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爬山去哪里好玩(在卫辉山里避暑的那些事儿)
卫辉爬山去哪里好玩(在卫辉山里避暑的那些事儿)合菜,是俺山里人夏日避暑的另一道特别美味。合菜一般由绿豆芽、黄瓜丝、粉条、鸡蛋、韭菜、香油、盐等合成凉拌而成。绿豆芽可是提前几天就开始捯饬了。先把绿豆用水泡一下,用一盆子盛上,之后用一块布盖闷着盆子,隔一天一洒水,利用酷热的自然温度,来生发豆芽。03 拌合菜02 打凉粉记忆中,山里人一般是家家户户种红薯的。因为那时打得粮食不太够吃。每年国家还要供应救济粮给每个村庄。红薯是山里人的宝贝。红薯叶可以做糊涂菜饭,红薯梗可以烫一下做咸菜吃,红薯可以蒸吃和煮吃,还可以切成红薯干晒干吃,部分磨成粉芡,制作成粉条粉皮。夏天来了,为了避暑,山里人每家每户都会用粉芡打地锅凉粉。就连我这笨笨的小熊,也跟着母亲学会了打凉粉儿,并且水平还不低。吃凉拌凉粉时,需要添加醋、蒜汁、黄瓜丝,石磨香油几滴。天哪,香味这来了,想着就美滋滋,吃进肚里,可就凉爽爽、得劲劲儿了。
文/小水滴
这两天儿,太阳的小脾气来了,可劲儿地闹。住在城内的我,感觉这个夏天该咋过?吃西瓜?坐地摊、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开空调?自己想想,还是回老家山里好。夏天来了,俺山里人避暑的方式特多特管用。今天小水滴就给您聊聊小时候在山里那会儿过夏天的事儿。
01 绿豆汤
第一次喝绿豆汤我的印象是在麦场里。也不完全是绿豆汤,里面还有红小豆,实际是两种豆子熬出来的汤,颜色呈浅红色,挺诱人的。开镰收麦的时候,一般都是每年六月初。那时天气狂热,山里人有“麦熟一晌"的”说法。在打麦场上,拖拉机带着石磙碾场,司机也好,在场边的人也好,都是满头大汗的。这时候就需要来碗绿豆汤喝喝,避暑消喝,不然干活的人会中暑的。队上专门有人熬绿豆汤的。熬好后,就用两只桶挑到麦场来,供打场人喝。当然,家家户户此时也有熬制绿豆汤的习惯,再配以韭菜包子,或者地锅烙馍,那可就是一顿美美的夏日午餐了。
02 打凉粉
记忆中,山里人一般是家家户户种红薯的。因为那时打得粮食不太够吃。每年国家还要供应救济粮给每个村庄。红薯是山里人的宝贝。红薯叶可以做糊涂菜饭,红薯梗可以烫一下做咸菜吃,红薯可以蒸吃和煮吃,还可以切成红薯干晒干吃,部分磨成粉芡,制作成粉条粉皮。夏天来了,为了避暑,山里人每家每户都会用粉芡打地锅凉粉。就连我这笨笨的小熊,也跟着母亲学会了打凉粉儿,并且水平还不低。
吃凉拌凉粉时,需要添加醋、蒜汁、黄瓜丝,石磨香油几滴。天哪,香味这来了,想着就美滋滋,吃进肚里,可就凉爽爽、得劲劲儿了。
03 拌合菜
合菜,是俺山里人夏日避暑的另一道特别美味。合菜一般由绿豆芽、黄瓜丝、粉条、鸡蛋、韭菜、香油、盐等合成凉拌而成。绿豆芽可是提前几天就开始捯饬了。先把绿豆用水泡一下,用一盆子盛上,之后用一块布盖闷着盆子,隔一天一洒水,利用酷热的自然温度,来生发豆芽。
这种长豆芽的方法,无需任何添加助长的东西。长出来的豆芽,芽嫩细短,色泽亮光,口感生脆。开水微烫,加之上述食料组合,拌合菜即可生成,尚未入口,已满口生津了。合菜也是山里人端午节的午餐必食。
04 河水澡
山里人夏日午饭后河滩里去洗个澡儿,是常态,更是必须。不是胡喷儿,
小水滴童年时期就是“浪里白条”一枚了。侧身一只手游着,一只手可以举一块石头过河的。那时候,谁没有这个本领,可不行,不然在水里打水仗可是要吃亏的。再说了,山里人,特别是河边长的人,不会游泳,会遭人笑话的。沿沧河古道的村子里的人,大都是游泳的高手,男、女都会游。有的女孩游泳比男孩都好,人家平躺在水面上可以简单休息,之后再继续游。因为炎炎夏日,避暑消热,痛痛快快熬过暑天,沧河水潭里洗个澡,是山里娃生存的基本功。
05 峭壁下
山里人夏日避暑,除了河里游泳外,高山峭壁下也是避暑的最好去处。
小水滴生长在沧河岸边,东山头下有个东潭,东潭边就是悬崖峭壁。巧了,悬崖之下,正好是避暑的好地方。那个悬崖之下正好有一方洞天,可以躺下休息,也可以坐下来闲聊。那个地方我们小学生还在那里读过书,因为学校没有条件装空调。尤其是悬崖下还有红卫干渠绕山脚通过。水渠岸一身宽,正好可以听着水流声音,躺下纳凉去暑。我小时候基本上在那里避暑,村上人称那个地方叫“避暑厅”。
06 石条上
小水滴家大街门前置有多个长石条,最长的石条有五六米多长,最短的也可以躺下一个两米高的汉子。非常壮观,有气魄。我现在也没有弄清楚先辈祖上的人是从哪里取材?是如何运输置放在那里的。
这些石条,平时主要用于坐下聊天、歇脚、吃饭的。其实大家不知道,这些石条还有个特别用处,那就是夏夜来临,星月为伴,俺和哥哥或者叔叔们饭后躺下纳凉用的。一般人,躺着在石条上休息到午夜时分,一天的热气没了,就回屋里去睡了。当然,我记得小喜老兄那时一躺下凉快就是一整夜。哈哈,过瘾吧。
07 平房顶
时代在发展,小水滴家家居在清代民居建筑群落里,那些房子均为青砖黑瓦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少户逐渐从大宅院里搬迁出来,盖了新房子。而这些房子大都是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顶房。房顶的面积特别大,夏秋两季可以在上面晒粮食。
这些新盖房子的房顶,除了正常使用外,也是我们夏日夜晚纳凉的最佳去处。因为白天房顶晒了一天,晚上的热度一下子难以散去。开始铺开凉席不能躺下,有点灼热感。我就坐下来听哥哥叔叔们讲故事儿,喷大江东去。然后,水泥房顶温度下来了,我再躺下休息。叔叔说,这热热的温度还可以治腰椎颈肩病呢。你看看,纳个凉避个暑还能治病,这真是一举两得呀。对了,那时候年岁小,就听哥哥们的指挥,让我们去听听人家新媳妇的窗户跟儿。现在想想,“噗呲”就笑了,感觉那时候有点傻。
08 坐过道
夏日放学了,到家里盛了饭,就端着出来了,直接到过道和胡同口吃饭,那里非常得风,免用蒲扇的。俺那家院里有三个院子,里面住着男女老少几十口人。午饭时集中聚堆吃。
过道,那里指的是通过大门的地儿,老年人称为门庭,也算是方言吧。村庄里的十几个大宅院都有过道。我家吃鸡蛋捞面,那家吃小米闷饭,这家吃炒米汤,一目了然。有时候还相互尝尝,比比谁家的饭好吃。说说笑笑,聊聊东,谈谈西,热热闹闹,把饭吃完。
当然,坐过道和胡同口吃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凉爽,其实这已成为俺村的一种民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