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时写了这首山水诗。通过对春夜降雨的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这首五律诗处处流露着“喜”字,诗人从盼雨到听雨、看雨,接着最后写想雨,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可亲可爱的春雨形象,情趣盎然,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文结构清楚,承接自然。诗中细节的捕捉和描绘非常精当,用字凝练优美。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1)

第181章 春 夜 喜 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时写了这首山水诗。通过对春夜降雨的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这首五律诗处处流露着“喜”字,诗人从盼雨到听雨、看雨,接着最后写想雨,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可亲可爱的春雨形象,情趣盎然,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文结构清楚,承接自然。诗中细节的捕捉和描绘非常精当,用字凝练优美。

第182章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上元元年(760),杜甫经受离乱之苦后,终于在成都建了草堂,算是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诗人为此非常高兴。于是,诗人独自漫步江畔,见春景生情,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诗人最后还是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诗人一边赏美景,“时时”还会听到小巧可爱的黄莺在树枝间鸣叫,“时时”两字表明诗人不是偶尔听到,而是频繁、总是能听到。“娇”字写出莺声娇柔轻软的特点。“自在”两字不仅是写黄莺的姿态,也在无形中传达出黄莺给诗人带去的轻松愉快感觉。诗人以漫步为线索,通过视觉和听觉角度,勾勒自己行进中的春景见闻,把春天描绘得生机盎然,纷繁热闹。最后诗文以黄莺歌声“恰恰”结束,余味无穷。

这首小巧的七言绝句,优美自然,流畅和谐,灵动活泼,对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虽然只写了“花”、“蝶”和“莺”这三种事物,但是,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个春天的气息,言简而义丰。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2)

第183章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是裴迪和王维的唱和之作,王维隐居于蓝田(今属陕西)辋川别墅,别墅中就有华子岗、竹里馆、鹿柴等多处景色,王维和裴迪各赋五言绝句二十首,这就是其中一首,描写了华子岗上优美的秋景。

这首五绝精选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零散的景物,把它们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勾勒了一幅声色俱佳、动静相宜的风景画,语言简洁,韵味丰富,情趣盎然。

第184章 枫 桥 夜 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在一个秋夜,停泊苏州枫桥,看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幽美景色,客居他乡的诗人陶醉其中,写下了这首清丽隽永的小诗。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3)

第185章 滁 州 西 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诗人任滁州刺史时期。诗中主要写了诗人在春游西涧中看到的景色。

纵观这首小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心性高洁,向往恬淡的生活,但是,他又忧国忧民,有济世之志。可见,诗人内心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寄李儋元锡》也有体现。

这首七绝小诗寓情于景,诗人心境恬淡,情绪忧伤的情态完美自然地表现了出来。语言平淡,表达含蓄,意蕴悠远。

第186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中写了雨中长安清新的早春景色。

诗人看着清新美丽的景色,不禁感叹:“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说完这句话还感觉无法表达对早春的赞美之情,于是又在最后加了一个对比,用“烟柳满皇都”和早春之景对比。诗人认为早春草色要比满城处处烟柳春色不知要好过多少倍。因为,青青春草色,娇柔细嫩,饱含水分,它预示春回大地,充满勃勃生机,非常珍贵。而满城都是烟柳,已经是寻常景色,到处色彩绚烂,反倒不那么让人喜爱了。

这首七绝诗没有浓墨重彩地渲染春景,仅写春草,用极简朴的语言,却把早春特殊的清新之气,写得传神,妙趣横生。可见诗人观察之细腻,视角之独特。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4)

第187章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系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词一句中融入真率自然的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日落西山到新月当空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对照描写。前两句写夕阳余晖中的江面。“一道残阳铺水中”,快落山的太阳照射在江面上,“铺”字恰到好处,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确像“铺”在江面上,很有画面感。从动作角度,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温馨、闲适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江水静静地流着,江面偶尔溅起细小的水花。光照面积大的部分,呈现一片神奇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发现江面上的两种颜色,描绘出夕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万变的奇景。诗人陶醉了,把自己的心绪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升起的夜色。诗人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直到初月升起,露水散布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低头一看:呵呵,绿色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露珠,就好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喻露珠,很贴切,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光照下,露珠闪烁的晶莹的光泽。偶一抬头:哟,一弯新月冉冉升起,这就像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明亮的弓!诗人由低到高,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从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的夜晚,不禁脱口赞美它的皎洁,直抒胸臆,把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通过对“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自然、宁静悠远的意境!用这样神奇巧妙的比喻来着力为大自然真实着色,描景写形,叹为观止。由描绘江上落日,到赞美皓月清露,这中间好像少了一个时间上的“接头”,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承接起来了,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在江边,从落日黄昏一直观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七言绝句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中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诗早发白帝城经典50首: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四 姑苏城外寒山寺(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