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的精神(论语青春版22以学习为乐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论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的精神(论语青春版22以学习为乐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这种生活有什么“乐”可言呢?快乐与物质一定成正比吗?从颜回的生活状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满足。生活条件很差,颜回还很“乐”,而且孔老师自己也能从这种生活条件中感到乐趣,他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则我们很熟悉,孔子盛赞颜回,一连说了两次“贤哉回也”(颜回的品德真高尚啊),开头说一次,结尾又说一次,盛赞。孔老师对其他弟子可真没有这样盛赞过,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的是简单的一箪饭食,喝的是简单的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一箪食”的“箪”,是用竹子编的小篓,一个竹器来代替碗,碗都没有。碗是陶瓷做的,陶瓷比竹器要贵。“一瓢饮”的“瓢”,就是
撰文 | 王来宁 责编 | 廖玥
大家好,我是来宁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第六》,第11、12、13、20四则。
在这个时代,学习几乎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身处校园,学习更是一切的重心。我们究竟为何而学,又该如何去学?孔子有一个即使在现在看来也很通透的学习观:以学习为乐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一则我们很熟悉,孔子盛赞颜回,一连说了两次“贤哉回也”(颜回的品德真高尚啊),开头说一次,结尾又说一次,盛赞。孔老师对其他弟子可真没有这样盛赞过,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的是简单的一箪饭食,喝的是简单的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
“一箪食”的“箪”,是用竹子编的小篓,一个竹器来代替碗,碗都没有。碗是陶瓷做的,陶瓷比竹器要贵。“一瓢饮”的“瓢”,就是把葫芦干壳锯开后得到的两半,一般用来舀水。“饮则以瓢舀之”,喝水连杯子都没有,拿个葫芦瓢到水缸里面舀一勺冷水来喝。
快乐与物质一定成正比吗?从颜回的生活状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满足。生活条件很差,颜回还很“乐”,而且孔老师自己也能从这种生活条件中感到乐趣,他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这种生活有什么“乐”可言呢?
物质的贫乏会带来疾病、带来生存困难等,但孔子竟然说这种生活很快乐,说心里话,这要不就是“装”,要不就是“假”。至少也是迂腐不切实际。
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孔子追求的快乐是什么。
后世的儒生曾很认真地探究过“孔颜之乐”的问题,我在这里也就大致说一下。
所谓的“安贫乐道”,并不是“乐贫”,而是即使再贫穷也无法改变自己内心中的“安”,富贵也一样,因为它和“贫”同样都是外在的环境特点而已,而君子是“中有足乐者”,内心里有了支点,外在的“口体之奉”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比如拿破仑拥有普通人所追求的一切,如荣耀、权力、财富,他却对圣海莲娜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她却表示:“我发现了生命是多么的美好。”
所以孟子才会说,所谓“大丈夫”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儒家主张君子“忧道不忧贫”,就是这个道理。
这无疑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达到的人不多,最好不要因为达不到就说这个境界不存在,更不能说达到了就是“假”和“装”。
我觉得宋代程颢的《秋日》一诗,完美地诠释了这种境界,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12
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半途而废”这个词,现在词意为事情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基本会被拿来批评一个人做事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但是,孔老师在这里给出的是另一番解释。
有一次,学生冉有(求)对孔子说,老师您不要老是骂我们笨,不是我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只是我能力有限,掌握不了啊!
冉有的观点立刻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事情做了一半无法成功,这是能力不足的缘故,那你就尽力做到你能做到的,可以“半途而废”啊!可你还没努力去做就这么说,就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根本还没有开始就决定不去做了的节奏啊!缺乏自信、自甘堕落!
照这么说,“半途而废”并不是一概值得批评的了?
“半途而废”至少有两种情况:一是做到一半而告退缩,二是尽力去做,实在撑不下去才不得不停下来。前者的恐惧、畏难、缺乏信心都可以批判,后者的决心、勇敢却要仔细分辨。“理想太美好了,现实太残酷了”之类的,是不是画地自限、根本不想前进呢?这很值得分析一番。
6.13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夏(前507年—前420),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老师班上前十名的学生。他比孔子小44岁,是孔子晚年所收学生中的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文学”科的高材生。
这个“文学”,不是现在所说的语言艺术,而是指诗书礼乐易等古代文献的研究。所以子夏应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渊博的学者。已经垂垂暮年的孔老师对自己年轻的学生子夏说:“孩子啊,你要做君子型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型的庸儒。”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之分,孔老师在很多地方区分了“君子”和“小人”。针对读书人,又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本义指术士,周代专指为贵族子弟的教师,朱熹将其解释为“学者”,即知识分子。
老师,那么,何为“君子儒”?何为“小人儒”?
早期的儒者,只是一个行业,如教书授业、求仕为官,以生存求食为目的。自孔子始,要求儒者志向远大,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志于道则为君子儒,志于食则为小人儒。”
可见,君子儒、小人儒的区别,不是指人格和品德方面,而是指眼界方面。二者都做学问,但做学问的目的、志向却不同。小人儒把知识学问只是当做一种谋食的职业,胸无大志,对人生缺乏愿景,对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君子儒则把知识、职业看成修养德性的途径和历程,最终追寻的,则是终极的真理,人生的意义。
这一则里,孔子谆谆告诫子夏,要志于道,成为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子夏后来果然不负孔子所望,为帝王师,成为显赫一时的天下大儒。
我并不觉得一个热衷专业探究的人就应该被看不起,哪怕他是一个“宅”,英剧里福尔摩斯的社交能力为零,我依然觉得他非常可爱,反而是你说的那些满嘴理想、满肚子鸡汤的人,才真正假到爆。孔子这句话,应该根据今天的社会情况重新探讨才对。
你说到了英剧《神探夏洛克》,里面的警长有一句台词:“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个了不起的人GREAT MAN--而如果有一天,我们非常非常之幸运的话,他会成为一个好人GOOD MAN。”
你看,即使是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了不起的人和好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好人,是在知识技能之上,还有更高的真善美的追求。子夏擅长于古代典籍研究,孔子在这里谆谆教导,希望他进而学道,让他进步。进步是怎么进步?要把心量扩大,要发广大心、真正求无上道,这是真正学儒,不是搞儒学。
明白了“小人儒”,就可以追问:今天的读书人,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一份好职业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之上,是否还要有理想、热情,甚至信仰?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这一则里,孔子说:“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享受的人。”
这个话很对,只读一个知识,学点公式术语,懂得了也不会长久,那没用。“好之者”就不一样,他要喜欢干这个事,他就不累。而“乐之者”就更不一样了,他们才能干出真正挺牛的事儿来。比如“程门立雪”的杨时和游酢两个人,大家都说“你看他们多刻苦多好学”,我倒觉得,他们在雪地里站着的时候心里是有大欢乐的。
孔老师在这一则中提出了三个概念:“知之”“好之”“乐之”,即学习它,不讨厌它、以它为乐趣。三个词语的程度依次加深,仅仅学习是不够的,仅仅不讨厌是不够的,如果不能以之为乐,还是不够,“到底意难平”。钱穆先生解释说,“仅知之,未能心好之,知不笃。心好之,未能确有得,则不觉其可乐,而所好亦不深”。
总之,就像是怕死比死更可怕,以学习为乐比学习更重要。当然,还不限于学习,一个人面对世间万物时,无不如此。
终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作者:王来宁
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任教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自2013年始,面对高一高二学生教授《论语》《孟子》课程。
“《论语》青春版”系列文章,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将古老的论语和互联网时代洋溢的青春对接, 是具有“学生气质”的《论语》解读。
课程大纲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责编 廖玥
美编 薛宇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