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和鲁迅一样,都是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但是两个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个性。胡适名言胡适任北大校长时期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在胡适的自由思想中,容忍与宽容占据重要地位。胡适认为容忍既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又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是自由的根本。他这样一代思想家为何这样说?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他的童年选取主要的回忆片段进行分析,对待“宽容”的心理源头。第二,是从社会政治方面,在他所代表知识分子的公共形象时,对待“宽容”的态度,也将成为一种政治立场。这两个方面,一个是私人生活的记忆;一种是公共场合的立场。从一个人的内心到社会,可以透彻地看出他对“容忍”一词的深刻理解。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1)

胡适

1946年7月29日下午一点左右,胡适在各界名流的欢迎中,抵达北平机场。那一天,是胡适结束了长达九年的驻美外交事务,终于又可以回到北平从事教育的日子。飞抵中国大地,一别数年,昔日北大的学生已经成为国之栋梁,昔日的同事在各自的思想领地成为了一代名家。而此时的胡适,已经远离这些九年了。他在国外为中国抗日战争奔走呼告,他在大洋彼岸冷静观察国内的学界的分分合合。那一天,胡适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 来机场欢迎者众多 ,李 德邻主任 、萧 山 、吴铸 人 、成 之弟,北大同人有毅生 、 孟 真 、锡予 、召亭 、华炽 、素莹诸君 。 ”-《胡适日记》

这些迎接他的人中,有政界的,也有北大学界的。这一次的回国,胡适的人生有了另一番奇遇,就是他即将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他担任校长是众望所归,尤其是他的学生傅斯年等人,极力促成此事。胡适之一生培养了许多厉害的学生。他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他浑身散发着中国传统的“儒雅气质”,也具有西方式的哲学素养。他的魅力在于理性中的温柔,温柔中的深刻。在民国时期,各种阵营的学者都锋芒毕露,论战之事常有,而胡适之总是能够充当“调和”角色。他是一个宽容的文人,一个宽容的思想家。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

胡适任北大校长时期

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在胡适的自由思想中,容忍与宽容占据重要地位。胡适认为容忍既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又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是自由的根本。他这样一代思想家为何这样说?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他的童年选取主要的回忆片段进行分析,对待“宽容”的心理源头。第二,是从社会政治方面,在他所代表知识分子的公共形象时,对待“宽容”的态度,也将成为一种政治立场。这两个方面,一个是私人生活的记忆;一种是公共场合的立场。从一个人的内心到社会,可以透彻地看出他对“容忍”一词的深刻理解。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3)

胡适名言

一、背负童年的阴影,但他依然向着阳光

胡适和鲁迅一样,都是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但是两个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个性。

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回忆到:“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二。家中财政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堆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不肯去……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4)

胡适故居

胡适的父亲胡传曾任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当时家庭还算殷实。胡适在幼年时期得到过父母的疼爱。可是,父亲的病故让他失去的不仅是父爱,还有生活条件的落差。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5)

年轻时期的胡适

但是童年的遭遇几乎没有给胡适留下什么阴影,虽然有逼债的上门,虽然有来自亲人(大哥、大嫂、二嫂等)的嘲弄,但是相似的东西在鲁迅那里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在胡适心理留下来的却是母亲的坚韧和仁慈。

虽说,年幼的胡适对社会冷暖没有切肤的感受,但是在家庭中却受尽了嘲讽。但是为何他依然可以将这些轻轻拂去呢?正要往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上找原因。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深情地提到:“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的影响。我十四年(其实只有十二年左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了一点点接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的感谢我的慈母。”

冯氏对胡适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她忍耐的性格,与宽容的好脾气,对幼年胡适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6)

胡适母亲冯顺弟(后排左边)与家人,1913年

由上文可知,我们对“宽容”追本溯源,在胡适那里,宽容与否成为了一种性格。所谓性格是没有什么对与错的,只是生活环境不自觉地影响,况且童年的环境我们是无法选择的。有些人可以将不愉快的经历淡化,而成为吸取经验的财富,有些人则是铭记于心,无法释怀。

胡适是一个经常内省的人,他有着基督一样的情怀,反省自己过失的同时,也会慢慢原谅自己,在他心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原谅,可以宽容的。在理解古人的“恕己及人”基础上,也可以这么讲胡适的宽容正是对于自我的一种谅解。

二、身陷成人世界的纷争,但他依然韧性坚守

我们都记得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骂街”,发生在鲁迅、杨荫瑜和陈西滢之间,最后演变成鲁迅与整个“现代评论派”之间的论战。从北师大学潮风波到最后辐射半个文化界的“骂街”,胡适始终都站在调和者的角色上。他认为观点不同可以沟通,而不是压制对方,社会需要的是宽容。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7)

胡适与友人们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由开放的政治观,他认为一个社会缺乏容忍,自由就不会有保障。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 容忍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胡适极力反对不容忍,主张容忍异己,容忍反对党。

不过,儒雅的胡适并不是一向宽容。他是一种韧性,而不是一种软弱。当年,他在台湾力劝蒋介石放弃连任总统,可谓是义正词严。当时他处于左右夹攻,腹背受敌的境地。逝世后,有人给他的挽联写到“共党既骂之,国人又骂之,容身无片土,天乎痛哉”。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8)

胡适突发心脏病去世

如此孤独的境地,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胡适死后的冷遇恰恰达到了他生前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一个志愿,做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此时的冷遇恰恰说明他坚持的不是哪一个党派的立场,而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他所要持守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发言权和对公共负责的知识人的责任。之所以遭到诸当权者的痛恨,岂不恰恰说明他的立场的坚定性,和不偏不依、清明耿直知识分子的立场。

正如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提到那句话,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维护的正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真理与正义的永恒标准。在公开场合代表某种立场,不畏各种艰难险阻向他的公众作清楚有力的表述。向权势说真话,向公众道实情,是知识分子的责任。

那么,鲁迅的不宽容和胡适宽容,究竟区别在哪里呢?建国初期,在台湾的胡适听说鲁迅的大徒弟胡风因为个人观点遭到批斗的时候,胡适曾感叹道,他与鲁迅所追求的自由,到最后终归是回到一条道上的。笔者认为,因为他们都是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虽然在那个政治纷争的时期,他们所选择的方式不同,但是一旦政治稳定,他们依然会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执政者,因为他们的立场永远处于公众和当政者之间。

胡适在《自由与容忍》一文中,清晰地论述了一直以来他对自由的理解。在美国接受自由主义思想熏陶以后,他对穆勒的《自由论》尤其珍视,事隔多年以后,他还在《自由中国》杂志创刊1959年上致辞提到此书。

胡适先生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9)

胡适老师杜威来华,胡适接待合影

容忍在他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更是一种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自由思想的最基本保证。胡适这种对待容忍的理解,其实多少带有个人的理想色彩。政治的残酷性与复杂性,远远不是一个“忍”字可以解决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容忍度越大,这个社会的民主性与自由性就越强。如果出现万马齐喑,那么社会将会失去很多思想的色彩。所以说,胡适所追求的恐怕一直是这样具有中国“士”传统精神,追求的都是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他也为这个追求,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胡适.四十自述.[M].《四十自述》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

[43欧阳哲生、宋广波.胡适研究论丛.[M]

猜您喜欢: