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活到几岁(96岁任溶溶出新书没头脑和不高兴曾是80后的童年回忆)
任溶溶活到几岁(96岁任溶溶出新书没头脑和不高兴曾是80后的童年回忆)他的翻译风格简洁、流畅。选择译介的作品时标准很简单:得是经典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还得有趣、好玩。任溶溶自述,感觉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翻译了《木偶奇遇记》。而他翻译的许多儿童诗,在当时大受小读者欢迎,反复加印,成为影响几代人的阅读经典。《安徒生童话全集》《小熊维尼·阿噗》《普希金童话》《长袜子皮皮》《木偶奇遇记》《柳林风声》《彼得·潘》《夏洛的网》《戴高帽的猫》等等……那些耳熟能详的译作,均出自任溶溶之手。2012年12月,他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怎么都快乐》为孩子们创作儿童诗任溶溶因为写作儿童文学故事知名,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诗人。
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
儿童文学泰斗、“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任溶溶先生,日前迎来了他的96周岁生日。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任溶溶先生庆生,出版了《任溶溶给孩子们的诗》系列新书,就像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样,风格依然风趣幽默。
无论你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一定看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部经典动画片:有这么两个小孩,一个总是丢三落四,叫做“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脾气犟得很,让他往东就偏要往西……原著作者任溶溶透露,其实自己就是那个“没头脑”,常常稀里糊涂;“不高兴”则是好些孩子的口头禅,大人批评他们总是不服气。
《怎么都快乐》
为孩子们创作儿童诗
任溶溶因为写作儿童文学故事知名,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诗人。
《安徒生童话全集》《小熊维尼·阿噗》《普希金童话》《长袜子皮皮》《木偶奇遇记》《柳林风声》《彼得·潘》《夏洛的网》《戴高帽的猫》等等……那些耳熟能详的译作,均出自任溶溶之手。2012年12月,他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他的翻译风格简洁、流畅。选择译介的作品时标准很简单:得是经典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还得有趣、好玩。任溶溶自述,感觉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翻译了《木偶奇遇记》。而他翻译的许多儿童诗,在当时大受小读者欢迎,反复加印,成为影响几代人的阅读经典。
这位鹤发童心、著作等身的“巨人”,最青睐的,其实是为孩子们创作儿童诗。早在六十多年前,任溶溶就写出了《一本书的来历》、《大皮箱》等儿童诗歌,内容虽大多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切入点极佳,特别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今年,他又出版了儿童诗集《怎么都快乐》,收录100首任溶溶的原创诗歌;同时,儿童诗集《如果我是国王》也出版了,包含任溶溶翻译、精选的60首外国儿童诗歌,选择标准依旧秉承有趣、好玩的原则。
《如果我是国王》
故事都是从生活中来
任溶溶的儿童诗,无疑属于目前为止将现代汉语运用得最为独特,同时也是将语言的表现力和儿童的烂漫天性结合得最好的那部分作品。这些儿童诗书写的都是最真实和日常的儿童生活,用的也是最通俗和平常的表达文字,然而不论诗歌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了天然的智慧和奇巧的趣味。并且他的原创儿童诗和翻译儿童诗都一脉相承地体现了这一风格特色。
任溶溶在创作儿童诗时特别注重"快乐"因素,善于用机智、幽默手法,给孩子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其中融含着的童趣、幽默和想象力,不能不说是儿童文学难得的美好和珍奇。对于创作“诀窍”,任溶溶分享道:“我写儿童诗,为了吸引小朋友,就找好玩的点子。孩子好奇,我常让他们猜谜,孩子没耐心,我常带点情节,带点故事,但这些故事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任溶溶精选翻译的儿童诗60首,按作者和国别排列,包含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楚科夫斯基、马尔夏克、巴尔托、米哈尔科夫、罗大里、米尔恩等,篇篇都是朗朗上口的儿童诗。从20世纪50年代迄今,由他翻译并出版的苏俄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集,已超过100种。这里选了6位俄国诗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无疑是世界儿童诗宝库中晶莹夺目的“珍珠”。此外,罗大里曾于197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是意大利20世纪最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而英国作家米尔恩的小熊维尼系列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作品。
《任溶溶给孩子的诗》系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自己就是那个“没头脑”
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里那两个可气又可爱的小孩,曾是很多80后的童年回忆。谈到这部作品的诞生,任溶溶表示,其实有点儿“偶然”。
任溶溶本名叫任以奇,1947年正式以“任溶溶”为笔名,陆续在杂志上发表译作,并开始创作儿童故事。那时,他常常到少年宫给孩子们讲故事。翻译过来的故事讲得多了,任溶溶就琢磨着针对孩子们的情况讲点别的。其实,《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任溶溶到截稿前两个小时,才在咖啡馆里一口气赶写出来的。故事里的两个角色来源于生活。任溶溶说,自己就是那个“没头脑”,常常稀里糊涂;“不高兴”则是好些孩子的口头禅,大人批评他们总是不服气。干脆让他们带着资深缺点变成大人去做大事,出点大洋相。
后来《没头脑和不高兴》被改编为动画片,就此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经典记忆。任溶溶从小就是个电影迷,自己写的故事能拍成片子,“再没什么比这更使我高兴的了”。
任溶溶爱看喜剧,期待团圆,总给自己写的故事留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尾,并自有一番理论:“尤其是给孩子看的书,还是让美好多一些吧。苦难他们将来会受的,不要让他们小时候就对人生充满恐惧感。”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