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风1号导弹什么时候诞生了?绝密的东风一号

东风1号导弹什么时候诞生了?绝密的东风一号钱学森的意见书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此后,我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有关导弹技术发展的重大决策。1956年10月8日,我国的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党和政府就开始考虑发展自己的导弹技术。1956年2月17日,导弹专家钱学森向国务院报送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从组织领导、科学研究、设计和生产等多方面,对发展我国的导弹技术提出了宝贵建议。《意见书》题目中的“国防航空工业”,指的就是导弹武器,之所以用这个提法,完全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1957年一个神秘冬夜,一趟满载苏联士兵和装备的军列悄然驶进北京南郊一个站台。尽管周围漆黑一片,但是站台上却见不到一丝明亮的灯光,只能看到一些手电筒晃动的微光;四周也听不到大声喧哗,只能偶尔听到几句俄语或华语口令。所有这些现象告诉人们,站台上正在进行着一个极为秘密的行动。

东风1号导弹什么时候诞生了?绝密的东风一号(1)

军事博物馆馆藏·东风一号导弹

东风1号导弹什么时候诞生了?绝密的东风一号(2)

1966年10月,钱学森(右一)、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右三)在二十基地观察核导弹发射试验。

凡参观过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的朋友,都会对我国第一枚弹道式导弹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年来,这枚高大、威武的灰白色弹道导弹一直牢牢矗立在拱形展厅的中央,醒目地展示出我国国防现代化的风采。

人们根据这枚导弹弹体上的字样,知道了它的名字叫“东风一号”,可是你知道吗,它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1059”。

1957年一个神秘冬夜,一趟满载苏联士兵和装备的军列悄然驶进北京南郊一个站台。尽管周围漆黑一片,但是站台上却见不到一丝明亮的灯光,只能看到一些手电筒晃动的微光;四周也听不到大声喧哗,只能偶尔听到几句俄语或华语口令。所有这些现象告诉人们,站台上正在进行着一个极为秘密的行动。

事实确实如此。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个平静的夜晚,两枚从苏联远道运来的P-2型弹道导弹,悄无声息地从这个站台踏上中国国土。

这次的神秘行动是我国和苏联政府达成一项秘密协定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党和政府就开始考虑发展自己的导弹技术。1956年2月17日,导弹专家钱学森向国务院报送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从组织领导、科学研究、设计和生产等多方面,对发展我国的导弹技术提出了宝贵建议。《意见书》题目中的“国防航空工业”,指的就是导弹武器,之所以用这个提法,完全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钱学森的意见书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此后,我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有关导弹技术发展的重大决策。1956年10月8日,我国的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在一个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白手起家地发展导弹技术不是一件易事。

为了缩短我国导弹技术起步阶段的摸索过程,早在1956年8月,李富春副总理就写信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希望苏联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导弹制造事业方面给中国以全面援助”,并于1957年9月7日,派出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苏联,就寻求导弹援助等问题同苏方谈判。

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10月15日,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一个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将于1957年至1961年底,向中国提供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并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导弹仿制。

根据这个协定,1957年12月,苏军一个缩编的导弹营,连同两枚P-2近程导弹和一套地面设备秘密抵达北京。从此,我国开始仿制苏联的P-2近程导弹。

P-2导弹全长17.7米,最大直径1.65米,起飞质量20.5吨,射程590千米。全弹由头部、稳定裙、酒精贮箱、液氧贮箱、中段壳体、仪器舱、尾段和发动机等几大部分组成,尾部装有4个梯形尾翼。推进剂为液氧和酒精,弹头采用常规装药。

1958年6月,苏联提供的第一批P-2导弹武器系统的图纸资料运抵我国。国防部五院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投入了紧张的翻译和复制工作。北京的7月是盛夏季节,酷热难当,但是翻译人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日夜兼程地工作。

留学回国的著名材料专家姚桐斌当时正患感冒,咳嗽得非常厉害,他把一些甘草片含在嘴里止咳,坚持审稿。忙碌的夜晚,钱学森和机关人员带着西瓜赶来慰问译制人员,使人们倦意顿消、精神倍增。

经过突击译制,第一批P-2导弹的图纸资料很快翻译完成,并下发到承制工厂。8月,苏联导弹专家陆续来华,具体指导仿制工作。

9月,国防部五院正式将P-2导弹在我国的仿制型号命名为“1059”,意思是1959年10月完成仿制,并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成就的高度综合,是国家规模的庞大系统工程,它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部门和各个技术领域。而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还未改变,这为“1059”导弹的仿制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重重困难,导弹研制人员没有退缩,他们百折不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把一个又一个困难踩在了脚下。

仿制没有研究和生产基地,科研人员就开展全国大协作。当时,全国直接和间接参加仿制的单位有1400多个,涉及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建材、轻工、纺织和商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主要承制厂就有60多个。仿制没有导弹总装厂,就对一座清朝宣统年间兴建的飞机修理厂进行技术改造;设备缺乏,就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自制简易设备,或者想方设法利用国内现有设备;原材料短缺,就努力寻找代用材料,以解燃眉之急。

当时,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导弹发动机液氧活门的密封垫圈要求很高,按苏联图纸的规定,只能用3岁公牛犊臀部上没有鞭伤的牛皮制作。我国的设计人员没有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在吃透技术文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合理制定了新的技术标准,不仅满足了发动机的设计要求,而且解决了材料的来源问题。

导弹部段生产出来以后,要进行强度试验。为了能有一个专用的强度试验室,技术人员在一个旧飞机库的基础上,用就地挖坑的办法,解决了机库高度不够的问题。并利用从飞机上拆下的旧部件和自制的承力地轨,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简易强度试验室。

在这试验室里,技术人员完成了“1059”导弹的320次静力试验。

“1059”导弹的仿制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全国各行各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只要是仿制导弹需要,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要材料给材料,没有任何怨言。但是,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专家的撤离和其它多方面原因,事先制定的1959年10月完成仿制并进行首次飞行试验的目标未能实现。

经过我国导弹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们的艰苦奋战,1960年2月5日,导弹的第一个大部段——酒精贮箱仿制成功。接着,其余7个大部段也相继完成。

一个多月后,由我国导弹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并施工安装的国内第一座大型导弹发动机试车台竣工验收,并利用苏制P-2导弹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初级点火试车。

与此同时,“1059”导弹发射所用国产推进剂的理化性能已经分析、测定完成,弹上仪器和地面设备等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鉴于此,国防部五院于1960年6月28日向中央军委报告,争取“十一”前后完成第一批“1059”导弹的仿制任务,并进行飞行试验。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谭政和林彪等圈阅了这份报告。叶剑英、聂荣臻和刘伯承还作了重要指示。1960年秋,第一枚导弹总装圆满完成。

1960年10月23日0时45分,一趟由18节客、货和特种车箱组成的专列,满载“1059”导弹和仪器、地面设备与特种车辆,以及发射试验人员从北京启程,秘密驶向酒泉导弹试验靶场。此趟专列的级别很高,沿途布满了担负双层警戒任务的民兵和解放军战士,每逢停车时,车上所有试验人员一律下车, 背向专列警戒,不准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10月27日,导弹安全运抵发射场。第二天,导弹进入技术阵地进行单元和综合测试。

11月3日,“1059”导弹测试结束,被装上专用运输车送往三号发射场区。在那里,发射人员用高架起重机把导弹吊到起竖托架上。

接着,载着导弹的起竖托架以步行的速度缓缓驶进发射工位,随后起竖托架上的液压装置把导弹竖成垂直的发射状态。操作人员登上工作平台,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作业。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这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射,中央军委和国防部五院的许多领导都亲临发射场坐阵指挥。

11月4日,在张爱萍、陈士榘两位将军的陪同下,聂荣臻元帅飞抵发射场。他一下飞机就急着了解导弹的测试情况,并叮嘱说:“这是我国自己生产的导弹,试验工作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

当晚,聂荣臻告诉大家,周总理已经报告给毛主席,同意明天拂晓发射。

1960年11月5日,是我国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天。凌晨,酒泉导弹发射场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在探照灯照射下,整个发射场坪明如白昼,竖立在发射台上的“1059”导弹俨然一把利剑直指夜空。

尽管当地的气温已经下降到摄氏零下二十几度,但是所有参试人员仍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9时02分28秒,发射指挥员下达了点火命令。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发射台周围腾起一股浓烟,导弹的尾部向下喷吐出橙红色的火焰,随即拔地而起,直刺蓝天。

这时,发射场上空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几秒钟后,垂直上升的导弹开始程序转弯,向远方飞去。与此同时,指挥中心不断传来各跟踪台站“发现目标,飞行正常!”和“跟踪良好!”的报告。7分32秒后,导弹准确击中目标。

当落区发回发射成功的报告时,导弹发射场形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人们尽情雀跃的时候,聂荣臻元帅和张爱萍将军来到发射场坪向大家表示祝贺。他高兴地对参试人员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大家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接着,他问一位年轻的导弹设计人员,竖立的导弹像什么?这位设计员回答说,像一把利剑高耸蓝天,直刺敌人的心脏。

旁边的张爱萍将军连声称赞:“说得好!说得好!”

当晚,发射试验人员参加了发射场用部队“伙食尾子”(节约的伙食费)举办的庆祝宴会。说是宴会,其实不过四菜一汤,有西红柿炒鸡蛋、猪肉辣椒、炒豇豆和炖黄羊肉。

发射场的领导告诉大家,豇豆是部队战士自己种的,黄羊肉是野外打猎来的。菜肴虽然品种不多,但是试验人员能够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吃上这些东西,已经非常知足了。

聂荣臻元帅在庆祝宴会上兴奋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军装 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继11月5日的发射取得成功之后,导弹又于同年12月进行了两次发射试验,均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导弹达到了设计规定的战术技术指标。

1964年2月27日晚,一枚“1059”导弹被送到军事博物馆展出。半个月后,“1059”导弹按上级指示改名为“东风一号”。

“1059”导弹的成功,是我军武器装备和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向全世界证明,曾经发明了古代火箭的中国,从此结束了没有导弹武器的历史。“1059”导弹的成功,也是我国导弹研制、生产的一个良好开端,它标志着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为今后新型导弹的自行设计和生产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从那时起,我国的战略导弹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级到多级、从近程到远程、从液体到固体地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059”导弹发射成功整整20年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洲际导弹成功地飞向8000千米外的太平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