癌物。
呕吐毒素对人和动物毒性较强,不仅能引起呕吐腹泻,甚至还可以造成人畜流产等,小麦上“呕吐毒素”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麦赤霉素,小麦赤霉病产生“呕吐毒素”的“罪魁祸首”。对于种植户来说,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赤霉素的防治,这才是避免“呕吐毒素”超标的根本。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关键在于掌握防治时间小面赤霉病属于小麦花期侵染病害,一般来说小麦齐穗后到扬花期是用药的关键,如果错过这段时间,基本后期就很难治理了。在小麦开花授粉过程中,小麦赤霉病原孢子很容易侵染花药,如果这时候恰逢雨水天气,赤霉病菌就能迅速侵入花药,并快速扩张,从而引起赤霉病的流行。如果这时候我们使用药剂来阻止赤霉病原侵入花药,将赤霉病病原杀灭在萌芽状态,那么防治就是事半功倍的。
小麦赤霉病属于花药侵入病害,只要把握好用药关键时期才能防治好赤霉病。由于小麦出穗扬花期很可能会出现雨水不断情况,这种情况下,建议提前预防用药,雨停后再补喷一次药剂,总结而言,就是见穗打一次药,见花打一次药,防治宜早不宜迟。
含有“呕吐毒素”赤霉病麦粒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选择目前登记在赤霉病上药剂主要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这些药剂使用年限较长,使用频繁,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效果已经大打折扣,这几年也出现一些复配药剂,比较典型的药剂是戊唑醇·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其中戊唑醇·咪鲜胺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性价比较高药剂,一般建议在小麦扬花5%-10%时使用,施药后一个星期再喷施一次,通过这几年实践,戊唑醇·咪鲜胺对于小麦赤霉病整体防治效果不错。当前市场上也出现了氰烯菌酯、肟菌酯、甚至嘧菌酯等来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也较为理想,一般也和戊唑醇一起复配使用。
通过农药信息网查询,登记在小麦赤霉病上单剂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等,登记在小麦赤霉病上复配药剂有多菌灵·戊唑、多菌灵·咪鲜胺、咪鲜胺·戊唑、氰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等,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复配药剂来使用,也可以轮换用药。
结束语近几年,由于雨水天气或除草原因,一些小麦生育进程不均衡,小麦花期也不一致,这就导致了可能一块田只有一部分抽穗,另外一部分还未抽穗,这种情况增加了小麦赤霉病防治难度,建议种植户多次施药来弥补。小麦“呕吐毒素”问题,需要种植户重视赤霉病防治,把握好用好关键时期,用对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