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意义大吗?2022年南京都市圈预测
南京都市圈意义大吗?2022年南京都市圈预测第六: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迎来突破性进展。宏观上预测的没问题,具体到项目的进度上看,有点乐观了。比如G312科创走廊落地,大方向是没问题的,南京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也会提到的这个。但是,进度有点慢,这可能是因为国土空间规划的进展缓慢。第五:马鞍山和扬州可能会有新的融入南京都市圈规划。这个也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每篇文章都读过,应该知道马鞍山和扬州都有新的融入南京的计划的,其中马鞍山更是以“十四五”规划的形式实现的。第二条:南京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只有930万,没有突破1000万。第三:南京都市圈城际地铁四大金刚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句通车,宁马宁滁宁扬开工,预测准确。第四条:其他非都市圈重要地铁项目进展预测的也基本没有问题。
去年,我们对南京&都市圈做了十大预测。2021年南京&都市圈十大预测!
今天,我们简单看看有哪些实现了,又有哪些没有实现。
给2021年的预测打个分
第一条:对一半错一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但并没有国中的内容,都市圈也没有扩容。至于都市圈入选国家战略这个问题,第一个由国家审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勉强算上吧。
第二条:南京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只有930万,没有突破1000万。
第三:南京都市圈城际地铁四大金刚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句通车,宁马宁滁宁扬开工,预测准确。
第四条:其他非都市圈重要地铁项目进展预测的也基本没有问题。
第五:马鞍山和扬州可能会有新的融入南京都市圈规划。这个也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每篇文章都读过,应该知道马鞍山和扬州都有新的融入南京的计划的,其中马鞍山更是以“十四五”规划的形式实现的。
第六: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迎来突破性进展。宏观上预测的没问题,具体到项目的进度上看,有点乐观了。比如G312科创走廊落地,大方向是没问题的,南京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也会提到的这个。但是,进度有点慢,这可能是因为国土空间规划的进展缓慢。
第七:高铁方面,宁宣高铁没有实质进展,打脸了,其他方面的预测都没问题。
第八:宁淮宣黄经济带概念落地没问题(在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有提到),关于宁淮宣黄经济带试验区的预测打脸了。
第九:关于新一轮地铁规划上报的问题,去年我们也是乐观了。
第十:区划调整的问题,南京方便没有动静,倒是猜对了杭州的区划大调整。
综合以上我们发现,去年预测的偏差部分,基本上都带有些许期盼。今年,我们尝试不带任何期盼的成分,纯粹预测。另外,所谓纯粹预测,也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大量获取政策动向基础之上的。
2022年三个维度的预测
第一,关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结合南京前不久提到的2022年十大任务和交通部门提到的加快过江通道和“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南京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会有惊喜。
此前我们也反复强调过了,南京以及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工作是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很少会涉及到上海。
如果有涉及到上海的,也都是重大工程。比如沪宁磁悬浮南京段研究就进行了招标,在2022年会有初步研究成果。
南沿江方面,进度很快,2022年底前最差的进度是空载试跑(专业名词一时想不起了),载客通车也不要惊讶。
北沿江方面,2022年开工基本确定,而且可能不会拖到年底。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G312产业创新走廊和宁镇合作区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其在2022年的进度受制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进度。基础架构建好后,我们认为宁镇之间的产业合作肯定会有规划落地。可能没啥惊喜,但这是宁镇扬一体化走出的重要一步。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也在行动,比如宁芜铁路的改造、梅钢的升级和西站附近的搬迁等。这些在新的一年里,都会有好消息。
第二,关于南京都市圈一体化
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南京将加速建设过江通道和轨道上的都市圈。对于这一点,可以算是明牌了。过江通道建设速度都很快:和燕路过江通道年底通车的机会很大,铁路上元门过江通道勘探也接近尾声,但年内正式动工机会不大。
宁扬城际有过江通道和轨道上的都市圈双重加持,鉴于流程的复杂性,过江部分年内开工需要冲一冲。
宁马城际没啥问题,宁滁城际老生常谈的北沿江和北站的问题。最令人期待的是宁镇城际,如果宁镇两地的国土空间规划年内能够获批,会不会有这条线路的相关设计呢?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宁句城际东延至茅山,全靠句容来推动了,由于刚修完宁句城际,加上南沿江今年要冲刺通车,所以今年的大概率不会有实质性进展。但是,应该会在重要场合多次提到。
同理于等待出市的宁和城际和宁天城际,全靠和县和天长了,如果有魄力,是可以勒紧裤腰带推动实质进展的。
第三,关于南京能级的提升
一个五年规划,第一年是开局之年,最后一年是收官之年,中间的三年都是关键之年。南京最近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实质性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目标,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内在要求,也是南京提升能级的关键步骤。
地铁方面,宁天城际南延线年内开通是确定的,另外两条可能开通的是1号线北延和7号线北段。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我们认为坊间呼声很大的同步开通机会不大。
关于下一批申报的问题,我们一直好奇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上报,如果真的需要上一轮完成70%的投资的话,今年能不能上报都是问题。
据了解,南京地铁上一轮的线路有《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中的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3号线三期、5号线、6号线、7号线、9号线一期和10号线二期和《关于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6~2021年)》中的4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和S8线南延。已经或者年内即将通车的线路占比并不高,因此年内能不能完成70%的投资额还是未知数。
所以,我们的预测下一轮地铁规划年内获批的机会为0,上报的机会为30%。
关于南京“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一核三极,年内会慢慢落实。紫东核心区目前仍在优化路网,今天要开始规划落地了。禄口机场相关的空港新城和禄口枢纽方面,临空经济区布局的产业进度要快些。禄口枢纽站涉及的T3、扬镇宁马城际和宁宣高铁等,今年还需要加大推动力度。
说到产业,今年的动作会比较大。南京目前的产业布局可以总结为5 8:五大地标产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和八大产业链(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朋友想要看冷门、刺激又准确的预测,这点确实很难,我们尝试来一个吧:
随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开门迎客,南京联合其他城市进行的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今年会不会有实质进展呢?我们觉得机会很大。
知识分享: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城市有2006年的发起城市江苏南京、陕西西安、湖北荆州、辽宁兴城;
2009年湖北襄阳和浙江台州加入,2016年安徽寿县和凤阳加入,后面陆续有正定、长汀、开封、肇庆、宣化、歙县六城市加入,形成目前的8 6城格局。
2022年,我们一起期待美好
2022年,让我们一起期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