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拔苗助长一样意思的成语有哪些(也谈成语拔苗助长)
跟拔苗助长一样意思的成语有哪些(也谈成语拔苗助长)相对于商人的财富积累,农民的财富积累显然是远远滞后的,过大的贫富差距,不可避免引发社会性的巨大焦虑。“拔苗助长”是嫌一万年太久,最好只争朝夕。“守株待兔”是争不争朝夕都无所谓,最好是不劳而获。读懂故事,应该是读懂主人公扑面而来的焦虑和因焦虑而产生的贪婪。 有一个背景是:作为商朝后裔的宋国人很会做生意,好像既继承了祖先的传统,也继承了祖先的天赋(直到今天,我们还把生意人叫做“商人”),当时以商丘为中心的商业文化比较发达。成语故事是虚构的,为什么不把愚蠢可笑的主人公说成是别国人,非要说成是宋国人呢?宋国虽然有公爵这个最高爵位,但就像前面所说,这仅仅是因“二王三恪”制度而封,不因文治也不因武功,从开始就难以服众,再加上后面宋国也一直没有强盛起来,所以嘲笑宋国人就变得没有风险和容易引起共鸣。大家可以看看今天的社会,群嘲某个地方或某个国家的习惯,一直都没改过。 成语中的主人公都是农民,犯这种“守株待
传说从尧舜禹时代开始,就有“二王三恪”的制度。前朝统治者客客气气让出了统治权,新朝统治者客客气气加封前朝王室成员,给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加封前两朝王室的叫“二王”,加封前三朝王室的叫“三恪”。这既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体现,也是后朝政权继承合法的声明。
但从禅让制结束,家天下开始,政权都要靠暴力夺取,后世就算保留“二王三恪”制度,也都远非原来的味道,更多是新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度和笼络前朝遗民的政治需要。
周灭商以后,继承了“二王三恪”这个制度,分别封舜的后裔于陈国、夏朝后裔于杞国、商朝后裔于宋国。
陈国没有成语方面的贡献。杞国有一个——杞人忧天,如果联想到杞国是禹夏的后裔,他们见过商灭夏,也见过周灭商,也许就不难理解为啥杞人有那么强的忧患意识!或者说杞人忧的那个天,也许不全指物理学上的天。和宋国相关的成语多一些,今天要谈的这两个成语“守株待兔”、“揠(拔)苗助长”就和宋国相关。因为内容比较简单,流传度也很高,不再赘述。重点是说说背后的东西。
成语故事是虚构的,为什么不把愚蠢可笑的主人公说成是别国人,非要说成是宋国人呢?
宋国虽然有公爵这个最高爵位,但就像前面所说,这仅仅是因“二王三恪”制度而封,不因文治也不因武功,从开始就难以服众,再加上后面宋国也一直没有强盛起来,所以嘲笑宋国人就变得没有风险和容易引起共鸣。大家可以看看今天的社会,群嘲某个地方或某个国家的习惯,一直都没改过。
成语中的主人公都是农民,犯这种“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的错误是不是因为没有文化呢?显然不是,因为这是常识,孩子都懂。
有一个背景是:作为商朝后裔的宋国人很会做生意,好像既继承了祖先的传统,也继承了祖先的天赋(直到今天,我们还把生意人叫做“商人”),当时以商丘为中心的商业文化比较发达。
相对于商人的财富积累,农民的财富积累显然是远远滞后的,过大的贫富差距,不可避免引发社会性的巨大焦虑。“拔苗助长”是嫌一万年太久,最好只争朝夕。“守株待兔”是争不争朝夕都无所谓,最好是不劳而获。读懂故事,应该是读懂主人公扑面而来的焦虑和因焦虑而产生的贪婪。
如果只觉得主人公可笑,那么今天没有人会拔苗助长,也没有人会守株待兔。如果读懂了主人公的焦虑和贪婪,我们只要看看一夜暴富的消息,有没有人信过?高回报的理财产品,有没有人买过?15天成为某领域专家的培训,有没有人报过?KPI考核下的饮鸩止渴,有没有人做过?……我们就会发现,宋国那个农民离我们一点都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