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三皇五帝是谁(史记三皇五帝中的)
史记中的三皇五帝是谁(史记三皇五帝中的)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这二十五个儿子中建立了一方势力并且拥有单独姓氏的有十四个。黄帝和嫘祖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青阳,一个叫昌意,昌意的儿子高阳凭借高尚的品德最后继承了帝位,这里的高阳也就是后来的颛顼。当时大部落的统治者是炎帝,而在大部落的统治下依附着很多小部落,这些小部落每年要给炎帝纳贡,后来炎帝的统治逐渐没落,周围的小部落互相征伐,争抢地盘,民不聊生。而黄帝凭借小部落不纳贡的借口,去讨伐这些小部落,这些小部落纷纷战败,都依附在黄帝的部落下。后来,黄帝的实力逐渐强大,打败了炎帝和蚩尤,坐上大部落首领的位置。很多人认为,五帝之间应该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这五帝之间其实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发家史很奇特——凭借强大的政治手腕取得了大部落的统治权。
(北暮带你看史记第3期)
文|北暮
五帝是哪五位?中国民间对于五帝的说法各不相同,一说是上古五方天帝分别是,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史记中的五帝则是指上古部族的五位首领,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很多人认为,五帝之间应该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这五帝之间其实是有血缘关系的。
【一】
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发家史很奇特——凭借强大的政治手腕取得了大部落的统治权。
当时大部落的统治者是炎帝,而在大部落的统治下依附着很多小部落,这些小部落每年要给炎帝纳贡,后来炎帝的统治逐渐没落,周围的小部落互相征伐,争抢地盘,民不聊生。而黄帝凭借小部落不纳贡的借口,去讨伐这些小部落,这些小部落纷纷战败,都依附在黄帝的部落下。后来,黄帝的实力逐渐强大,打败了炎帝和蚩尤,坐上大部落首领的位置。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这二十五个儿子中建立了一方势力并且拥有单独姓氏的有十四个。黄帝和嫘祖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青阳,一个叫昌意,昌意的儿子高阳凭借高尚的品德最后继承了帝位,这里的高阳也就是后来的颛顼。
颛顼帝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帝王,他在位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而且他还巩固了疆土让四方得到安宁。
颛顼帝死后,黄帝另一个儿子青阳的孙子高辛登上了帝位,高辛就是五帝中的帝喾。所以按辈分来说,颛顼帝和帝喾都是黄帝的曾孙。
帝喾也是一代明君,他的上位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修正了历法,让百姓都按时耕种,他以身作则,培养百姓勤俭节约的美德。《史记》中这样评价他: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意思是说,帝喾的品德就像雨水灌溉大地一样不偏不倚,恩施天下人。
后来上位的帝尧是帝喾的儿子,本来继承帝位的人是帝尧的哥哥挚,结果他哥没有管理天下的品德,帝尧这才登上了帝位。
帝尧上位后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修睦各部落首领之间的关系。第二,分别派遣有才能的人去镇守四方,矫正历法,督促百姓顺应农时。除此之外,帝尧拥有良好的品行:勤俭节约,为政以德,将天下人的安危视为己任。
帝尧品德高尚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他没有立自己的孩子为帝。帝尧年老选接班人时,问诸位大臣谁合适?有大臣推举了帝尧的儿子丹朱,被帝尧果断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儿子的能力和品德不配执掌天下。后来他经过自己的考察最终把帝位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虞舜。
【二】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五帝之中,有四位是有血缘关系的。帝喾和颛顼分别是黄帝的曾孙,而帝尧则是黄帝的玄孙。只有虞舜和他们四个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说上古时期,最初的帝位传承方式还是在自己的后代中找继承人。
尽管是这样,帝位也并不是谁都能坐的,只有那些品德高尚的子孙才会被授予帝位。当初,帝喾的第一个儿子没有管理天下的才能,照样被撸了下来。
这种在后代选取贤良之人的办法比后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好的多,虽然还是有一些局限性,但是至少没有出现那种“何不食肉糜?”的傻子。
对于本文,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