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团扇典故:话说横扇
风扇团扇典故:话说横扇在横扇老镇区东北约3千米处,有着庙前、四都古村落。庙前村(今属四都村),在南宋时已形成集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庙前港北岸的街道有100余米长,港上架有邑宁桥,桥西的街道长约90米,桥东的街道长20余米,邑宁桥往南还有40余米的街道。新中国建立前,这里市面堪与横扇镇区相媲美,故村民称之为“庙前镇”。横扇张宅外景以前,横扇是吴江仅次于“七大镇”的“三小镇”(其他二镇为八坼和铜罗)之一。现横扇老镇区上尚存有几处老建筑。位于横南街58号的保生堂药店就是一家百年老店,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它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整幢建筑用料粗大,做工考究,门面上方刻有花卉,是一座典型的清末商业用房,临街斑驳的裙板和格窗在向人们诉说着百年沧桑。保生堂药店位于横南街88号的张宅,建于民国25年(1936),现存一路两进,大厅为七檩三架大梁,檩上装有8只龙头大铜钩,18扇退堂门上方置有双喜宫式隔扇,朝北中间是6
横扇,是吴江区四个街道之一,位于中西部。东北接松陵街道,东南、南连平望镇,西南、西毗邻七都镇,北濒太湖。镇区东临524国道和318国道,苏震桃公路、沪苏浙高速公路和太浦河贯穿境内。辖菀坪、横扇等4个居民委员会和星字湾、四都等16个村民委员会。面积71.4平方千米,人口4.35万人。
横扇双湾村
明末清初,横扇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村落,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港布有上下二扇,横扇之名由此而来。另当地俚语云:“沧洲荡畔贯横港,蚂蚁漾边锁扇形。”也描述着镇名的由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横扇逐渐兴盛。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街市日趋繁荣,成为太湖边一个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宣统二年(1910),置横扇镇。民国元年(1912),吴江、震泽两县合并后,设横扇乡。民国36年,设横扇区。新中国成立后,设横扇乡。1958年成立横扇人民公社。1983年,易为横扇乡。1992年11月,横扇撤乡设镇。2003年12月,菀坪镇并入横扇镇。2011年12月,横扇镇并入松陵镇。2018年10月,设立横扇街道。是年12月,调整横扇街道行政区域,划出区域成立八坼街道。
清乾隆《震泽县志》载横扇
以前,横扇是吴江仅次于“七大镇”的“三小镇”(其他二镇为八坼和铜罗)之一。现横扇老镇区上尚存有几处老建筑。位于横南街58号的保生堂药店就是一家百年老店,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它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整幢建筑用料粗大,做工考究,门面上方刻有花卉,是一座典型的清末商业用房,临街斑驳的裙板和格窗在向人们诉说着百年沧桑。
保生堂药店
位于横南街88号的张宅,建于民国25年(1936),现存一路两进,大厅为七檩三架大梁,檩上装有8只龙头大铜钩,18扇退堂门上方置有双喜宫式隔扇,朝北中间是6扇宫式玻璃长窗,两边各有6扇宫式玻璃短窗,短窗下面裙板上刻有“鹤鹿福寿”图案。该宅隔街贴水,与北侧不远处的平桥构成了江南水乡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
横扇张宅外景
在横扇老镇区东北约3千米处,有着庙前、四都古村落。庙前村(今属四都村),在南宋时已形成集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庙前港北岸的街道有100余米长,港上架有邑宁桥,桥西的街道长约90米,桥东的街道长20余米,邑宁桥往南还有40余米的街道。新中国建立前,这里市面堪与横扇镇区相媲美,故村民称之为“庙前镇”。
邑宁桥
庙前老街的形成,据传缘于当地施相公庙的建成。施相公传说为南宋初抗金将领施全,岳飞被秦桧陷害后,他在杭州邑宁桥畔行刺秦桧不成,被杀。杭州人民为纪念他,便在邑宁桥畔建起了施相公庙。横扇庙前人效仿杭州,在庙前港上建起了邑宁桥,桥畔则建造了施相公庙。庙建后成引来四乡百姓踊跃进香。为便利香客们的消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区。经历了八百多年的演变,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庙前老街形成一定规模,条石街面,街面普设廊棚,开有茶馆、南货、鱼行、肉铺、酒肆、铁铺、木作等商号20余家,每逢庙会或节日则临时摊点众多,市面更为兴旺。这里店铺的主人不少是外来人,有丹阳、河南、绍兴人等,开设历史较长且资金较足的有晋泰、洽昌涌、高顺昌三家南货店。这里的交通较为便利,每天有对开的横扇至苏州航船和隔日来回的横扇至同里航船,震泽至吴江航船也途经停靠,还有横扇至平望的航船,商店进货及人员往来都非常便捷。
邑宁桥和施相公庙
现施相公庙尚存,与庙前的邑宁桥同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建造年代不详,坐北面南,共有三进。第一进为山门,面阔五间计14.4米,进深4.5米。第二进为前殿,被拆后重建,面阔三间9.9米,进深7.65米。第三进大殿面阔三间计11米,进深16.1米,为九檩五架大梁结构,除屋脊重建外,其余均为原筑,月梁、五架梁、三架梁、双步梁上均雕有动物、花卉等图案。殿上有一抱柱对,是为:“精忠惊北虏,报仇泄恨,当年眼底岂容奏;大义凛南都,为国捐躯,此日胸中惟有求”,描述和抒发了施全的事迹及情怀。
施相公庙外景
施相公庙抱鼓石
雕刻
施相公庙的南侧便是邑宁桥,因北堍有施相公庙,亦名施相公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庙前港,桥长18.5米,桥面宽2.25米,矢高3米,跨度5.7米,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桥东西两向均镌有对联,西向为:“成梁正遇神仙诞;题柱还期经济才”。上联中的“神仙”,指“八仙”中的吕洞宾。东向联为:“放鸭栏开春涨软;卖鱼网晒夕阳明”。此联构筑的意境颇为优美: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上,柔软的春水在清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涟漪,拍打着水中的鱼簖鸭栏,随着竹帘的放低,鸭儿们争先恐后地游过栏门,有的游向桃红柳绿的岸边,有的游向芦蒿茂密之处……在夕阳的余辉里,湖岸边停满了满载而归的渔船,脸上漾着笑容的渔民们在忙着晒网、补帆……观着这一副对联,不由人想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著名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虽然邑宁桥对联与此诗的体例有着差别,但同是描写鸭群在水上,一个写了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先“知”,一个则富有动感地描写了放鸭开栏,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邑宁桥与施相公庙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桥庙相映”的水乡特有景观,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览。
邑宁桥
邑宁桥对联上联
邑宁桥对联下联
四都古村落在庙前老街东侧约1千米处。传说其形成年代早于庙前老街,其缘由有二。一是据传在宋建炎元年(1127)后,被封为吴江开国伯的盛章由临安迁居吴江,其子孙在全县繁衍散居,许多地方以盛字命名,四都即名为盛乌田。一是据传南侧崇吴寺内的古银杏树系按照北宋末年抗金将领花荣之女百花公主遗愿而植。
横扇四都村
这里因离太湖很近,周围渔民在这里栖息,过往船只也常借港避风停泊过夜,因此,市面较好。民国初期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四都曾有店铺20多家,在寺东港、寺西港、横港的两岸均有。店主大多为本地人,小本经营居多,由安徽籍解启武于清末开设的南货店较为著名,门面为三开间,资金也颇为雄厚,历经百年,至新中国建立后才歇业。这里商业的萌生与兴盛,得益于周围庙宇众多,不但有闻名遐迩的崇吴教寺,还有东岳庙、禅堂、观音堂等。
明嘉靖《吴江县志》载崇吴教寺
20世纪60年代末,笔者插队于乡下,与农民一起去太湖割蒿草,路过此地,见尚有一段颇长的街道,多家商店前设有廊棚,就在这廊棚底下,笔者还睡了一宿。
横扇老街
四都历史悠久,四周名胜古迹较多。现存多座古桥,其中博士桥为呈“八”字形的两座石桥构成,系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均为梁式,初建无考,据当地流传的一则传说看来,此桥的历史相当久远。传说在元代末年,有一风水先生说博士桥的对面牛字圩是一只卧牛,如果在牛头上安上两只角,卧牛就会翻身,这里就会出“贵人”。后来,当地人们就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在两条港的交叉处造了两座成“八”字形的桥,形似一对牛角。日子长了,“八字桥”改作了“博士桥”(在当地话中“八字”与“博士”同音)。现存之桥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用附近废圮的崇吴寺之石构筑。据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崇吴寺在四都充浦村,周围九亩,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建,明正统年间(1436~1449)重建,由教谕吴骥作记。嘉靖年间(1522~1566)毁,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邑人屠大化重建。至今,崇吴寺已无踪影,但遗址上仍留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堪称吴江之最。车行在吴江至七都的环太湖公路上,就能远远望见此树。该树躯干挺拔,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气概非凡,树龄传说已有800多年,现树高16.10米,树干周长6.77米,树冠圆周30.6米,遮荫面积700平方米,堪称是吴江第一把“绿色保护伞”。
博士桥旧影
修缮后的博士桥
博士桥南古银杏树
在四都村东有竹林桥,为苏州物控制保护建筑,拱形单孔,东西走向,初建无考,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桥长15米,宽2.4米,高3.22米,跨度为6米。桥身上镌有对联两副,南侧为:“泽通南北安澜古;梁跨东西利涉新”,北侧为:“槎浮莫阻乡关去;龙卧疑从震泽来”。联中的“安澜”,意谓水波平静,比喻太平;“利涉”,指顺利渡河;“槎浮”,意思是乘筏泛游;“震泽”,为太湖的古称。
竹林桥
竹林桥
在四都村西有万善桥,也为苏州市文物控制保护建筑,建于民国17年(1928),因桥址在观音庙前,故亦名观音桥。该桥为拱形单孔,南北走向,长15米,宽2.8米,高4.2米,桥身两侧镌有对联,东向为:“波心静浸一轮月;舰首直冲万丈虹”,西向为:“江接吴淞,潆洄一曲;地连苏浙,津逮万家”。联中的“吴淞”,指吴淞江,即苏州河;“津逮”,意谓由津渡而到达。
万善桥
万善桥保护标志牌
桥面石雕刻
在横扇双湾村徐河湾尚耸立着一座黄氏节孝坊。该坊坐南面北,两柱一间,由花岗石砌置,高2.3米,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坊正向明楼中间置有一块石刻竖匾,上刻“圣旨”两字,下面龙门枋与小额枋之间的石板上刻有“敕建旌表徐德明妻黄氏之坊”字样。小额枋与边柱交界处,两面各有两块石雕纱帽翅。坊两根石柱正向刻有阳文对联:“冰霜志洁芬青史;星月光寒耀紫纶”。联中的“青史”,指史籍,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黄氏节孝坊
横扇的不可移动文物尚有位于姚家港村的天庆桥、安乐桥和位于四都村的生庆桥等。
天庆桥
安乐桥
生庆桥
横扇物质文化遗产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也颇多。横扇湖滩说书现为苏州市非遗项目,是一种江南民间曲艺形式,成形于清代中晚期,流传于以横扇为中心的吴江东太湖地区,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湖滩说书用接近中州音韵的湖州方言表演,以七字句为基本句式,唱腔用湖州滩簧曲调,说白用太湖溇港地区方言,演唱风格柔婉,音韵悠长,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横扇湖滩说书
横扇湖滩说书参加非遗演出
苏南花烛制作技艺,现为吴江区非遗项目。以前,苏南一带不少人家每逢婚丧寿庆要买对花烛来点。新中国建立后,用烛人家逐年减少,花烛店相继歇业。改革开放后,苏南一带又恢复了制作花烛,但存世的花烛艺人已不多,横扇老艺人范文尚出于对花烛艺术的热爱,重新制作花烛。制作花烛过程复杂,全凭手工,不但动作要轻柔,还要准确掌握时间用好蜡,一个艺人通常要花十个小时左右完成。装好的花烛正面一般分为三部分。上面为“颜照”,以涂蜡的彩色硬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作为底版,周边描上金色,中置镜子玻璃,上写吉祥祝福语,镜子四周饰有红白相间并涂上银边、黏上银珠的花朵。中间为花烛的主体,以“龙戏金珠”“凤穿牡丹”等图案,配以动物或花卉。下面由“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戏文人物蜡像和花卉等组成。范文尚于2000年11月过世,其技艺生前亲授给孙女婿王伟忠。
范文尚在制作花烛
龙凤花烛
《人民画报》刊载“苏南花烛”
王伟忠在向学生传授花烛制作技艺
同为吴江区非遗项目的横扇念佛偈流行于横扇东太湖一带,以大家港村为主。自清咸丰年间(1851~1861)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与加工流传至今。其所用的语言是太湖溇港地区的方言,演唱时所用的唱腔与太湖山歌相仿,但也有一些区别,其演唱的内容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孝子贤孙等,又与寺庙文化、民间戏曲相结合。代表性作品有《十二月花名》《十二字佛偈》《三娘教子》《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等。
横扇念佛偈艺人在接受采访
吴江莲厢,也为横扇的区级非遗项目,在当地流传久远。明清年代,打莲厢就是各种庙会“行香”队伍中的民间表演形式。演员们往往会合着节奏边唱(念)一些敬仰神灵、祝福生活的诗句或唱词并舞蹈。新中国成立时,吴江莲厢又成了庆祝胜利迎接解放的群众性喜庆舞蹈,与秧歌、腰鼓齐名。1989年,吴江莲厢传承人华玉龙从横扇会打莲厢的老人那里学会基本动作后,经过挖掘、整理、传承,使莲厢舞蹈动作更加丰富多彩,加进了音乐伴奏和舞台调度、队形编排、造型设计等,逐渐形成了具有横扇和吴江特色的莲厢动作和表演方式。
吴江莲厢1990年参加苏州首届丝绸旅游节演出
传承人华玉龙在教授学生打莲厢
菀坪荡湖船,也为吴江区非遗项目,是流行于横扇街道菀坪社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由以前从河南、安徽、苏北等地过来的难民带来,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菀坪荡湖船节奏明快,动作简单,易学好看,且充盈欢乐喜庆的气氛,深受群众的欢迎。旧时,逢到太湖洪水泛滥,菀坪人就用它来作为行乞要饭的工具。解放后,菀坪荡湖船参加各种演出、比赛,并多次获奖,成为欢聚、庆祝的群众性舞蹈。
制作完成的荡湖船
荡湖船(左二)与秧歌、舞狮在一起表演
本文作者:陈志强
责任编辑:朱梦亭、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陈志强、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